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召回近5万辆ModelS/X!近期深陷“降价风波”
10月23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自即日起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电动汽车,共计48442辆。据悉,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前悬架后连杆及后悬架上连杆存在发生事故的安全隐患,特斯拉将免费更换配件。
此前,特斯拉一度深陷“降价风波”。据媒体报道,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特斯拉中国将标准续航版国产Model3补贴后售价调整至24.99万元,击穿了很多人25万元的购车心理价位,而这已是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市场内的第6次下调价格。
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0月23日通报,日前,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即日起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电动汽车。
据悉,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为生产日期在2013年9月17日至2017年8月16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车辆,共计29193辆。
上述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在经受较大的外部冲击时,前悬架后连杆球头螺栓会产生初始裂纹,继续使用车辆时该裂纹可能出现延展并导致球头螺栓断裂。在极端情况下球头锥形座可能会从转向节中脱出,影响车辆的操控,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将为上述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改进后的左、右前悬架后连杆,以消除安全隐患。
此外,还有生产日期在2013年9月17日至2018年1月15日期间的部分进口Model S车辆被宣布召回,共计19249辆。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上述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在经受较大的外部冲击时,可能会发生后悬架上连杆变形,继续使用车辆时该部件会进一步弱化,极端情况下可能发生断裂,影响车辆的操控,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更换改进后的左、右后悬架上连杆,以消除安全隐患。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的应急处置措施,车辆召回维修前,车主应谨慎驾驶车辆,并在召回开始后尽快服务中心进行检修。据悉,上述召回中需要同时召回更换前悬架后连杆及后悬架上连杆的车辆为18608辆,仅需召回更换前悬架后连杆的为10585辆,仅需召回更换后悬架上连杆的为641辆。
曾被曝App“串车”等问题
此前据报道,国庆长假第一天,特斯拉中国将标准续航版国产Model3补贴后售价调整至24.99万元,击穿了很多人25万元的购车心理价位,而这已是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第6次下调价格。
这也引发了广泛质疑。对此,10月6日,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通过对外回应:“感谢各位车友的。不求所有人的理解和认可,但是希望逐步大家能相信我们的初心确实是希望让消费者能拥有性价比更好的产品而不是自己利润最大化。”
另一则消息称“特斯拉 Model 3价格将下调至19.9万元”,也一度引发关注。10月20日,特斯拉回应:“这个用户发布的关于我们价格的内容是谣言,跟上海以及国家发改委确认过,他们也都表示完全不知情。我们会依法向法院提起对该用户的起诉。”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特斯拉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今年8月,温州发生一起车祸,涉事车辆是一辆国产特斯拉Model3。驾驶员称,车辆失控突然加速,刹车失灵撞掉收费处栏杆,冲入了停车场。事故导致车辆损毁严重,车主经过数小时抢救保住了性命。针对该起事件,8月19日,特斯拉客服人员曾回应南都记者称,目前服务中心正在跟车主方对接,事故具体原因将与车主本人沟通。上述客服人员还表示,车辆本身没有问题,不踩错加速和制动踏板,一般不会出现这个现象。
今年9月,再有一名特斯拉车主称,其登陆特斯拉App却发现被“串车”,App上显示的车辆不是自己的。针对此事,9月15日,“特斯拉客户支持”官方回应称,经过彻底调查,这是维修工作人员在更换车载电脑时错误地输入了相近的车辆识别号,导致信息错配。
而在今年5月,特斯拉还曾因“特斯拉App大面积宕机”登上热搜。多名网友称,App宕机导致无法开走车辆。对此,“特斯拉客户支持”账户回复网友称,“很抱歉给您带来不便,目前核实到刚刚由于系统服务器故障,导致手机App无法直接控制。目前已修复完成,请您再次尝试启动车辆,感谢您的反馈。”
刚获五星好评的特斯拉,为什么被NHTSA要求召回15.8万辆汽车?
日前,在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碰撞测试中,特斯拉Model Y(参数|图片)获得了五星碰撞安全评级。至此,特斯拉旗下
Model 3(参数|图片)、Model Y、Model S、Model X四款在售车型全部获得NHTSA五星碰撞安全评级。但来不及高兴的是,在1月13日,因“中控黑屏”问题,特斯拉被NHTSA要求召回15.8万辆Model S和Model X。
根据NHTSA官方发布的公告,特斯拉的车辆媒体控制单元(MCU)故障,可能导致触摸屏显示屏无法工作,从而增加发生车祸的风险和其他安全隐患。受到此次召回影响的车辆为2012-2018款Model S和2016-2018款Model X,是电动汽车厂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召回行动。
一直以来,Model S(参数|图片)和
Model X(参数|图片)的很多车主都有反应触摸屏故障问题,比如触摸屏响应速度变慢、屏幕死机、黑屏等。在NHTSA开始对此事进行正式调查后,特斯拉终于承认了相关故障的存在,并延长了保修期,并试图通过线上OTA升级来解决这一问题。
但这些的实际作用不大,根本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此次强制召回,若特斯拉不予执行,必须在1月27日之前向其提交完整的解释和补充分析,否则可能面临进一步的罚款。对此,特斯拉并没有对此事件做出官方回应。
特斯拉发展迅速,但产品质量和安全隐患的确令人担忧
目前,特斯拉的市值已经突破8000亿美元,是排名第二丰田汽车的3.85倍。而且,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个人财富随之飙升,已经取代“在位”四年之久的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跃居新一任全球首富。此时的风光无限,很难想象得到在2018年还处于还濒临破产的处境。
不可否认,特斯拉确实抓住了全球电动化浪潮的窗口,并对产品加以高科技“包装”,多重概念加身热度攀升。但无论国内国外,特斯拉的装配工艺、产品品质都无法让人满意。除此之外,其各种自燃和失控隐患频频“宕机”,特别是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屡屡现身,实在难称可靠。
显然,随着“失控”、“加速”等频发事件的发酵,其产品质量和安全隐患也成为大家广泛议论的焦点。这不,近期品玩揭露特斯拉中国“乱象”事件也有了相关进展。根据相关报道,特斯拉就品控问题正式起诉品玩“造谣”,该案将于1月26日开庭,到最后谁将胜诉?的确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回归到该起事件本身,去年12月25日,科技媒体品玩在其官方发布了一篇名为《特斯拉中国乱象揭蛊第三季》的文章,揭露特斯拉中国区产品品控、高管管理等多个问题。对此,特斯拉官方声称这篇文章是胡编乱造,并声称将要起诉品玩的“造谣”行为。
从双方互怼的态势来看,此时特斯拉与品玩双方的火药味十足,在没有了解真实情况下,很难辨别孰是孰非。但结合此前频发的各种品控问题和车辆无故失控隐患,品玩的爆料恐怕不是空穴来风。
特斯拉“以价换量”的背后,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薄利多销”
身为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的特斯拉,在2021年就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腥风血雨了。这不,1月1日正式上市的特斯拉Model Y的售价就极具冲击力。但看似是极具性价比的价格屠夫,实则是在“对赌协议”下的“以价换量”,或者说,特斯拉只是在“薄利多销”,其产品根本就只值那个价,那些趋之若鹜的消费者只不过是新的一波韭菜而已。
在以价换量的同时,特斯拉的产品质量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回顾最近这一年,我们总能不定时地频频看到某地发生了特斯拉“失控”、“加速”事件,并且特斯拉官方回应也颇有微词,其高傲的处事态度,的确让消费者失望至极。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的一年里,国内特斯拉所发生的“失控门”事件已不少于10起,其处理态度用简单粗暴来形容再也恰当不过。
汽车网评:新能源能快速普及发展当然是好事,但产品质量也要跟得上才对
对于那些新能源车企来说,销量的攀升自然是好事,毕竟加速了新能源产业的普及,也能激发自主车企技术进步提升竞争力。而且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能用更低的价位买到更具性价比的车辆自然为好事,但是用虚高的标价来进行降价营销,其实就是一种欺骗。而且,若产品品控和售后服务跟不上,其未来将很难走得长远。
简而言之,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基本上可以臆测,如今的特斯拉产品品控和售后服务的确跟不上,若后期不进行整改,其未来发展前景真的很难走得长远。
特斯拉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和Model X 涉及近5万辆
【智车派新闻】特斯拉虽然在电动车领域颇有建树,但近两年其电动车频频出现安全事故,距离最近的一起事故就发生在本月的19日,当时有网友称自己驾驶的Model S突发故障撞进了公交站台。
特斯拉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
事实上,这并不是偶发事件。日前,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根据相关要求,已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了召回申请,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3年9月17日至2018年1月15日的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参数|图片) ,共近5万辆。
据了解,本次召回的车辆在经受较大的外部冲击时,前悬架后连杆球头螺栓会产生初始裂痕,如果用户继续使用车辆,该裂痕就会出现延展并导致球头螺栓断裂。严重情况下甚至会致使球头锥形座从转向节中拖出,影响车辆操控,最终发生事故。此次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改进后的左、右后悬架上连杆,而在此之前,车主应谨慎驾驶车辆,并在召回开始后尽快服务中心进行检修。
除了频发的故障问题,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也饱受质疑,即使能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用户恐怕也难以逾越自动驾驶事故频发所带来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