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票房近80亿元,让人们看到了院线市场回暖迹象。与此同时,今年有20多部选择线上播映,包括宋小宝的《发财日记》以及王宝强的《少林寺之得宝传奇》
三人在春节档的“碰撞”不仅是各自作品在这个常规旺季中的“捉对厮杀”其背后更显示出国内业多样化的转变:影片上映渠道的线上线下双重选择已经成熟,更为重要的是,线上平台已经彻底摆脱长久以来“等而下之”“退而求其次”和“不得已而为之”的形象。
受益于春节档的良好表现,2月16日,港股开市第一天,影视娱乐板块全线高开,猫眼娱乐开盘一路高涨22%,阿里影业涨幅则飙至37%。
1981年冬天,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的一个普通乡村家庭,瘦小的宋小宝出生,次年,王宝强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的乡村呱呱坠地。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一家化工厂工人家庭,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也在嗷嗷待哺,她就是贾玲。
十年之后,草根出生的他们带着各自的在这个春节档相遇,三人成为今年春节档的绝对主角。票房近40亿元的《唐人街探案3》助力王宝强成为国内第四位主演票房超过150亿元的男演员;贾玲导演、主演的《你好,李焕英》成为黑马,票房超过30亿元,她也由此成为国内至今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宋小宝导演、编剧、主演的《发财日记》在同期播映的网络排名全网第一,创造了点播纪录。
三人在春节档的“碰撞”不仅是各自作品在这个常规旺季中的“捉对厮杀”其背后更显示出国内业多样化的转变:影片上映渠道的线上线下双重选择已经成熟,更为重要的是,线上平台已经彻底摆脱长久以来“等而下之”“退而求其次”和“不得已而为之”的形象。
三大喜剧明星“撞车”春节档
这种执念源于宋小宝与一位制片人好朋友的聊天。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一个穷小子的发财梦想可以是成功的企业家,或是卓越的领导者,朋友的落脚点在善良、倔强、幽默的小人物身上:“兄弟俩”南下,处处面临挫折和失败,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却无怨无悔。宋小宝被这个故事“刺激”了,这不就是他本人吗?“当我进城时瞅啥都新鲜,三百六十行,只要能赚钱的,我都干过来了。但因为瘦小,人家开口第一句就是,‘童工吧?’第二句就砍价,从40元砍到30元,往往兜子比脸干净。”
有一回,宋小宝饿得眼冒金星,在天桥上捡到“巨款”2元钱,买了半个烤地瓜,连皮全吃了。
这些记忆,宋小宝表示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喜剧《发财日记》就是在这种倔强的自我表达下启动的,并于2019年年底杀青。彼时,王宝强作为主演的《唐人街探案3》已经定档2020年的春节档。
就在《发财日记》杀青前几个月,根据同名小品改编的《你好,李焕英》开机。这也是喜剧演员贾玲的“自我表达”不是为做导演而导演,而是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的托付,她在片中担任导演、编剧。故事主线并不复杂,女演员贾晓玲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触摸年轻的父母和他们梦想的故事。
如果没有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三位喜剧人的碰撞可能会错过,但疫情之下,《发财日记》没有公布上映计划,去年春节预售最高的《唐人街探案3》也宣布撤档,于是这三部影片最终在辛丑年的春节档相聚。
根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2月17日22时,2021年春节档总票房累计超78亿元,总观影人次1.6亿元,累计场次285.8万元,创中国影史春节档累计票房、人次新纪录。其中档期内票房排名前三为《唐探3》35.5亿元、《你好,李焕英》27.2亿元、《刺杀小说家》5.4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春节档几部影片的票房预测表显示,《唐人街探案3》投资成本在10亿元左右,截至2月18日19时,票房已超过37亿元。根据预测,票房若达到40亿元,出品方收益在7亿元左右;票房若达到50亿元,那么出品方收益在11亿元左右。而今年春节档最大赢家可能是《你好,李焕英》投资成本在3.8亿元左右,票房若达到30亿元,出品方收益在8亿元左右;票房若达到40亿元,出品方收益在13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上线6天,《发财日记》在的专辑播放量突破8000万元,从爱奇艺和优酷的实时热度看也一直领先。
2021年初,单是已诞生了5部分账过千万元的网络,那么《发财日记》又能分账多少?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与一般网络不同的是,《发财日记》获得的是三大平台最高级别的单点付费,会员费用为6元。除此之外,该片还会获得平合营销资格以及院线级影片的宣发资源。至于收益,相关方表示不便透露,但称《发财日记》是目前为止点播付费最成功的作品。
“成本从来不是我们第一考虑的因素。在我的理解中,没有一个具体的金额来定义大、中、小级别的投入,只有自己百分之百全身心的投入。”李金翰的乐观与笃定,一是坚信优秀的一定会受到观众与市场的认可,二是缘于网络整体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院转网”之变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行业遭受重创,网络却受“宅经济”刺激迎来流量增长,也使得“院转网”的出品方数量增多。
数据显示,2020年分账票房破千万的网络多达78部,整体规模超13亿元。仅优酷、爱奇艺、三家主流网站全年上线的网络总计有756部,这一数字与2019年上线789部作品的成绩相近。
爱奇艺、双平台上线的网络《奇门遁甲》以5641万元票房,创造了网络分账票房的新纪录。与此同时,在以奇幻魔幻作品为主的网络中,2020年的网络在现实主义题材、主旋律题材,甚至是其他小众类型作品的布局均有所成长,比如围绕现实主义题材展开的《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我来自北京之过年好》《疯狂老爹》等作品,均收获了分账票房破千万的成绩。
北京文化产业投融资协会专委会朱玉卿认为,不管选择哪一个平台上映,影片质量都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居家观影需求上涨形成的刚需,使得网络不断涌现,与此同时,顺应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网站对网络的布局持续加码,带动网络逐渐转向精品化生产,从而带动影片质量、投资体量等方面大幅提升。
一位网络导演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单片制作费用已翻番,以前单片成本在五六百万元,现在基本都提升到单片1000万元甚至更高。
去年5月,翻拍自1987版《倩女幽魂》的《倩女幽魂:人间情》播映,出品方曾透露,该片的制作成本为2300万元,加上营销费用达到3800万元,创下网络的最高成本,被视为开启网络的“大片时代”而该片的最终分账突破5000万元。
但影视制作公司对于这样“以小博大”的案例有着另外一些看法,“现在1000万元体量的网络是比较高的,如果超过3000万元,得有多少点播量才能收回成本?这种艰难程度与同体量在院线的状态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靠点播率盈利很难,但放在院线,要想获得上亿元的票房也不容易。
今年1月初,春节档曾被打上问号,“线上春节档”也悄然活跃起来。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20多部选择线上播映,包括宋小宝的《发财日记》以及王宝强的《少林寺之得宝传奇》
若放在院线,《发财日记》逆袭的空间有多大?
有分析认为,即便面对强敌,IP系列成型的《唐探3》与主打情感、催泪的《你好,李焕英》折射从一无所有到小有成绩的打工人生活的《发财日记》还是有成为“黑马”的可能性。“还是一门感性且注重个人表达的艺术,很难通过算法或规则来定论,更不能像从工厂流水线中的产品来定制。”李金翰认为,就像喜剧创作,未必是为搞笑而搞笑,而是以生活轻喜剧为壳,人间真情为核,底色虽然染着些许悲凉,但充满了人情味儿,会分外温暖感人。
这一点,无论是曾给光线传媒带来4亿元分账收益的《泰囧》还是14亿元票房的《夏洛特烦恼》与25亿元票房的《西虹市首富》都印证了小人物逆袭的可能性。
“今年的春节档还是有着特殊性,观影需求得到了最大满足,形成了社会性话题,显得今年线上播映影片声音有些小,表现不错的《发财日记》被淹没了一些。”朱玉卿说。
找准定位、良性循环
去年,《囧妈》的免费播放之所以引起院线的联合抵制,主要是这种模式触及了院线最重要的“窗口期”
数据显示,2013年院线的窗口期是119天,到2015年迅速缩短至50天。2018年暑期档上映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窗口期进一步缩短至1个月,该片作为当年暑期档高票房影片,在很短时间内即实现网站上映,被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窗口期博弈进入新阶段。
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这种心态的转变背后与院线的持续发展,以及平台型公司与传统公司融合度越来越高有关系。
而另一层面,平台型机构已成为各大档期的新玩家。比如今年春节档,淘票票、字跳网络、猫眼、抖音文化、哔哩哔哩影业等平台型机构均参与出品。
春节档的7部,猫眼参投了5部,阿里影业及旗下淘票票、优酷参投了《新神榜:哪吒》《刺杀小说家》等4部,抖音背后的字节跳动旗下三家不同的公司参与了3部,哔哩哔哩影业是《新神榜:哪吒》第四大出品方兼联合发行方,影业是《侍神令》的第二大出品方。
受益于春节档的良好表现,2月16日,港股开市第一天,影视娱乐板块全线高开,猫眼娱乐开盘一路高涨22%,阿里影业涨幅则飙至37%。
更为重要的是,春节档票房近80亿元,让人们看到了院线市场回暖迹象。也就是说,平台型机构同样也是两条腿走路,可以制作院线,也可以定制网络。
“当然前提是人要保持创作诚意,保证影片质量,无论选择哪一个平台,都会得到观众的认可。”饶曙光认为,最好的状态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互动与良性循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票房
票房(BoxOffice)原意是指公开出售电影或剧院门票的地方,现特指电影或戏剧的商业销售情况。票房可以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在现今的电影业中,票房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直接用来衡量一部电影的热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