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能只靠老师!家庭教育立法提上议程,让父母“持证上岗”!
近期关于家庭教育话题的讨论十分火热。家庭教育立法提上日程的背后,是我们深知: 有些教育,父母不尽责,老师真的无能为力。
一些调查数据显示,68%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感到“比较焦虑”或“非常焦虑”。在青少年社会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中,家庭教育不当已成为导致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乃至犯罪行为的重要诱因。
“加快家庭教育立法,是从源头保障家庭教育切实发挥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的一项必要行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建议,家庭教育尽快立法,提升家庭教育地位、明确家庭教育核心内容、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从制度层面推进解决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表示,希望通过制定家庭教育法,使家庭教育专业化、系统化、社会化。
2018年两会,全国妇联就呼吁将家庭教育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2019年两会,民进中央再次呼吁家庭教育立法。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就主要在学校,就主要在老师了。那么,陈岚老师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家庭教育的话题——有些教育,父母不尽责,老师真的无能为力。
1
有些教育
不能推给老师,只能靠家长
我有一位当老师的朋友,她有时候会跟我吐槽说,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总会说“孩子就全都拜托老师了”,言下之意就是说“我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老师就要全权负责了”,把老师当成孩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大管家”,自己甩手不管,但如果孩子在校期间出了一些小状况,就马上问责老师。
这位老师说的情况,很多老师都会遇到。
把孩子交给了学校,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这种做法,对吗?
从孩子生下来,一直到走向社会的整个成长阶段,拿出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给予孩子友善和关爱,这是父母的,也是基本要求。
但非常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因为自身工作等原因,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家庭教育上转移到其他方面了。
父母的影响是一切教育的开始,也是孩子社会生活的起点。他们必须具有承担教育工作的能力,这一点应该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但是呢,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压力,导致有的人往往忽略了父母的,反而把老师当作更合适的教育者了。
2
父母的一切
都逃不过孩子明亮的眼睛
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妇联就呼吁将家庭教育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规范化发展。
去年两会也有委员提出:“家庭是人生首所学校,要注重家教家风”,今年的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带来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
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父母是他接触最多的人,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和适应这个社会。
比如说,当孩子还不会走路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肢体动作;当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的语言习惯;孩子看到电视的时候,他们模仿家长找电源开关……
总之呀,父母说话的方式、待人接物的态度、生活习惯,都逃不过孩子那明亮的双眼。
同样的道理,喜欢阅读的孩子,多数是因为父母经常把书本捧在手上;喜欢宅在家的孩子,多数是因为家人没有出门散步的习惯。麻将桌旁和书本堆里长大的孩子肯定是不一样的,如果父母都坐在电视机前挪不开眼睛,孩子又怎么会静下心来学习呢?
3
家长的言传身教
比孩子的智商更重要
家庭教育体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比如说非智力因素方面,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基本规矩等等。
所以呢,做家长的首先自己要学习,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与新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育儿能力。
做父母的应明白,教育并不只是认字、读书、数数等,也包括孩子的举止行为、感知认知等各方面。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自然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了。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也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基础上的。
4
孩子的成长路上
需要家长和老师并肩前行
一位资深的班主任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最好的教育关系应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配合家长,老师与家长共同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和老师在一起并肩“作战”,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结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百倍的力量,帮助他成长。
“教育”二字,包含着“教”与“育”,老师教授知识,家长养育孩子,不管何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与使命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共同培育好孩子。
所以说,只有家庭和学校“并肩前行”,形成一种整合优势,孩子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写在最后:
千万不要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老师可以交给孩子知识,却保证不了孩子的品行。
优秀的孩子必然是良好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产物,家校形成合力,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的打开方式。
望老师家长共勉!
“对校园霸凌单独立法”、“父母持证上岗”、“婚姻冷静期”...民法典将影响我们一生!
前几天一则#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年底须完成#的消息冲上了热搜榜第一。
教育部连发2个通知,要求今年底以前必须完成这项目标任务。
看来2020年,教师的工资上涨将会得到落实。
政策落地,老师的心也踏实了。
两会正在进行,代表委员还说了哪些关于教育的事?还有哪些事和你密切相关?一起看看吧。
01
全国人大代表:三度提出调整教师教龄津贴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蚌埠市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崔建梅今年拟提交关于提高教师教龄津贴的建议。
崔建梅认为,教龄津贴应随着其他津贴、补贴的增长而增长。1986年教龄津贴占当时教师工资总额的十分之一左右,参考这一比例,她建议教龄津贴调整为:教龄满一年为十元,以后逐年计算,上不封顶。
02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
长期以来,小学生家长“陪作业”,已经成为普遍的必然的现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准备提出关于给小学生家长减负的提案:
请专家论证,从教学大纲改起,给小学生减负,以所有作业基本在校完成为基准。
回家作业家长签字,是看学生是否完成作业,而不是检查对错,批改作业是老师的事情。看起来时髦其实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教学,既增加家长负担,又影响孩子心灵,应该力避。
03
庹庆明代表:家庭教育尽快立法,让父母“持证上岗”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建议,家庭教育尽快立法,提升家庭教育地位、明确家庭教育核心内容、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规范家庭教育行为,从制度层面推进解决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家庭教育工作持续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法治保障。
04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对校园霸凌单独立法
李亚兰在建议中指出,很多校园霸凌行为在性质上极为恶劣,但伤害后果并没有到达伤残鉴定标准中轻伤或是重伤“量”的要求,也无法对其追责惩治。
她建议对校园霸凌行为进行单独立法,如《反校园霸凌法》或《惩治校园霸凌法》。
05
唐江澎委员:呼吁整治“超级中学”
在唐江澎看来,所谓“超级中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名校,具有3条突出特征:一是以跨地市“掐尖”招生为主要手段,聚集优质生源;二是以“清、北”升学人数为主要标志,打造学校品牌;三是以强化应试为教育模式,在复制中扩大办学规模。
唐江澎认为,“超级中学”强化了“分数至上”的评价导向与舆论氛围,也加剧了上好学预期与优质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
更多两会热点,一起来看下吧:
张志勇代表:把抗疫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专题教育课程
戴立益委员:构建本硕连读教师培养模式
谢尚果委员:全国高校推行无纸化考试
张雁代表:加强优质生源报考师范类专业政策引导
鲁晓明委员:儿童免票应以年龄作为标准
郭素萍代表:组建雄安一流农业大学
钱学明委员:破解“择校难”必须抓住关键,其基本路径应该是让优秀教师资源均衡分布到各个学校
韩爱丽委员: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
李健委员: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董彩云代表: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教材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用人单位逆周期招聘大学生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增加被性侵儿童精神损害赔偿
全国人大代表 陈海仪:设立少年司法矫教替代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将少儿编程纳入学业水平考试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有性侵记录者不得从事未成年人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将“九年制义务教育”修改为“十二年制”
民进中央副主席:教师性犯罪可实行一票否决制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公费师范生不当老师记入诚信档案
全国人大代表 李清泉:加强地方高校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在学校门口过街通道铺设智能发光斑马线
民进中央:尽快出台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规范性文件
农工党中央:教育部门应将近视发生率列入各学校考核指标
对于这些建 议,你是怎么看的呢?
民法典草案一旦通过,标注法治中国新界碑,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请欣赏民法典与“小明”的故事:
小明就是你我他
民法典守护我们一生一世
时隔数月,又将有一批父母“持证上岗”
6月14日兴智教育将迎来传承课程的第七届毕业礼。在这之前,兴智已经给六届的父母颁发“毕业证书”,我们感到很荣幸,也感谢所有家长朋友的付出。
这次毕业礼的主题是什么?
这次的毕业礼响应国家的号召,父母“持证上岗”,更是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普及家庭教育,“兴智父母毕业季,公益助学享不停”,帮助更多的家庭改善生活中的疑惑。
此次毕业礼的主题是“新开始,兴起点”,预示着所有的家长朋友们毕业之后要开始自己的一段新的旅程,从兴智拿着毕业证出发。同时让更多的家长到兴智来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
家长毕业感言
感谢兴智,给了我成长的机会,
感谢我的儿子给你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也得到了很多的成长,学会了情绪控制,心态变化。
毕业礼直播时间?
毕业礼直播时间:6月14日 19:00
怎么加入直播?加入直播可以获得什么?
具体邀请达人参与方式及助学券获取方式:
进入直播间之后,点击“邀请达人榜”——“邀请好友”——保存海报或者点击右上角三个点给好友和朋友圈,邀请好友加入毕业礼直播间,邀请人数越多助学金额越丰厚。
邀请好友人数:
第1名,即可万元传承课程0元得——兴智传承课程;
第2名至第100名,可获得1000-2500元的助学券,同时在报名学员当中挑选出3组家庭,指导师线下入户,进行一对一指导,全面了解家庭存在问题,直面家庭教育真相,给到最好的解决方案。
名额有限,快扫码预约邀请好友吧!
注意:点击预约直播,随时随地关注“达人榜”排名!
助力家庭教育,兴智在行动!
在毕业礼之后,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两场名师直播,在直播过程中可以积极踊跃参与互动,名师为您解答家庭难题。还有更多好礼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