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预期!iPhone 12系列在中国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今日凌晨,苹果公发布了2021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6日,苹果第一财季总营收为1114.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18.19美元增长了21%,创下公司最新纪录,超出华尔街预期,同时这也是苹果第一次单季度营收超千亿美元。
在新冠疫情仍在持续,全球一体化经济模式受到冲击的复杂大背景下,苹果凭什么交出这样一份亮眼的成绩?通过苹果的财报数据以及高管在分析电话会议上的解答,我们得出了答案。
苹果创纪录的营收主要得益于每个产品类别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高速的产品销量增长致使每个地区市场上的营收都创下了纪录。
财报显示,按地区划分,苹果五大市场的营收都有所增长,其中大中华区营收为213.1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35.78亿美元增长57%。而按照产品划分,苹果旗下的Mac、iPad、iPhone、可穿戴设备、家居产品和配件以及服务等五大产品线,也都取得了增长。
受疫情所带来的在线办公、居家娱乐的新消费需求刺激,苹果Mac和iPad产品销量大增,Mac的营收为86.7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1.60亿美元;iPad 的营收为 84.35 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9.77亿美元。
同时,iPhone产品线由于在外观设计的变化以及5G功能的加入,也正式进入投行预测的“超级周期”,第一财季来自于iPhone的营收为655.9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59.57亿美元,也高于市场预期的598亿美元。另外,这个数值还破了苹果公司2018财年第一季度iPhone 最高销售额的历史记录。
而在随后的财报分析电话会议里,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苹果首席财务官卢卡斯·麦斯特里也透露了更多的具体信息。
例如库克和麦斯特里都提到,iPhone是苹果营收表现高于内部预期的主要因素。麦斯特里表示,消费者对新的iPhone产品反馈都不错,尤其是对iPhone 12 Pro和iPhone 12 Pro Max两款机型。而库克表示,在中国城市地区销量前三的智能手机中,有两款是苹果手机。库克强调:“iPhone的(换代)升级在中国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苹果也给出了新iPhone中国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的分析。库克透露iPhone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用户从安卓设备转移,及现有苹果用户对设备的升级;而马斯特里则称,中国市场的表现非常强劲,有部分原因取决于中国正在快速建设5G,所以人们对5G也有较大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分析电话会议上库克罕见的透露苹果公司打造长盛不衰产品的思量,提问过程中,库克被记者问到苹果如何评估新市场中的产品机会,以及为此做了什么的准备时?库克回应称,“苹果喜欢在需要硬件,软件和服务结合在一起的产品方向上工作, 我们相信魔法会发生在那个交叉路口。”这也算是苹果高管鲜有在公开场合提及软硬协同一体产品策略。
虽然库克没有针对新产品给出具体的答复,但考虑到苹果打造产品的策略,传闻已久的苹果AR眼镜以及苹果自动驾驶汽车,都是被行业公认为是软硬协同一体的终端产品,也就是说这些产品并非是空穴来风,未来我们将有望在苹果的发布会见证它们的亮相。
创历史!蚂蚁港股认购打破史上最高纪录
29日,蚂蚁在A股的打新盛宴落下帷幕,30日,蚂蚁在港股掀起了最后一波打新狂潮。
截至当天中午,蚂蚁集团港股IPO公开发售部分的申购人数近155万人,冻结资金约1.3万亿港元,双双创下港股史上最高纪录。
认购人数、冻结资金创双记录
此次蚂蚁集团港股招股的时间从10月27日开启,10月30日截止认购。每股发行价为80港元,每股50手,入场价为4000港元。
加上A股IPO,蚂蚁集团此次筹集金额约为350亿美元。
蚂蚁集团IPO也点燃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时代财经向富途证券了解到,就在开启认购的当天,截至上午10点,蚂蚁集团IPO通过富途的认购金额已突破100亿港元,认购人数突破30000人。短短一天时间,截至当天下午18点,蚂蚁集团IPO通过富途的认购金额已突破200亿港元,认购人数突破90000人。
随后几天,认购的雪球在迅速越滚越大。其中截至28日上午9点,蚂蚁集团IPO通过富途的认购金额已突破300亿港元,认购人数突破120,000人;截至29日上午9点,蚂蚁集团IPO通过富途的认购金额已突破400亿港元,认购人数突破167,000人。
截至30日上午11点,蚂蚁集团港股IPO公开发售部分的申购人数已经超过147万人,冻资金额约1.3万亿港元。
30日中午,蚂蚁集团港股截止认购。最终的数据为公开认购人数近155万人,冻结资金约1.3万亿港元。
“此次蚂蚁集团港股IPO公开发售部分的申购人数、冻资金额,都双双创下港股史上最高纪录。”富途证券相关人士向时代财经介绍,此前港股IPO的认购人数最高的是2006年工商银行在港上市的纪录,创下了97.7万人的认购纪录,距今已经14年;而港股IPO冻结资金最高的是今年农夫山泉创下的6700亿港元冻资纪录。而随着蚂蚁集团的新数据出炉,这些记录都已经成为了历史。
而在29日晚上,蚂蚁集团披露科创板上市网上发行申购情况及中签率,本次网上发行有效申购户数为5155647户,认购金额超过19.05万亿元,创下A股网上申购金额之最。在回拨机制启动后,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0.12670497%。
全球最大IPO
投资者蜂拥抢购的热潮,也反映了市场对于蚂蚁集团上市后上涨空间的极度看好。
富途投研团队杨金桥分析认为,随着蚂蚁集团此前将估值从2250亿美元提升到了2500亿美元,此次IPO融资规模也从300亿美元提高到了350亿美元左右,这有望刷新全球最大IPO纪录,此前的最高纪录是沙特阿美IPO时募集的294亿美元。
按照1美元兑7元人民币来计算,蚂蚁集团的IPO估值高达17500亿元,即1.75万亿元,这一估值,可以帮助蚂蚁集团在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贵州茅台(最新市值2.17万亿元)和工商银行(最新市值1.76万亿元)。
“考虑到蚂蚁集团自身的体量(营收、净利等)、其超强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在各个细分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且是全球屈指可数的月活用户数超过7个亿的公司,蚂蚁集团是非常值得长期追踪和深入研究。”
杠杆倍数未必越高越好
随着大量投资者的踊跃认购,各大券商准备的融资额度也都被迅速消耗。其中,富途此次准备了310亿港元融资额度,位列互联网券商首位,也已经全数被投资者瓜分。
此次蚂蚁打新中很多投资者使用的高杠杆,对此富途证券相关人士向时代财经分析认为,杠杆倍数未必越高越好,融资额高低才是关键所在。相关人士分析,提高中签概率的关键因素是认购额,对外宣称的杠杆倍数并不代表真的有额度分配,充足的额度更重要。如果没有额度,杠杆倍数形同虚设。
而杠杆倍数也不是越高越好,由于港股上市首日有一定概率破发,过高的杠杆会让投资者面临更大的亏损风险。
70万吨!库存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加拿大:中方应大度一点!
在大多数国家看来,中国的崛起是符合他们利益的,因为通过积极扩大与中方的合作,有不少国家都收获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所以他们非常乐于看到中国崛起。然而美国却例外,特朗普认为,以目前中美两国的发展势头来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新的全球老大并非没有可能,这很明显不符合美国利益。为了干扰我们的发展,特朗普也是用尽了手段,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针对华为,前一段时间,他把华为列入黑名单中,给出理是十分可笑:华为“威胁美国的安全”,迫于压力,部分美国高科技公司不得不切断与华为的合作。
而且特朗普还不停的拉拢其他国家,试图说服他们加入“围剿”华为的队伍,但效果却很不理想,大部分国家都拒绝响应他的号召,原因也很简单:华为在5G领域的技术相当先进,产品的性价比更是明显高于爱立信、诺基亚等主要竞争对手,跟华为合作符合他们的利益。在被列入黑名单后不久,俄罗斯一家运营商就用行动力挺华为,送上了价值250亿卢布的大单。
马哈蒂尔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华为技术已经大幅领先,马来西亚将尽可能多用华为的技术和设备,巴西方面也称在5G建设中绝对不会排除华为。当然了,也有少数国家选择力挺特朗普,比如加拿大,该国就做出了针对华为的举动,这引起了中方的不满,作为回应,中方减少了加拿大商品的进口,今年7月份,加拿大油菜籽对华出口量同比大跌了83%,前段时间,中方更是停止进口加拿大所有的肉类商品。
加拿大大豆协会也称,从去年10月份起,没有一船大豆向中方的市场卖出去过。10月9日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加拿大的大豆库存量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已经突破了70万吨,要知道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5万吨,这样的现状也令该国农产品出口商坐不住了,他们呼吁中方大度一点,增加他们大豆商品的进口。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既然选择追随美国针对华为,那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