刃心:另样跑酷佳作 不一般的跑酷快感
几年前的神庙逃亡火遍大江南北,一时间众多玩家小伙伴纷纷加入逃亡队列。神庙逃亡凭借其独特的跑酷风格,充满了速度与激情,危险与奖励并存的游戏特性,在休闲手游中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不过,神庙逃亡一类跑酷手游有个致命的,如此热度就难以持久。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一部手游,是近期颇火的跑酷游戏,刃心。
如果单从游戏文字介绍来看,你也许会不以为然地说,切,还不是一款跑酷手游,就跑跑跑,这些这种游戏跑都跑腻了,没啥期待!不不不,刃心的世界不单单跑酷,更多趣味等你发现。几乎所有沉迷这款游戏的玩家都经历过这个过程,不以为意,试着玩玩,然后陶醉沉迷,再就是各种努力肝,然后获得成就。
先说一下游戏的基本核心玩法,有点类似一步两步,总共两个键。一个键是跳跃,一个键是砍杀。前进的路径上有敌人,则砍杀,路径没敌人则跳跃。血量条仿若时间限制,游戏进行后,长时间不动会掉血,失误也会掉血。这就迫使玩家,必须动跟尽可能的减少失误。
游戏有三个人物,分别是白刃、刀狂与雪姬。每个人物特性不一,白刃容错高,刀狂好刷分,雪姬用来揍boss。三种模式,体验不同的玩法。历练模式,狩猎模式,关卡模式。关卡模式类似于无尽关卡。不同的是,一条命通关下去。容错率有,比如通关第一关之后,第二关死掉,并不会直接掉回第一关,而是再有两次机会,如果两次机会里都无法通关第二关,那么就会掉回第一关重新来过。历练模式跟狩猎模式,趣味更是各自不同。
符文,等级!角色升级机制,游戏获得魂火,然后涂鸦话符文,从而提升角色属性。
核心玩法两个键,看似操作简单,但玩下来你会发现,紧凑的时间,加入失误血量计算,这就使你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做出选择,并且尽可能的减少失误。这形成一种紧张刺激感,每一次按键的选择,每一次击杀的完成,带来的是细腻操作带来的愉快手感。连杀机制体验更是将这种快感发挥到了极致。随着连杀数增多,画面开始变化,开始是透视角度黑白,然后渲染各种颜色,灰黑蓝黄紫彩,透明框架描边红?透明框架暗红,透明框架土黄等等,每一次连杀进行,颜色开始变化,音乐同时响起,击杀的节奏有韵律的此起彼伏,仿若你在弹奏着一曲生与死,光明与黑暗,色彩与节奏相融合在一起的音乐。
一款游戏能够融情于景,将音乐、手感、节奏、视觉和谐地糅合在一起,它已经是成功的作品。
当然,每一款游戏都有其不足之处,刃心也不例外。刃心尽管在内容上颇多创新,音乐节奏画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关卡设置,boss设计,让其可玩性大大增高。但它依然没有办法逃脱跑酷类游戏的桎梏,那就是玩时间长会腻。当刺激感新鲜感过去之后,就会容易会让人弃游。不过,作为一款国内独立游戏,刃心还是非常的成功的。每一次的,都能够重新吸引老玩家回归。
跑酷还能这样玩?轮椅跑车齐上阵|《嘻哈酷跑》
智能机刚普及不久的时候,还没有《王者荣耀》、《刺激战场》此类多人竞技游戏。我们大多数只能在手机上玩着各种休闲益智游戏。其中一款跑酷游戏《神庙逃亡》迅速风靡全球。从此,跑酷手游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那么,最新的跑酷游戏又会是什么样?今天新游组就给大家推荐一款吧。
《嘻哈酷跑》是一款街机风格的动作跑酷手游。和其他跑酷游戏相比,在确保了跑酷游戏一气呵成的游戏体验以外,恶趣味的角色设定和外观收集绝对别具一格。
“一拳打碎涂鸦墙”
游戏采用了时下流行的LowPoly的美漫画风,使得每个角色都个性分明。而说到游戏角色,这也正是游戏的一大特色。在本作中,共有23个角色待玩家解锁收集。这些角色的造型和跑酷方式逐渐从正常到“变态”。
正常的角色比如跑酷小哥、音速小妹,这些好歹还是正常用双脚跑酷。可谁也想不到,当你看着一位白发少年,拼命推着轮椅在楼顶之间奔跑、跳跃,那样“励志”的场面,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身残志坚!坐轮椅也玩跑酷!”
当你长时间使用同一角色,还可以提升角色等级,解锁角色5种不同的专属外观。你可以随意搭配角色头部和身体的外观造型,让你的角色与众不同。让这款跑酷游戏活生生被玩成了换装游戏。
“除了轮椅,还有跑车”
说完了游戏的独到之处,让我们回归跑酷游戏本质——操作体验。作为一款跑酷游来说,《嘻哈酷跑》采用了“双指跳跃”操作,这种操作需要你一只手控制角色跳跃,另一只手控制角色冲刺,大大增加了游戏的难度与挑战性。
同时,由于跳跃与冲刺之间可以相互衔接,当你在遇到滑索、筋斗云或机关时,进行连跳、爬墙这些跑酷动作,都可以一气呵成,干脆利落,让游戏的跑酷体验更加刺激有趣。
总的来说,《嘻哈酷跑》的难度适中,只要你有足够的反应力就可以轻松满星通关。恶趣味的多角色收集,带来了搞笑的跑酷体验,感兴趣的话,不妨下载尝试一番。
房顶漏雨,墙体渗水…破旧老屋“从头酥到脚”,维修工看了直摇头,居民怎么办?
“尽量靠外面走,不要走在屋檐下
淋点雨不要紧
瓦片掉下来砸头上可不是开玩笑的”
7月20日下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青浦区赵巷镇新镇居委会水产小区采访时,水产小区分支书记戴贤忠这样对记者说。
地上掉落的碎瓦
房子从头“酥”到脚
墙砖弱到挂不上空调外机
水产小区原名水产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早年村里房屋是为了让赵巷镇的无地渔民离开“连家船”上岸居住而建。
在这个老旧小区里,“酥”是几乎所有房屋的共同特点。
因为潮湿,小区内房屋墙皮和墙砖的强度都太弱,甚至有些房屋连空调都无法安装,因为墙体无法承受外机重量。
一到下雨天,就更糟糕。
最近连日下雨,小区里潮气极重,霉味很浓,地面、墙角的青苔长得非常旺盛,走路需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会滑倒。
而彻底“酥”掉的房子则会遭遇屋内进水,房顶漏水,墙壁渗水,瓦片掉落,墙皮脱落,霉斑点点……
小区的不少房子里,支撑阳台的“牛腿”梁托上的混凝土已斑驳剥落,露出钢筋;
有些房屋屋顶上瓦片歪斜、脱落,造成房屋漏水。
这样的房子,为什么不修一下呢?
“漏水很麻烦,但维修工人不敢上去修,怕爬上去以后直接掉下来。因此,不少人家应对漏水的办法是在屋顶上蒙油毡布,一层不够就两层,两层不够就三层。”赵巷镇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春辉告诉记者。
在水产小区里走走,记者发现,不少房屋内没有抽水马桶,人们用的还是手拎马桶——由于房屋太“酥”,加上地势低洼等原因,小区里没法铺设地下污水管道,导致居民无法使用抽水马桶。每天清晨,有专门的环卫保洁人员进小区收粪。
台风一来,整张床泡在水里
搬家,赶紧搬!
好在从2009年开始,这个小区的百余户居民就一直在往外搬离,住到更结实、宽敞、干燥的新房里去。
不久前,由于镇里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的出台,这个小区里最后的53户居民也将被集中安置在别处,离开破旧逼仄的老屋。目前已有46户完成签约,预计在今年7月底签约户完成房屋腾退工作。
房屋太“酥”,每逢台风就要疏散
今年63岁的潘八妹在新镇居委会水产66号已经住了40多年,如今已经签约自愿搬离。她告诉记者,这个小区阴暗潮湿、通风采光条件差,而且存在各种隐患。“房顶上随时可能掉砖,曾砸死过居民的一条狗;外接电线老化,遇水容易引起小规模火灾;一旦真的发生大型火患,连消防车都开不进来。”
69岁的韩良妹家住新镇居委会水产85号,23年前她花3.5万元在水产小区买了栋房子,签约搬离之前,那栋房子里住了她一家五口人。“屋里太潮了,样样东西都是霉的。每年夏天台风时,居委会都会组织干部来疏散我们,台风一过、回家一看,整张床都泡在水里。”戴贤忠告诉记者,有的老人不愿意疏散,他和其他居委干部还要上门守着,以防出事。
“看,这条河叫冷水湾,一边是我们破旧的水产小区,另一边就是高档别墅小区。只隔了一条河,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差别很大。”韩良妹说话时,看着冷水湾出神。
“上不违规、下贴民心”
本月底可完成房屋腾退工作
为什么水产小区会如此破旧?赵巷镇规保办主任钱晓燕告诉记者,水产小区的形成有独特的历史原因。
以前,青浦的大多数乡镇都有“水产村”,即本地、外地渔民集聚点。渔民没有宅基地,无法申请盖房,多数只能住在船上,这便是“连家船”。20世纪70年代时,青浦出台了无地渔民上岸定居政策,这些无地渔民便上岸建房定居,形成了一个个“水产村”。“赵巷镇新镇居委会的水产小区,以前便是赵巷镇的‘水产村’。”
孙春辉告诉记者,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这个“水产村”大幅提高了无地渔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住进岸上的房子,总比住在船舱里更舒服。但由于土地性质等种种客观原因和局限,赵巷镇“水产村”的房屋间距较小,造成了通风差、采光差、潮湿阴暗等问题,也急剧加速了房屋的老化。“40多年过去,当时那批‘水产村’房子破损严重,已不适合再住人。”
这些年,赵巷镇一直在为改善这些无地渔民的居住条件而努力。“只要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再难做也要想方设法做好。要针对百姓的实际需求采取人性化、可操作的办法,让这些无地渔民能再次‘上岸’,离开潮湿破旧的老屋住上新房。”赵巷镇党委书记王玲锦说。
为解决水产小区的房屋问题,赵巷镇从2009年开始鼓励村民易地建房,采用统一规划、集中配套、个人自行建房的方案,每户房屋占地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80平方米以内。至2014年5月,水产小区共进行了六批次易地建房,总计120户。“后来由于受土地指标影响,剩余53户村民无法建房。”孙春辉告诉记者,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制定一个“上不违规、下贴民心”的政策,为此,赵巷镇干部一直忙碌了五六年。
2016年,《赵巷镇水产小区旧区改造实施办法》被初步制定;次年9月,青浦区发改委研究制定《青西三镇无地农民(渔民)集中安置总体方案(试行)》,这一方案为赵巷镇的水产小区旧区改造工作了政策支撑。此后,赵巷镇党委、政府要求根据这个“总体方案”优化镇里的“实施办法”。
经过多轮次研究讨论,在青浦区发改委、区规资局、区房管局等部门的支持指导下,赵巷镇最终经审核备案,于今年5月26日正式出台了《赵巷镇无地农民(渔民)房屋补偿安置实施办法》。这份“实施办法”按“户”为单位安置配套商品房,同时对原有房屋进行评估补偿,并在租房补贴、奖励费等方面进行了细化,保障了居民利益。
赵巷镇征收办主任潘锋告诉记者,赵巷镇从6月8日正式启动水产小区53户渔民的签约工作,严格按照“申请、审批、公示、签约”的流程有序推进。“目前已有46户完成签约,预计7月底签即可完成全部房屋腾退工作。”
收拾东西,准备搬家
安置基地年底将开工
这几天,水产小区的居民们很忙碌——他们都在忙着收拾整理东西,准备搬家。
家住新镇居委会水产10号的韩仕源今年81岁,已在水产小区住了近半个世纪。听说马上要进行安置补偿了,他和老伴高兴得整晚睡不着觉,早早就把大包小包整理完毕,做好搬家的准备。“村里还找来帮手一起帮我搬家,真的很开心,以后我们老两口不用再担心害怕了!”
这些无地渔民及他们的后代们,将在哪里再一次“上岸”?记者从赵巷镇了解到,安置基地东至规划垂姚支路、西至沈泾塘、南至金葫芦新村(十六区)、北至盈港东路,规划住宅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规划套数1500余套(其中包括其他房屋征收项目)。房型面积有60平方米和90平方米两种,和每户安置面积搭配。针对水产小区,安置基地内专门辟出一栋楼,一般每户居民可得一大一小两套安置房。
目前,安置基地的土地出让手续正在办理中,年底前将开工,预计2022年竣工,2023年5月份可办理入住手续。在那之前,赵巷镇将给相关签约居民临时过渡安置费用来租房。
钱晓燕告诉记者,整个新镇居委会水产小区共有约40亩土地,待所有居民全部搬走后,将对该地块进行平整,根据区、镇相关规划进行后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