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门 > 新闻正文

北京气温打破2月极值纪录意味着什么?北京气温打破2月极值纪录背后的真相

打破百年纪录 美国死亡谷气温超54度路面可煎鸡蛋?(图)

中新网8月18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6日下午,美国加州莫哈韦沙漠死亡谷的气温飙升至54.4摄氏度,创下了至少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最高温纪录。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记录,1913年7月,死亡谷的气温达到了56.7摄氏度,而1931年7月,突尼斯的吉比利地区气温据说达到了55摄氏度。但极端天气专家克里斯托弗·伯特最近的研究,将这些较早的记录视为“观测错误的结果”。

气候变化将全球气温推至新高。据报道,在欧洲,西班牙北部7月份打破了当地的高温纪录,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森林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野火,而北极海冰由于融化,在7月份减少到历史最低点。

35.9℃ 北京9月气温创新高

昨日,北京发布高温蓝色预警,代表北京天气的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达到35.9℃,打破北京9月最晚高温日以及创下9月气温新高。最新预报显示,本周气温下降,周二最高气温骤降10℃,仅为26℃,随后最高气温均处于30℃以下。

连日来高温不断

连日来北京高温不断,晴晒无雨,最高气温均处于30℃以上。

昨日10时,北京平原地区气温已普遍超过30℃。11时,不少地区气温攀升至33℃以上。午后,大部分地区气温更是超过了37℃。

昨日11时15分,因昨日白天平原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6至37℃,局地可达38℃以上,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信号。19时,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35℃,高温蓝色预警解除。

中国天气网分析,昨日气温打破北京9月最晚高温日以及创下9月气温新高。本周开始,北京地区气温将走下坡路,最高气温将降至30℃以下,因此,昨日可能成为入秋前北京地区最后一个高温日。

今夜到明日有小雨

晴晒了这么久,有点怀念下雨。北京地区上一次明显降雨还要追溯到8月20日,全市平均大概在10毫米左右。上一次“不明显降雨”发生在9月1日,只有可怜的0.2毫米。

最新预报显示,今日夜间到明日白天北京地区有一次降雨天气,雨量不大,小雨量级,对今天晚高峰影响不大,但对明早早高峰有一定影响,请关注临近预报,做好防雨措施。

气温方面,今日云量增多,气温先小降一点,最高气温32℃左右。周二最高气温降至26℃左右,感觉舒适,本周后期最高气温都在30℃以下。

冷空气将转守为攻

昨日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这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

气象部门介绍,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夏末秋初,昼夜温差较大,早晚天气较凉,体弱人群早晚出行要适当添衣,以免着凉感冒。

释疑1 北京近几天为何这么热?

与台风“玲玲”有关,高压脊控制下,湿度小、云量少、太阳辐射强

为何北京如此高温?气象专家表示,北京高温与台风“玲玲”有关系,由于台风“玲玲”沿东海、渤海北上进入我国东北地区,台风所在的区域为低压区。受其阻挡,其上游(西边)地区持续受高压脊控制并不断加强,在高压脊控制下,湿度小、云量少、太阳辐射强,且由于空气下沉增温,因此北京出现高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介绍,今年第13号台风“玲玲”已于昨日上午10时前后由黑龙江省萝北县移入俄罗斯远东地区,并变性为温带气旋。昨日上午10时,持续几日的台风蓝色预警解除。

释疑2 明日降温北京要入秋了吗?

虽然本周气温开始下降,但还没有入秋,尚需耐心等待

是要入秋了吗?北京常年(1981-2010年)入秋平均时间在9月9日。1981年以后,最早入秋日期为8月20日(1996年),最晚为9月23日(2017年)。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气候季节划分》规定,当滑动平均气温序列连续5天低于22℃,以所对应的当年气温序列中第一个低于22℃的日期作为秋季起始日,如果初次判断的起始日期比常年偏早15天以上,需进行起始日的二次判断。

气象部门表示,虽然本周气温开始下降,但还没到一步入秋的地步,秋天还需要耐心等待。

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中科院专家:高温天气的提前是一种趋势

刚进5月,一连几天的高温天气让人喘不过气来。根据中央气象台数据,在5月2日的下午3点共有10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达到或突破5月上旬的极值,最热的地方是河南的洛阳,局地39℃!郑州市气象台05月03日10时20分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下午郑州市区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中央气象台官方在5月2日表示:这两天的高温并非常态!

北京气温打破2月极值纪录意味着什么?北京气温打破2月极值纪录背后的真相(图1)

5月3日一大早河南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根据中央气象台消息,5月1日,山西、河北西部、河南中西部等地气温超过35℃,甚至河南洛阳局地达39℃,有14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气温达到或突破5月上旬历史极值,87个测站气温超过35℃。河北怀安(37.2℃)、山西繁峙(36.7℃)、湖北随州(36.6℃)和宁夏永宁(35.8℃)突破了5月历史极值。

5月2日下午3点共有10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达到或突破5月上旬的极值,最热的地方是河南的洛阳,局地39℃!

北京气温打破2月极值纪录意味着什么?北京气温打破2月极值纪录背后的真相(图2)

中央气象台官微表示这两天的高温并非常态

对于这种极端的天气情况,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孙扬教授,他表示,高温天气的提前是一种趋势,这类极端高热的天气可能是两种因素的叠加影响,既有人为排放温室气体促使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影响因素,也有自然本身的因素。而且根据近50年天气数据来看,已经基本形成了每年高温来的越来越早的趋势。

孙扬教授表示,在2018、2019年的四月底和五月份都有比较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此类高热天气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表现,一方面,越来越多极端天气现象来自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以及污染物导致全球变暖;另一方面自然本身会有一个周期性的变化,这几年或几十年热的比较早,再过几年或几十年又热得比较晚。自然和人为的影响有可能叠加,出现这种高热天气。

在2019年和2018年4月末和五月份的高热天气,有人出现过中暑等情况。孙扬教授提醒人们高热天气要注意防暑,补水。另外一方面这种时候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产生雷雨冰雹,另一方面高温天容易出现以臭氧为主的大气污染,人们要注意观察气象和环境部门发布的天气、空气质量状况,出现强对流或污染尽量避免外出,外出时做好防护。

据中央气象台公布,在5月3日,闷热天气迎来转机,这也将是北方本次高温过程的最后一天,范围和强度仍不小,但是黄淮地区仍是高温中心,部分地区气温仍有望突破历史同期极值。其中几个较热的城市,郑州39℃,西安37℃,合肥37℃,太原36℃,济南35℃,重庆35℃。然而5月4日期,高温区域将向南发展,北方地区暂时安全了!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