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关注习近平会见美方贸易磋商代表
参考消息网2月16日报道据路透社2月15日援引中国官方媒体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会见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习近平说:“双方团队的磋商又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下周,双方还将在华盛顿见面,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推动达成互利双赢的协议。”
他说:“对于双方经贸分歧和摩擦问题,我们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推动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当然,合作是有原则的。”
报道说,莱特希泽和姆努钦在会见时说,虽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他们抱有希望,美方团队愿同中方团队一道,争取达成符合双方利益的协议。
另据香港《信报》网站2月15日报道称,中美一连两日在北京举行的经贸谈判已经结束。习近平在会见莱特希泽和姆努钦时说,去年12月以来,两国经贸团队开展了密集和有益的磋商。他重申,中美两国谁也离不开谁,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最好的选择。他表示,对于双方经贸分歧和摩擦问题,中方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推动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但他也指出,合作是有原则的。
莱特希泽和姆努钦则表示,过去两天里就双方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重要和困难的问题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下阶段,美方团队愿同中方团队一道,密切沟通、抓紧工作,争取达成符合双方利益的协议。
台湾“中央社”2月15日援引新华社报道称,习近平在会见时还指出,去年12月,他和特朗普总统在阿根廷会晤,达成重要共识,两国要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他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报道称,莱特希泽和姆努钦在会见时表示,特朗普总统期待着同习近平主席保持密切沟通。习近平表示非常珍视同特朗普总统的良好工作关系,愿同他通过各种方式保持。
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的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李学仁 摄)
【延伸阅读】中国驻美大使:中美关系合作与互利共赢的主流不应改变
新华社华盛顿2月10日电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日前表示,中美间存在分歧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双方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正确判断对方的战略意图。两国关系中合作和互利共赢的主流不应改变。
崔天凯8日在由西密歇根世界事务委员会举办的中美建交40周年对话会上说,中美建交与中国改革开放几乎同步,这绝非偶然。这两大历史进程交织向前,给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巨大利益。过去40年,两国关系主流始终是合作和互利共赢,这一主流不应改变。(完)
(2019-02-15 13:37:14)
【延伸阅读】避免滑向“修昔底德陷阱”,是中美当前的共同课题
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美国时曾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提出的国际关系概念,他援引古希腊军事家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说法指出,在世界事务中,一个后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有的大国,最后将造成矛盾不可调和,导致全面冲突甚至战争。
特朗普刚刚开始执政时,外界就有声音认为,中美摩擦可能首先自经贸领域爆发,而贸易战可能是美方有些人试图破坏中美关系的“第一枪”。
“现在看来不幸言中。” 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说。
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
事实上,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美国期间曾指出,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如何维护中美关系的总体稳定,避免滑向修昔底德陷阱,实际上是中美两国当前面临的共同课题。在意识到形势严峻的同时,正确认识自身定位和国际格局,建立协调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或许可以成为引导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突破口。
在于洪君看来,新型大国关系不只是中美关系,也包括中国与俄罗斯、与欧盟等国家集团的关系,以及与周边地区大国的关系。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协调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那么中美关系就会受到整体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的支撑与制约。
“我们在中美关系几十年发展过程当中也积累了很多同美国人打交道的经验。在经贸关系复杂的背景下推动对话机制有效运转,比如说外交安全对话、比如说执法与网络对话,还有社会对话,(可以)主动去争取,尽可能运转起来。”于洪君说。
而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中美两国要避免大国冲突的覆辙,最好的选择就是义无反顾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避免双方关系走向失控。
于洪君指出,把握好当前每一次机会,处理好每一个细节,决定着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成败得失,我们应该尽一切最大的努力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防止中美关系跌入“修昔底德陷阱”。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最大利益是什么?最大利益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向世界舞台中间,这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大目标,其他一切都要服务这个大目标,服务于中国人民的这个伟大梦想,不能因小失大,不能因局部的冲突或短暂的摩擦导致中美关系全面失控。”于洪君这样说道。
正如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所说,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大会。新华社 鞠鹏 摄
(2019-02-15 11:38:00)
【延伸阅读】海外媒体关注新一轮中美高级别磋商在北京举行
参考消息网2月15日报道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北京开幕。新华社消息称,1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共同主持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开幕式。海外媒体高度关注磋商进展。
美方“期待今天的讨论”
据日本广播协会网站2月14日报道,美中经贸高级别磋商14日在北京开始。根据磋商的进展状况,不排除双方商讨两国元首举行峰会的可能性,此次磋商的走向备受关注。
报道称,继上月举行高级别磋商后,为期两天的新一轮高级别磋商14日在北京开始,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分别代表两国参加磋商。
报道指出,中方表示正通过立法等举措致力于解决美方关切。
另据法新社2月14日报道,美国和中国的谈判代表14日在北京开始了为期两天的高级别贸易谈判,希望能解决一场正在恶化的争端。这场争端已经给金融市场和全球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
报道称,在特朗普总统表示自己对延长贸易战休战期持开放态度后,在原定的3月1日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的压力似乎稍有了一些缓解。
报道称,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和财政部长姆努钦正在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举行会晤,寻求扩大上个月在华盛顿所取得的进展。
姆努钦14日上午离开他下榻的酒店前往会谈地点时说,“期待今天的讨论”。
此外据台湾“中央社”2月14日报道,美中当日起在北京举行两天的高层会谈,盼解决让金融市场和全球增长展望陷入乌云的贸易争端。彭博新闻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说,特朗普正考虑将3月1日贸易休兵大限展延60天,以利促成协议。
报道介绍,由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及财政部长姆努钦率领的贸易谈判代表团,14日起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进行高层会谈,会谈将持续至15日。
谈判期限或延长60天
据彭博新闻社网站2月14日报道,据知情人士称,在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试图通过谈判达成贸易争端的解决方案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正考虑把提高中国产品关税的最后期限推迟60天。
特朗普12日称,如果两国接近达成协议,他就可能延长对价值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不过他也说,自己并不“倾向于”这么做。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正在权衡是否把目前的最后期限延长60天,以便使谈判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特朗普本周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说:“我认为(谈判)进展得非常顺利。”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
彭博新闻社认为,特朗普全力促成美中达成贸易协议,正值他要开始为明年竞选连任作准备之际。特朗普表示,任内实施的减税与相关松绑造就了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
另据路透社2月13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表示,美中贸易谈判“进展非常顺利”,全球前两大经济体正努力在3月1日最后期限前解决长达7个月的关税战问题。
特朗普在白宫对表示,他的政府派出了一个“规模庞大、成员非常有才华的团队,他们现在正在中国,就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进行磋商”。
他说:“目前进展非常顺利。我们将拭目以待,但我认为目前进展非常顺利。”
特朗普12日曾表示,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可能会“往后推一段时间”。
白宫发言人桑德斯13日说:“我们将拭目以待,看总统是否会改变最后期限。”
报道称,她还提及了两国元首会晤的可能性,称特朗普的海湖庄园将是会谈的好地点。
她说,最终需要两国元首坐下来,面对面地解决这个问题,并达成最终协议,“因为他们是唯一能够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人”。
“最棘手问题”博弈激烈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月13日报道,美中两国贸易谈判代表本周举行会谈。
牛津经济咨询社的高路易说,北京本周希望“看到尽可能长时间地消除征收额外关税的威胁”,同时附加最少的条件。
报道称,中国领导人表示要减少对美贸易顺差。但他们不愿对发展计划作出重大改变,他们将自己的发展计划视作一条通向繁荣和更大全球影响力的道路。
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事务主管的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中国将继续在某些领域抵制美国的要求,比如改变其工业战略、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
中国官员驳斥了关于外国企业必须交出技术的抱怨。
报道介绍,美国代表团由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率领,陪同他出访的是财政部长姆努钦。中方代表团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领导。这将是他上个月与莱特希泽在华盛顿举行会谈后的又一次会晤。
商业团体和经济学家说,最高贸易特使参加谈判的决定表明,谈判需要取得足够的进展,才能要求作出更高层的政治决策。
报道提到,北京一直强调中国作为出口市场的增长。过去一年中,它宣布了一系列开放金融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包括首次允许外资进入汽车行业成立独资企业。
中国监管机构宣布了加强对外国专利和版权进行保护的计划。
14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前)在结束磋商后返回下榻的酒店。(法新社)
(2019-02-15 10:10:00)
【延伸阅读】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在京开幕
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共同主持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开幕式。本轮高级别磋商定于14-15日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申宏摄
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共同主持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开幕式。本轮高级别磋商定于14-15日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殷博古摄
2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共同主持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开幕式。本轮高级别磋商定于14-15日在北京举行。新华社申宏摄
服务业回升势头能否保持?国家统计局回应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15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15日消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就2020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付凌晖表示,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服务业复苏态势有望持续。
付凌晖指出,5月份,服务业生产形势明显改善,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由负转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信息、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较快增长对服务业带动作用明显。今年以来,互联网、数字经济等显示出强大生命力,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1—4月份,移动互联网累计接入流量同比增长36.6%。5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9%。金融支持加大、信贷投放增加,金融业稳定增长。5月份,金融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2%。房地产销售好转、投资降幅收窄,房地产业生产改善。5月份,房地产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1%。上述三个行业合计拉动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3.1个百分点。
二是交通运输业由降转平。随着经济逐步恢复,交通运输、邮政需求回升,带动交通运输业恢复发展。5 月份,货运量同比增长0.4%,其中铁路货运量增长1.3%;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5月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由上月同比下降5.0%转为持平。
三是批零住餐等行业恢复势头明显。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持续推进,前期受冲击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明显恢复。5月份,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4.5、12.0、4.1个百分点。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随着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服务业复苏态势有望持续。但要看到,受居民担忧情绪影响,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复苏较慢,相关行业复产水平仍然偏低,是制约服务业稳定恢复的主要因素。5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21.7%,餐饮收入额下降18.9%。1—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百货店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6.9%。快速调查显示,5月底6月初,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娱乐业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比重仍低于60%。为此,推动服务业持续恢复要下更大力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积极保就业稳收入促消费,落实好减税降费举措,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为服务业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中新经纬APP)
中美两军尚未举行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有关会议 中方称“责任完全在美方”
中新网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证实,中美两军尚未举行2020年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有关会议的完全在美方。
今年10月,中国军方在介绍中美两军交往安排时曾提到,年底前,两军将举行海上军事安全磋商视频会议。12月17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美方发表的一份称中方代表团未能出席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有关会议,中方可否证实并解释原因。
汪文斌说,经了解,中美两军尚未举行2020年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有关会议的完全在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