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对世卫组织的攻击充满破绽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题:美方对世卫组织的攻击充满破绽
新华社记者杜白羽 凌馨
白宫日前宣布,美国暂停向世界卫生组织缴纳会费。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美国此举令国际社会为之惊愕。近来,美方频频对世卫组织找茬挑刺,从攻击诋毁到暂停缴费,其言行有失道义与信誉,损害全球抗疫合作,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
美方对世卫组织的攻击毫无根据,漏洞百出,暴露出其为自身应对疫情不力“甩锅”、企图让世卫组织成为“替罪羊”的政治算计。
其一,“贻误时机”说自欺欺人。世卫组织日前公布了一份《世卫组织应对新冠疫情时间表》,这份文件显示早在1月初中国就把发生在武汉的疫情通报给了世卫组织和美国。世卫组织在1月份的时候就出台了针对疫情的指导意见,并向全世界。2月上旬,世卫组织派专家组前往中国考察疫情,为此后指导全球抗疫发挥重要作用。世卫组织专家赞扬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和贡献,向世界推广中国抗疫的经验,是基于客观公正、科学理性的评估,经得起历史检验。对于这些真话实话,美方一些人却装作听不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杰佛瑞·萨科斯日前发表评论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政府对世卫组织的攻击是荒谬的。他质问:“所有国家都是同一时间从世卫组织获得同样信息,为什么亚洲国家成功了?”
实际上,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份还曾发推文称赞世卫组织,说该组织“一直在努力”,而且做法“非常明智”。随着美国疫情大规模暴发,美国政府应对疫情的方式遭到国内广泛质疑,美方立马“变脸”,世卫组织成为其“甩锅”的对象。这种180度大转弯,背后的动机不是很清楚吗?
其二,“世卫失职”说颠倒是非。作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最权威、最专业的国际机构,世卫组织在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世卫组织为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中心协调作用,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强调,要完全支持并承诺进一步增强世卫组织在协调国际抗疫行动方面的职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支持世卫组织的工作对于全球战胜新冠疫情至关重要。
作为报警人,世卫组织通过深入、科学的观察分析,为全球最新疫情信息和预警;作为协调员,世卫组织整合全球科研力量,确定针对新冠病毒的优先研究领域,并与其合作伙伴设立新冠肺炎团结应对基金;作为指导者,世卫组织向防疫能力较弱的国家检测试剂盒和防护设备,组织培训当地卫生人员提高诊治水平。
此次疫情暴发以来,世卫组织已向130多个国家运送超过200万件个人防护设备,并向120多个国家了100多万套诊断测试工具……世卫组织的有效行动和担当作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肯定和赞扬。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重申对世卫组织的信任和支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高度赞赏世卫组织的领导和专业性。
此外,美方暂停向世卫组织缴费的做法,也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美国智库“全球发展中心”高级政策研究员杰里米·科宁迪克说,美国政府应对疫情不力,暂停向世卫组织缴费是在转移视线、让世卫组织成为“替罪羊”。美国医学会主席帕特里斯·哈里斯同样指出,抗击疫情需要国际合作,美国在此关键时刻暂停向世卫组织缴纳会费是在错误方向迈出的危险一步。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美方恶意找茬“拆台”的行径,不仅与国际社会众力同趋的主流意愿背道而驰,而且有损其国家信誉和自身安全,更是给全球合作抗疫带来负能量。
大疫当前,美方应停止“将病毒政治化”的“甩锅”行为,真正聚焦疫情防控。正如德国外交部长海科·马斯所说,“应对新冠疫情,全球一定要紧密合作,相互指责无益于应对新冠危机,病毒传播没有国界”。(完)
世卫专家组两成员血清抗体阳性未能入境,外交部回应
15日,外交部召开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有两人因抗体检测呈阳性未能登机,但他们核酸检测未呈阳性,你可否澄清一下中方关于外国人入境的政策,是仅根据核酸检测结果,还是抗体检测阳性也无法入境?”
对此,发言人赵立坚表示,14日中午,国际专家组13名成员已经顺利抵达武汉,并入住隔离饭店。
△赵立坚 | 资料图
赵立坚表示,世卫组织专家组的15名成员中,有一名英国专家和一名来自卡塔尔的苏丹籍专家,在新加坡机场转机检测期间,IgM血清抗体检测呈阳性。根据有关防疫要求,自新加坡出发搭乘航班赴华的中外籍旅客,应于登机前两天内,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阴性证明,即双阴性证明。之后申领带“HS”标识的绿色健康码或健康状况书。
赵立坚指出,出于对世卫组织工作的支持,中方同意对有关专家进行第二轮IgM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英国专家检测为阴性,卡塔尔专家仍为阳性,我们已经同意英国专家来华。中方已就世卫组织相关事宜保持沟通,为双方开展溯源合作共同作出努力。
监制:魏静
主编:张斯路
审核:赵宇静
猜你喜欢
◆ 新冠疫苗开始接种!一组图带你全看懂
◆ 特朗普的支持者们来了!美国首都严阵以待
◆ “封”!这是第三次
◆ 【国际微访谈·新年特辑】中外路人话新年:渴望“自由飞翔”的2021
中国-世卫联合专家组:华南海鲜市场可能不是疫情最早发生地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溯源联合专家组2月9日下午在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中方专家梁万年和世卫专家组组长彼得·本·安巴雷克表示,华南海鲜市场可能不是武汉最早发生疫情的地方。
梁万年表示,根据目前共同研究结果,华南海鲜市场可能不是最早发生疫情的地方。现在发现的最早的病例是2019年12月8日,华南海鲜市场相关的最早确诊病例是12月10日。12月8日的病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和华南海鲜市场没有关系。
梁万年表示,早期人们不知道新冠肺炎这种疾病自然史,当有聚集性肺炎出现,人们着重对华南海鲜市场做调查,认为新冠肺炎可疑病例大部分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后来有了更多检测手段后做回顾性调查,发现确诊病人中一部分没有华南海鲜市场的暴露史。“现在不能断定华南海鲜市场就是疫情最早发生点。”
彼得·本·安巴雷克也表示,目前并不清楚华南海鲜市场在新冠疫情中具体发挥了什么作用,新冠病毒如何进入华南市场还不知道,目前知道的是,2019年12月华南海鲜市场出现在人群中传播的病毒,而海鲜市场又是病毒容易传播的环境,“这只是一部分的事实。”
彼得·本·安巴雷克说,专家组考虑过各种可能性,比如感染者带入海鲜市场,感染者可能是访客,也可能是在那里工作的商贩,或者是通过感染了病毒的物品进入市场。“希望可以搜索到各种证据,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他说。
梁万年说,病毒是通过动物(自然宿主)直接感染人,还是通过中间宿主感染人,还是通过冷链产品进入市场,还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