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在子宫内如何“吃喝拉撒睡”?四个胎儿发育知识,很有趣
不少准爸妈对胎儿在肚子的“事情”很感兴趣,想要了解胎宝宝在肚子吃什么、喝什么,怎么睡,拉不拉等等,接下来京妈就和准爸妈们一起来探讨探讨胎儿在准妈妈肚子里的“吃喝拉撒睡”这些事儿。
吃: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吃什么?
这个问题,应该不少准爸妈知道答案:通过胎盘给胎儿输送营养。
的确,胎儿在准妈妈的子宫里,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包括安静睡眠和活动性睡眠。当然,即使不睡,在准妈妈肚子里的胎儿也并不会自己通过嘴巴吃任何东西,胎儿发育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与准妈妈相连的胎盘来输送,不仅输送上面提到的“血氧”,还输送各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等。
而且,胎盘的输送是双向输送,除了给胎儿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也会将胎儿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输送出来。
到了怀孕14周时,胎儿就开始排尿到羊水中,到了怀孕16周,胎儿开始有吞咽功能,主要是吞咽羊水玩,也会从羊水中吸收一部分营养,因此,胎儿在准妈妈肚子里时,只会自己吃羊水,其他的并不会吃。
喝:胎儿打嗝是在喝羊水,常打嗝说明羊水好吗?
胎儿打嗝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和胎儿吞吐羊水有关。怀孕28周后,胎儿会通过吞吐羊水模拟和练习肺部呼吸,促进胎儿肺部的发育,以便在宝宝出生以后可以正常呼吸。
这个过程中就会出现类似于心跳一样的有规律性的跳动,通常在几秒钟一次,持续的时间可达5分钟。部分胎儿甚至可以达到15分钟,当孕妈看到肚子一跳一跳的,很有可能就是胎儿在打嗝。
拉:胎儿在肚子里会拉臭臭吗?
这个问题也很有趣,既然胎儿要摄入营养物质以保证生长发育,而且在怀孕14周时已经会排尿,那会拉大便吗?
会的。胎儿在子宫内是可能排大便的,而且随着孕周增加,排出胎便的可能性也增加。另外,还有些“高危因素”也会引起胎儿排出胎便,如准妈妈患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时。
不少准爸妈可能会担心:如果胎儿在羊水中排了大便,会不会有危险?
其实,羊水中出现胎便并不代表胎儿就会发生缺氧出现宫内窘迫,如果胎动、胎心都正常,就可以继续妊娠;但如果胎动减少、胎心率异常,胎心监护也出现晚期减速等,就要尽快让宝宝出生,以免发生危险。
睡:胎儿在肚子里睡觉吗?
这个是肯定的,不少准妈妈产检时做B超和胎心监护,有时候胎儿不是很配合,医生会说“胎儿在睡觉”。
上个问题也说了,胎儿在准妈妈子宫里,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而且有一定的运动睡眠规律:
一般早上活动相对少,胎儿“爱睡懒觉”;到了中午以后胎儿的活动会逐渐增强;到了晚饭时间点,胎儿活动相对又减少;晚饭后胎动再次增强,因此很多准妈妈会选择晚饭后数胎动,做胎教,和胎儿互动;准妈妈睡了之后,胎儿一般也就进入睡眠状态,活动会相对少一些,但也不乏有时候半夜醒来“活动活动筋骨”,踢准妈妈两脚,把准妈妈给闹腾醒。
以上几个关于胎儿在准妈妈肚子里的“冷知识”,准爸妈们了解了吗,是不是很有趣呢,在多了解胎儿知识后,孕期准妈妈也要注意监测胎儿的胎心、胎动,按时做好每次产检,确保胎儿的健康。
三文鱼可感染新冠病毒? 专家解读:污染≠感染 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鱼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7日讯 针对“三文鱼或可感染新冠病毒”等相关消息,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淡水鱼组组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病害防治重点研究领域首席科学家曾令兵于近日做出解读。曾令兵认为,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发现过通过鱼传播给人类的传染性疾病。解读渔业涉新冠病毒文献务必要严谨。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非同一范畴,在三文鱼捕捞、宰杀、运输、销售、加工的各个环节,有可能会被新冠病毒污染,但这和病毒是否感染三文鱼无关。
曾令兵介绍称,6月15日“生命科学前沿”刊登出一篇题为《探讨:三文鱼或可感染新冠病毒》的文章;同日,“中国生物技术网”也刊登出一篇题为《三文鱼体内发现与冠状病毒非常接近的同目病毒》的文章。两篇文章的内容一致,目的均为解读发表在国际知名生物学期刊eLife(2018年影响因子7.616)上的英文论文“ Endangered wild salmon infected by newly discovered viruses(濒危的野生三文鱼被新发病毒感染)”。
以上述文章的英文版为例,曾令兵表示,文中以死亡的太平洋野生三文鱼和养殖患病的三文鱼为材料,采用宏转录组测序方法,发现了三种以前在三文鱼体内没有发现的病毒:沙粒样病毒、呼肠孤病毒、太平洋三文鱼网巢病毒目病毒(PsNV)
值得注意的是,并没有呈现太多太平洋三文鱼网巢病毒目病毒PsNV的数据,仅仅依赖有限的RNA复制酶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就推测太平洋三文鱼网巢病毒目病毒(PsNV)与曾经引起人类重大疾病的SARS和MERS有关系,显得不够严谨。
在曾令兵看来,宏转录组测序法确实可用来发现新病原或新基因,但是,采用宏转录组测序法发现新病毒,离确认该病毒为致病病原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曾令兵表示,在上述文章的中文版中,过分解读原文在三文鱼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科病毒的结果,认为这强有力地证明了冠状病毒也有可能感染鱼类。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非常时期,这种表述极其容易引导读者去联想新冠病毒感染鱼类,甚至与北京切割三文鱼案板上检测出冠状病毒起来。
他强调称,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两者并非同一范畴,前者所指的是一类病毒,包含很多成员,包括后者新冠病毒。另外,在三文鱼捕捞、宰杀、运输、销售、加工的各个环节,有可能会被新冠病毒污染,但这和病毒是否感染三文鱼无关。
在曾令兵看来,太平洋野生三文鱼体内以及养殖的患病三文鱼体内发现网巢病毒目所属的新病毒PsNV与感染人的新冠病毒毫无。如果新冠病毒在感染人的过程中确有中间宿主存在的话,那些与人类生活空间有重叠的哺乳动物嫌疑最大,而变温的鱼类等水生动物最为安全。
曾令兵表示,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发现过通过鱼传播给人类的传染性疾病。虽然“污染”与“感染”一字之差,但是谬误千里。任何物品或食品都有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被病毒污染,但这和病毒感染是两码事。新冠病毒可能污染水产品,但不可能感染鱼类等水生动物。
数十位退役老兵在弗吉尼亚州护理中心感染新冠
据美媒报道,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两家退伍军人护理中心近日报告了数十例COVID-19病例:里士满中心有49例,罗阿诺克中心有62例。
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Sitter&Barfoot退伍军人护理中心。virginia.gov
弗吉尼亚州退伍军人服务部门周五表示,里士满的Sitter&Barfoot退伍军人护理中心有49例新冠肺炎病例,39名居民和10名工作人员受到感染。该部门说,位于罗阿诺克的弗吉尼亚退伍军人护理中心有62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43名居民和19名工作人员受到感染。
美国退伍军人服务部在一份中表示:“在退伍军人护理中心,受感染的住院人员被安置在单独的侧翼上,与其他住院人员隔离。而受感染的员工则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由私人医疗服务人员照顾。”“居民、家庭成员和工作人员已经接到阳性病例的通知。”
位于罗阿诺克的弗吉尼亚州退伍军人护理中心。virginia.gov
里士满中心共有170名居民,而罗阿诺克中心共有180名居民。
里士满中心每周至少对所有住院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测试,而罗阿诺克中心每周进行两次测试。
该部门表示,除极少数情况外,这些中心不对游客开放。
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eteransAffairs)的数据显示,超过65,000名美国退伍军人被诊断患有新冠肺炎,至少3,601人死亡。据ABCnews网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志敏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