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不合格不能参加高考严重违反宪法
重庆日报消息,2019年普通高考报名将于11月7日至16日进行,针对这次高考,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称:政审不合格不能参加普通高校的录取。
所谓政审不合格是指:1.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2.道德品质恶劣的;3.有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此三种情形之一者将不能参加高考。
此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朋友圈。为何会有如此轰动的效应,盖因这个规定大大突破了人类的认知极限,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
为何说不合情?因为参加高考的,多是未满18岁或刚满18岁的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如果稍有偏差,就剥夺其进入大学深造的权利,显然是与学校教书育人的基本使命相违背的。国家设立学校的初衷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来达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如果对身心发展不健全的学生拒绝录取,那设立大学的意义何在呢?
为何说不合理?因为统招的学校大多是公办的,属于事业单位,享受国家财政拨款,说白了,花的是全体中国公民的税款。收税的时候并没有政审不合格不用纳税的规定,那么花着税款办学校时对所谓政审不合格的学生设置额外的门槛显然是不合理的。更何况,就算学生的政审不合格,其父母可是清清白白的纳税人,其父母缴税办学校,可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被拒之门外的。
为何说不合法?因为《宪法》第四十六条及《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里的公民,是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见《宪法》第三十三条)。根据《国籍法》第四条: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出生即具有中国国籍。说白了,宪法规定,凡是中国人,即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并不因其道德、前科或者政治倾向而有差别。重庆市教育考试院擅自为高考学生设置政审门槛,显然是违反宪法的。
综上所述,政审不合格不能参加高考的规定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已经涉嫌严重违宪,任何受到这条规定影响的考生,都有通过诉讼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也希望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及时悬崖勒马,切莫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大学生乐读——读书读人读世界!中国大学生读书情感生活第一自媒体!没有无聊的鸡汤,直面当代大学生读书情感生活的困惑。如果你有困惑,请关注大学生乐读。大学生乐读与您一起成长,从心灵到身体。更多内容搜索大学生乐读即可关注!
不会教孩子,就看新父母——新父母在线为阅读量1.5亿+的自媒体人孤烟直创办,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亲子教育!新父母在线每天都会带给你最有用的亲子教育干货!、合作请加d15391559533。搜索新父母在线即可关注!
体测不合格不能毕业,你慌了吗?
01
没有被体测恐惧支配的学生时代是不完整的。
一说起体测,每个人的内心都是十分抗拒的。每到学期下旬,各学校就开始体测。而其中最让人抗拒的,就是长跑。
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
我是女生,从初中开始,长跑就是我的噩梦。
尽管我身高接近1米7,手长腿长,但在班级长跑的队伍中,我依旧是倒数的那几个。
初中升高中的体育加试,我拼尽了全力只跑到7分(满分10分),7分其实已经是较差的成绩了。
到了高中,学校的跑操制度更让我苦不堪言。
每次跑操,我都能从班级方队的最前排慢慢掉到最后排,再脱离方队,再被后面的班级超过,成为最后几个跑出操场的人。
每次跑完,我也是头昏脑胀,心口发闷,双腿酸痛。
因此,我对长跑的恐惧支配了我整个学生时代。
本来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摆脱跑步,可是,我想错了。
除了每个学期一次的体育测试,还有学校安排的早打卡。
早打卡就是我大学时期新的噩梦。
因为它意味着,不仅要跑步,还要早起。
02
对于跑步,我内心也有一百个不愿意。
不仅是因为我开始跑的比别人慢中间跑的比别人慢最后跑的还比别人慢,当所有人都到达终点了却只有我一个人还在跑,更重要的是,两圈下来,我觉得我的腿发软发抖,我的肺在燃烧,我的脑子在膨胀......
这定期上演的“痛苦的回忆”让我想起跑步,想起体测就心生恐惧。
害怕跑步,害怕体测的绝对不止我一人。
从中学到大学,我身边总有几个和我一样的跑步渣。
除了跑步,其他的体测项目也把我们折磨的崩溃。
比如我的另一个噩梦,坐位体前屈。
就是那个坐在地上两腿伸直双手够脚尖的测试。
每次测试之前,不论我多么努力的压腿拉筋,我的一把硬骨头也永远不能破了负15那条线。
除了女生害怕体测,少不了的男生也对体测心怀抗拒。
虽然1000米长跑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更多的人却败在了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面前。
体测,笼罩中国学生的噩梦。
03
尽管体测折磨人,学校的早打卡折磨人,学校看起来就是要和我们对着干,逼迫我们做讨厌的事情,但归根到底,学校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健康我们的体魄。
也有不少的人认为花点钱就能解决的事情,还要费力去做干嘛?
从客观的角度上看,学校的初心是好的,因为太多大学生缺乏锻炼,规定了跑操、打卡的制度可以督促学生跑步锻炼。
但其实,这样衍生出的代跑行为也不能不去遏制。
尽管我不想早起,不想跑步,但我还是会尽力去规范自己,尽力做到符合要求。
尽管能跑步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如果连跑步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找人去代替,这不该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前两天,一条“本科生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的消息发布,规定了本科学生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就不能毕业。
我心里小小的庆幸,还好我现在是一个专科生,不然按照我的体育成绩我还不能毕业了?
但转头一想,本科已经有了“体育不合格不能毕业”的规定了,专科实行这一项规定的日子还会远吗?
04
我是害怕体测害怕运动的人,我身边也有许多人和我一样,喜欢宅着,喜欢躺着不动。
对于我们来说,最剧烈的运动可能就是逛街。
但其实,我们身边依旧有许多热爱运动的人。
晚饭后去操场走一圈,会看见篮球场上满是打篮球的男生,会发现跑道上一圈圈路过的跑者,会看到足球场上逆风而行的少年,健身器材的周围围满了人,体育馆门口的空地上,滑板和轮滑穿行,乒乓球室也灯火通明......
我的一个室友,十分热爱跑步,每次的800米测试,她都是第一个到达终点的人。
每天晚上,她都会去操场跑几圈,再去乒乓球室和朋友打上半个小时的乒乓。
我们在周末睡懒觉的时候,她会早起,吃完早饭后去学校的事务中心值班。
午饭后再午休,用充沛的精力面对接下来的工作与学习,她的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刚进入秋天,感冒流行,当我们都用999感冒灵续命的时候,她还是坚持运动,一天7、8杯白开水,坚强地混在我们这群感冒患者中间。
有一次我和她一起去操场运动,遇到了一位锻炼的爷爷,他穿着白色的工字背心,露出肩膀上发达的肌肉,走起路来脚步利索,虽然年老却没有一点老态。
后来他向我们表演引体向上,一口气接近十个,做完后没有一点疲惫的样子,他给我们看手心的老茧,告诉我们这是常年锻炼臂力留下的印记。
在闲聊中,爷爷告诉我们自己今年已经80岁了,我和室友惊讶万分。
我以为,80岁的人应该是步履蹒跚,老态龙钟,哪里像这样精神矍铄,好像下一秒就要加入旁边少年的篮球队。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赋予我们的生命更多活力。
最好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规律的生活,并且坚持运动。
村上春树一生热爱文学和跑步。
在跑步上,他坚持了30年,风雨无阻,从不止步。
运动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的体魄,更让人的内心沉静,有更多专注的思考时间。
大学生要慌了!体测不合格,就不发毕业证?
学校必须做出改变,这次是动真格的了。”近日,安徽安庆师范大学出台规定,从2019年起,应届毕业生如果体测不合格,就不予颁发毕业证书。而教育部对此早有相关规定。
体测不合格不发毕业证?高校:这次动真格
据新安晚报报道,近日,在安庆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该校体育学院院长章翔表示,从2019年起,应届毕业生如果体测不合格,就不予颁发毕业证书,这一次要“动真格”了。
每年毕业体测来临之际,都会有一些陌生人在社交群里发出“代测”消息,要价四五十元一次,甚至更高。“以前学校对体测工作没有特别重视,导致代测现象严重,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因此不断下降。”章翔说,根据全国教育大会上“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再结合本校学生体质测试的现实状况,“学校必须做出改变,这次是动真格的了。”
另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章翔直言,网络时代,不少大学生在没课的时候都选择在宿舍蜗居,学校操场和运动场馆已经很难看到学生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大学生不爱好锻炼,在宿舍打游戏、玩手机的现象很普遍。
安庆师范大学官博也称,“确实是动真格的,不信明年6月见分晓”。
据介绍,毕业体测时,测试单位将派专人进行现场录像,杜绝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代测、代签现象。参加体测的学生必须持有校园“一卡通”、学生证和身份证,通过系统验证才能进行体测。
“为了激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每年学生体测的项目除了基本的身高、体重、肺活量测量,还包括跑步、坐位体前屈和立定跳远等。”参与了今年秋季第一批体测工作的大二学生陈虎说,几乎每个项目都有一部分学生不合格。
为改善学生体质不佳的状况,安庆师范大学制定了一系列增强学生体质的措施,包括开展“6+1”综合运动会、推行“阳光长跑”活动和成立校园运动俱乐部等。
据章翔介绍,从2019年起,安庆师范大学对体测不合格的应届毕业生会按照规定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不合格就只能毕业后回校补考,若补考再不及格将无法拿到毕业证。届时,学生毕业后只能取得肄业证书。
“学校把体测与毕业证挂钩,是为了激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章翔表示,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锤炼意志。
“体能素质还是挺重要的,体测成绩也是大学成绩的一部分。”广播电视学专业2017(2)班的马晶晶说,如果学校严格执行这一规定,自己一定会加强锻炼,争取过关。
这一规定同样引起网友关注,一些人表示“担忧”,但其他网友则对此表示“支持”!
教育部对此早有相关规定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须达95%以上。
另据扬子晚报报道,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规定了各年级学生体质必测项目,其中大学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成为必测项目。
当时这一“新规”引发争议,不少学生认为长跑列入必测项目,体测成绩不达标不能拿毕业证太不近人情了。调查了解到,体质测试与毕业证挂钩并非2014年新政,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提出这个要求,只不过学校执行时大都“睁只眼闭只眼”,“能放即放”,有毕业生坦言,当年800米测试“走下来”照样拿了合格。
除此以外,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还有以下规定:
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
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成立不少于20个学生体育社团。
定时维护体育场馆、设施,及时、添置易耗、易损体育器材。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大家都在看
:中国青年报,综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央广网、扬子晚报、教育部官网主编|张葳 |王先进
微信号:qglt19990509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