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菅义伟道歉,承认政府医疗准备不足
海外网1月26日消息,近来,日本多地疫情严峻,不少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因医疗资源紧张而无法及时得到医治。对此,日本首相菅义伟26日在国会作出回应并道歉。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26日报道,当天,菅义伟接受日本在野党议员针对政府疫情应对措施的质询,他承认“目前还没有能够(对所有病人)必要的医疗服务。我认为国民对这一点感到不安”,并表示“(民众)无法及时接受必要的医疗检查,作为负责人我感到非常抱歉”。
对于疫情应对措施,菅义伟表示:“我们向北海道派遣了自卫队,也向大阪派遣了自卫队。一直保持着自卫队随时都可派遣的态势。比如(将病患)从家运到医院等”。
就在25日,菅义伟曾表示,将“力争”6月确保全体国民所需数量的新冠疫苗。他强调,为了使日本民众相信疫苗,将努力做好批准程序的信息公开。在2020年的临时国会上,菅义伟曾提及“最晚到明年上半年确保能给全体国民的数量”,因此被日本在野党批评称“有所倒退”。
此外,当被问及是否可能取消举办东京奥运会时,菅义伟仅回答称“做好举办的准备”。
(原题为《日本首相菅义伟道歉 承认政府医疗准备不足》)
振德医疗业绩增长30倍 4000万政府补助“锦上添花”
《电鳗快报》文 / 杨力
近日,振德医疗(603301.SH)收到了4041.6万元的政府补助,与该公司前三季度20.8亿元的扣非后净利润比较,这些政府补助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1.67亿元,同比增长了近4倍,该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仍值得期待。
4000万元政府补助“锦上添花”
12月17日晚间,振德医疗发布公告,从2020年4月24日至本公告披露日,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累计收到的各项政府补助资金4041.64万元(不含以前年度政府补助由递延收益转入损益的金额,未经审计),其中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2574.97万元,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资金1466.67万元
该公司在表示,以上各项补助均已到账,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有关规定确认上述事项,并划分补助类型,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递延收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公司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预计将对公司获得补助时间对应的年度利润产生正面影响。
事实上,《电鳗快报》注意到,对于振德医疗来说,政府补助资金是“锦上添花”,因为该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实现了大幅增长,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0.8亿元,比上年末的6548万元增长了3072.74%。
振德医疗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振德医疗实现境内销售20.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0.03%,其中防疫类防护用品实现境内销售14.61亿元,剔除防疫类防护用品后公司实现境内销售5.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79%。其中,剔除防疫类防护用品后公司实现国内市场医院线销售3.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27%;剔除防疫类防护用品后公司实现国内零售线(包括药店零售线、电商线等)销售1.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7.73%。
业绩大增直接推动了该公司的股价上涨,从今年年初至12月17日收盘,振德医疗的股价上涨了296.72%,同期所属行业板块的涨幅为71.1%。
趁着股价上涨,振德医疗赎回了其发行的可转债。12月5日,振德医疗发布了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振德转债”赎回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该公司的股票自2020年10月20日至2020年11月9日连续十五个交易日中有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振德转债”当期转股价格(14.01元/股)的130%(含130%)。根据《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已触发可转债的赎回条款。
此次赎回数量为人民币2764000元(27,640张),赎回兑付总金额为人民币2777239.56元(含当期利息),赎回款发放日为2020年12月4日,可转债摘牌日:2020年12月4日。
主业市场规模即将突破80亿元
财报显示,振德医疗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医用敷料行业企业。目前,公司主要产品线涵盖现代伤口敷料、手术感控产品、传统伤口护理产品及压力治疗与固定产品,并已积极布局上市清洁消毒、造口护理、运动康复等领域的新产品。
2019年,该公司来自医用敷料的收入占比为98.4%,其中,来自传统伤口护理的收入占比为43%,来自手术感控的收入占比为34.9%,来自压力治疗与固定的收入占比为15%,来自现代伤口敷料的收入占比为3.8%。
由此可见,医用敷料是振德医疗的绝对主业,2019年为该公司贡献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了32.71%。医用敷料是包伤的用品,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医用敷料包括天然纱布、合成纤维类敷料、多聚膜类敷料、发泡多聚类敷料、水胶体类敷料、藻酸盐敷料等。
根据BMI Research统计,2014-2018年,我国医用敷料市场规模由39.89亿元增长至65.38亿元。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居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医用敷料市场随之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BMI Research的预计,我国医用敷料市场规模将于2019年达到73.12亿元,于2020年达到82.25亿元。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大型医用敷料出口企业纷纷加大了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国外厂商也逐步推行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
前三季研发投入增长近4倍
对于一家医药企业来说,业绩的增长离不开研发上的大力投入。今年前三季度,振德医疗的研发投入出现了大幅增长,研发费用为1.67亿元,同比增长了396.48%。
振德医疗在财报中表示,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梳理优化研发流程,不断提升研发平台能力建设。聚焦战略核心技术和产品,掌握临床需求和使用场景,不断推进重点在研项目进度,横向开发扩充现代创面敷料,研究应用新材料迭代造口护理、感控防护产品。
截至三季度末,振德医疗新取得56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20年7月新收到“医用排湿透气敷料及其加工工艺”发明专利证书。此外,该公司取得“湿膜敷料”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另外,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振德医疗共拥有5项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57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于2020年7月新取得“一次性使用表皮细胞分离器”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上述专利和注册证的取得,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建立产品技术和竞争壁垒,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重拾医疗业务 稳健医疗准备二度冲击IPO?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颉宇星)网红公司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棉时代)的母公司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稳健医疗)准备重拾医疗业务。日前,稳健医疗新增加了业务经营范围,包括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等。稳健医疗的这个动作,是在为二度冲击IPO做准备吗?
资料图 来自CNSPHOTO
稳健医疗新增业务范围
据悉,稳健医疗的生产经营范围在原有的全棉服装、医用服装等基础上,新增加了医用生物材料、防护用品等;全棉时代的生产经营范围在日用品、卫生用品等范围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消毒用品的技术开发与研发、生产和销售。
全棉时代是稳健医疗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根据稳健医疗官网,稳健医疗是一家以“棉”为核心,通过“Winner稳健医疗”及“Purcotton全棉时代”两大品牌实现医疗和消费板块协同发展的医疗健康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家医疗健康企业的“前瞻性”受到业界高度关注。因提前布局生产,稳健医疗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向社会供应超过1亿只口罩、11.47万件防护服等用品。稳健医疗管理层人士对外表示,这只是根据以往经验的常规操作,每当岁末年初的流感期都是防护用品等的需求旺季。
主业竞争压力大
公开资料显示,以全棉时代为代表的日用品业务是稳健医疗的主要营收。2016年、2017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稳健医疗日用品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3.1%、62.37%、62.93%以及64.25%。具体来看,稳健医疗以口罩、防护服等为代表的医用敷料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37.43%、31.86%、30.71%以及29.17%。
然而,随着日用品竞争加剧,稳健医疗的主业受到冲击。稳健医疗表示,全棉时代产品虽然已具备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但随着消费升级及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其各层次竞争对手均逐步发力消费领域,市场竞争程度加剧。中国商报记者发现,以棉柔巾为例,目前棉柔巾市场已出现多个强势竞争者,包括中顺洁柔旗下的新棉初白、恒安集团旗下的心相印等多个品牌。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全棉时代品牌在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突破。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从长期来看,稳健医疗将会发力医疗业务等其他板块。
为二度冲击IPO做准备?
据悉,今年1月稳健医疗披露招股书,拟在创业板上市。此次申请是稳健医疗自其从美股私有化退市后,第二次冲击IPO。
早于2005年12月,稳健医疗就通过创始人李建全控制的稳健医疗集团(Winner Medical Group Inc.)辗转美国资本市场。稳健医疗先是在美国OTCBB(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挂牌,后逐步转板至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全球交易市场,实现了在美国间接上市进行融资的目标。
据悉,稳健医疗在美国资本市场遭遇了估值低、流动性差等问题,导致其融资能力较弱。在2012年7月开始私有化并退市后,稳健医疗在2016年3月开始筹备在国内A股上市。
不过,稳健医疗在国内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在经历“暂缓表决”后,2017年10月,稳健医疗的IPO遭到否决。
医疗行业营销专家王刚向中国商报记者表示,此次稳健医疗重拾医疗业务,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也是为了再次冲击IPO做准备。国内经历了此次疫情,医疗市场会受到更多关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稳健医疗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在医疗业务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