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威尔·史密斯这名演员,国内的大部分童鞋应该都不会陌生,大家的印象里就是这位演员很厉害,还被称为“史皇”
然而,由于时代发展得很快,加上史皇活跃年代跟巅峰期早就已经过去了,所以有不少人都属于那种:
“知道他很厉害,但你问我说他哪里厉害?好像又说不出来。”
这次要讲的,就是史皇在好莱坞创下的一个非常惊人的成就。
自2002年的《黑衣人2》到2008年的《全民超人汉考克》为止,他主演的在一年1~2部的产出量之下,北美票房全部破亿。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说:就这?连续七八部美国本土票房破亿就很厉害了?咱们内地动不动就几十亿票房都还得担心被超过呢。
然而,就这么一个看起来好像很平凡,好像谁都能轻易达到的成绩,自好莱坞诞生至今,只有威尔·史密斯一个人做到。
其余的好莱坞一哥,包括小罗伯特·唐尼、约翰尼·德普甚至阿汤哥等人,全都做不到这个看起来“很容易”的成就。
说到这里,首先必须对票房数字讲明白。
尽管好莱坞一直都是世界娱乐中心,也是行业最发达的地方,但受限于北美地区也就3亿多的人口,因此票房并不像咱们天朝那样动不动就几十亿的。
即使是现在,在北美老家票房能破2亿美元都算是非常优秀的成就,3亿的话应该是大爆,4亿是超爆,5、6亿则是传奇,7亿以上则必须是一些特殊的现象级才能做到。
绝大部分好莱坞大片的北美票房,也就1~3亿之间徘徊,那些小成本,没有全球上映的一般就几千万票房。
如果是以国内的数字标准来衡量的话,大概就是要一个演员连续8部票房都破15亿,才能跟史皇这个成绩差不多。
但史皇做到的成就,还远不止是“连续8部本土票房破亿”
这点,要先看看表格。
相信眼尖的童鞋应该也能看出来了,这破亿的里面,几乎包罗万象。
喜剧片、动作片、科幻片甚至剧情片、爱情片,全部通吃。
这些里,有的是系列IP,比如《黑衣人2》跟《绝地战警2》也有的是单独的项目。
更吓人的是,史皇在这些里,全部都是绝对的主演,跟比如《复仇者联盟》那种群像戏,又或者是《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那种双雄戏完全不同。
这些影片里,能扛起票房责任的人基本就他一个,而他也做到了这个成就。
这么分析一下,知道这成就有多么难了吧?
一年1~2部,高产。
每部都不是同一个类型,商业片跟文艺片都要演,你需要脱离自己擅长的领域角色。
全部都是你作为绝对的主演,你承担的责任要重很多。
有的是系列片,一旦拍砸整个系列黄了就都是你的锅,有的是单片,没有IP的加成,名气完全靠你自己。
每部影片的成绩,都必须达到北美破亿这个优秀级别。
可想而知,在资本眼里当时的史皇是多么吃香了,高产不说,不挑角色类型,还不挑影片类别,每部都能赚钱,票房号召力在21世纪竟然都还这么强,换哪个投资方不爱?
也是这样,当时的威尔·史密斯被北美媒体评价为“好莱坞史上最值得信赖的演员”
至于其他的好莱坞一哥?
阿汤哥,巅峰期是上个世纪,20世纪的在北美本土票房想破亿的难度更加大,不存在的。
德普?担任一哥的时期,可以说跟威尔·史密斯反着来,人家是连续8部破亿盈利,他是连续5部票房扑街。
唐尼,背靠漫威连续多部成绩都不错,但需要知道是其中诸如《复联》《内战》之类的他都不是唯一主演,脱离漫威以后的表现倒还行,起码比德普强很多(新世纪的德普没了《加勒比》就真的不行,《剪刀手爱德华》都是1990年的了)
范·迪塞尔,除了《速度与激情》系列外就是扑街专业户。
小李子可以算是有能力做到史皇这个成就的,但大家都知道他对剧本非常挑,而且酷爱剧情片或文艺片,受限于类型也不可能做到连续多部票房破亿。
现任的好莱坞一哥巨石·强森,原本是最有希望突破史皇这个成就的演员,但可惜后来还是在《海滩救护队》里翻了车,就没有了。
就以现在来说,威尔·史密斯这个纪录,依然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虽然巅峰期的史皇非常强悍,但后来因为其他明星的崛起,加上他为了捧自己的儿子进圈,导致自己的商业价值大不如前。
不过嘛,就以他曾经做到的成就来看,威尔·史密斯是无愧于“史皇”这个称号的。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史皇
威尔·史密斯(WillSmith),美国演员、歌手,1968年9月25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他12岁时以说唱歌手的身份踏入演艺圈,并于1985年与杰夫·汤恩斯组成组合DJJazzyJeff&TheFreshPrince,随后两度获得格莱美奖。1993年,威尔·史密斯开始登上大荧幕,主演影片《六度分离》。随后《绝地战警》《独立日》等作品使他逐步确立了影坛的地位。1997年推出的《黑衣人》系列则可以认为是威尔·史密斯在商业电影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同时,他还因主演《拳王阿里》和《当幸福来敲门》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2015年,威尔·史密斯收入2600万美元,居福布斯全球演员富豪榜并列第18位。2015年11月1日,在洛杉矶举行的第19届好莱坞电影奖上,获得《脑震荡》最佳男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