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应声大跌670亿,全球最大基金减持,茅台的好日子到头了?
最近几年茅台几乎已经成为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股票,不仅是茅台暴涨的零售价和暴涨的房价一道成为了全国人民都关注的焦点,然而茅台突然暴跌670亿,很多人都在疑惑茅台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茅台暴跌670亿?
1月19日午后,茅台罕见大跌。最终收跌2.6%,股价回落到2009.41元每股,市值蒸发近674亿元至2.52万亿。除了此前贵州茅台涨幅过快,股价小幅调整外,今天还出现一个新的信号:全球持有贵州茅台股份数最多的基金,在四季度减持了茅台45万股。
据美国资管巨头资本集团官网,截至2020年底,集团旗下的美洲基金-欧洲亚太成长基金持有贵州茅台716.17万股,较三季度末的761.18万股减少45万股。据悉,该基金是目前全球持有贵州茅台股份数最多的基金。截至2020年底,该基金持有市值为21.89亿美元,折合141.95亿元人民币。
最新资料显示,该基金净值70.43美元,规模1925.7亿美元, 近1.25万亿元人民币。去年收益率21.7%,近5年的年化回报为12.35%,近10年的年化为8.04%,均远超同期MSCI所有国家世界指数(ACWI)(美国除外)的收益率。
二、茅台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吗?
贵州茅台出现应声的大跌,这件事情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之前贵州茅台实际上已经经过了多轮的快速上涨,当前的股价还是相对高的高位,所以在如此高的高位的情况下,实际上茅台的风险还是相对较大的,只要熟悉整个资本市场的朋友都会知道当一只股票的股价出现了持续大规模的上涨的话,那么这样的上涨其实能否长期持续下去,对于任何一只股票而言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它涨的幅度越高,出现下跌的可能性就越大,出现回调的概率也就越高,所以放在茅台身上也是如此,茅台之前,即使我们从技术层面来说出现了这么大的上涨,当前出现下跌的回调都是显得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
其次,我们要考虑到从整个市场基本面来看,茅台之所以出现那么大的大涨,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茅台已经脱离了它的消费品属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整个市场上对于茅台的态度和心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之前茅台是一种消费品,大家喝茅台的最重要原因都是觉得说这是一个不错的白酒,所以宴请饮用是茅台之前的主要需求,但是这些年来,茅台已经逐渐被演化成为了一种金融产品,由于茅台的数量实际上每年的年份的茅台数量是一定的,再加上随着时间的延长的茅台,数量一定是在减少的,所以有些人就在炒作茅台的概念,更何况中国的白酒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这就是白酒的年份,越长白酒就越香,这也直接导致了茅台的收藏价值越来越大,所以在收藏价值和金融属性的双重叠加之下,引发了茅台价格的暴涨很多市场上面的零售价实际上远超了茅台的出厂价,当前整个市场对于茅台都处于一个过度吹捧的状态,这种吹捧状态实际上已经让茅台形成了巨大的泡沫,所以在这个泡沫之中,茅台的价格能否长期持续高位,我们保持一个非常谨慎的态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茅台价格的大涨,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在反复提示风险。
第三,茅台的未来我们到底该怎么看?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国际基金的大规模减持,还是国内投资人对于茅台等白酒市场的不再看好,从某种意义上都可以昭示着一个可能性,这就是茅台必然会有一个趋势回归的过程,茅台这样的白酒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状态,它依然拥有一个比较好的价格,较高的消费品的地位,但它不应该是一个金融产品,不应该被整个市场炒作,否则越是炒作的话,风险和泡沫就会越集中,所以这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是不合适的一个情况。所以我们对于茅台的未来保持一个谨慎而且偏向于看空的状态,未来茅台可能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遭全球最大基金减持,贵州茅台股价巨震,A股还“醉酒”吗?
记者 |陈慧东
1月20日,A股白酒板块走势曲折。
当日早间开盘,东方财富白酒板块最低跌3.21%,14时34分许,白酒板块指数明显拉升,截至收盘整体上涨0.65%。其中,金徽酒(603919.SH)涨停,报36.16元/股,顺鑫农业(000860.SZ)、老白干酒(600559.SH)涨超3%。
消息面上,近期,贵州茅台遭其最大的机构股东减持套现。上述机构股东为美国资本集团旗下欧洲亚太成长基金(EuroPacific Growth Fund),也是全球持有贵州茅台市值最多的单只基金。美国资本集团则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投资管理机构之一,管理着约2万亿美元的资产。
据美国资本集团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底,欧洲亚太成长基金持有贵州茅台716.17万股,较三季度末的761.18万股减少45万股,约占贵州茅台总股本的0.036%。按照贵州茅台2020年第四季度股价均价1793.98元/股计算,上述基金减持套现约8亿元。
1月20日,贵州茅台应声下跌,9时32分许股价最低跌至1.22%,随即翻红上扬,截至收盘涨1.55%,报2040.63元/股。盘后信息显示,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33.94亿元,抛售贵州茅台4.18亿元。
此前自1月14日至1月19日,贵州茅台股价连续四个交易日呈下跌状态。与此同时,A股整体白酒板块也经历了连续多日的调整,板块总市值已蒸发4800亿元。
如今贵州茅台遭万亿资管机构股东减持,向市场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喝酒”行情是否还将持续?A股白酒板块又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对此,华福证券白酒行业分析师赖靖瑜向界面新闻表示,由于2021年以来白酒板块的加速上涨,白酒板块估值泡沫短期内消化难度不小,业内部分机构认为该板块性价比不够高而进行获利了结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贵州茅台作为市场中的长期优质资产也仍然有资金持续认可,配合大规模的基金持续发行,在贵州茅台股价松动时愿意承接该资产的资金仍然存在。因此,当下白酒板块及其龙头贵州茅台的股价变动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
此外,1月20日,青海春天(600381.SH)领跌白酒板块,截至收盘跌5.46%,报7.27元/股;今世缘(603369.SH)、ST舍得(600702.SH)均跌逾2%。
1月19日盘后,青海春天披露了2020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4亿至-3.63亿元(上年同期为580.78万元)。青海春天表示,公司本次业绩预亏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国内外经济环境波动、疫情等因素影响,以及公司部分对外投资产生亏损、公司因疫情原因对原定生产经营计划进行调整、相应产品尚未取得匹配的利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整体经营出现下滑。
“药中茅台”前三季净利增八成 四只社保基金却集体减持
26日盘后,长春高新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长春高新实现营收63.99亿元,同比增长17.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0亿元,同比增长82.19%;基本每股收益5.58元,同比下降23.46%。
其中,第三季度,长春高新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0亿元,同比增长84.91%。
四只社保基金均减持
长春高新在三季报中表示,前三季度,公司医药企业收入、净利润持续增长,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上升82.19%。
其中,子公司金赛药业实现收入42.49亿元,同比增长16.35%;净利润19.89亿元,同比增长32.98%。子公司百克生物实现收入10.75亿元,同比增长51.11%;净利润3.34亿元,同比增长81.88%。子公司华康药业实现收入4.21亿元,同比降低2.32%;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15.41%。子公司高新地产实现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0.45%;净利润1.26亿元,同比降低5.15%。
从股东情况来看,截至目前,长春高新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全国社保基金占据四席,不过,这四只社保基金报告期内均出现不同程度减持。
其中,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减持543100股,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减持1589005股,全国社保基金一零四组合减持239300股,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六组合减持564515股。
同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即陆股通)增持长春高新2923388股。
两次“闪崩”+监管发函
二级市场上,近期多只“白马股”“屡遭不测”,在刚刚过去的上周五(10月23日),长春高新盘中闪崩跌停!
10月23日,长春高新开盘后持续下探,在11时左右跌幅近8%;午后跌幅扩大,临近尾盘最深跌幅达9.96%。截至收盘,长春高新跌8.84%,报价329.99元,成交38.17亿元,最新市值1336亿元,蒸发132亿元。
此前在9月14日,长春高新早盘持续下探,午后封死跌停,这是其今年内首次跌停,当天市值蒸发167亿元。
据报道,长春高新第二大股东金磊作为子公司金赛药业总经理,在金赛药业机构调研会议上发表有关金赛药业业绩的言论,称“其他城市营销模式内部还是有问题,三季度不好也有内部松懈的原因,7月同比下滑”;“金赛药业明年的业绩展望从增长35%下调至25%”。
当日盘后,长春高新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从未发布过未来几年的业绩展望,同时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如有相关事宜请关注公司定期报告等。目前公司包括金赛、百克、华康等子公司在内的核心子公司生产、研发、销售工作一切正常,经营管理层将努力经营保证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增长的趋势。
次日(9月15日)早间,长春高新紧急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净利润预计为21.71亿元-22.95亿元,同比增长75%-85%。当天,长春高新收涨3.16%。
当天晚间18时左右,长春高新公告称,收到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长春高新结合金赛药业营收、净利润占长春高新营收、净利润比重的历史情况,说明市场能否通过获知金赛药业业绩而直接推断长春高新相应期间业绩,并补充披露公司7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的预计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变动情况,在此基础上说明金磊上述业绩相关言论是否属实等。
9月18日,长春高新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称媒体报道中提及的“金赛药业明年业绩展望从增长35%下调至25%”是一种误读。金磊作为长春高新股东及子公司管理人员,未来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审慎交流,并对本次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