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卖”池子中信银行道歉,银行泄露信息“不要太正常”?
经济网 | www.ceweekly.cn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贺诗 | 北京报道
“配合大客户的要求”,就能随意查询个人银行流水?
池子说,自己在处理与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笑果文化”)的合约纠纷时,收到来自对方的案件材料,里面包含自己在中信银行的个人账户交易明细。
对中信银行涉嫌违规泄露隐私的行为,王越池称已向银监会等监管机构投诉。
外界分析,中信银行在未经本人允许的情况下,泄露了王越池的个人隐私,并引发了大众的共鸣。不少网友也在留言中诉说了自己个人金融信息被泄露的遭遇。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曾撰文指出,中国当前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仍存在不足,缺乏专门立法,对违法机构和个人的法律追究机制尚不健全。
中信银行致歉,网友不买账:“道歉有用还要法律干嘛”
在5月6日发布的长文中,王越池表达了对隐私被泄露的愤慨:“你也没有我的身份证,你也没有我的银行卡,你也没有司法机关的调查令,笑果文化竟然能从中信银行拿到我近两年的流水还打印出来……之后我打电话给中信银行,中信银行说这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
对于这一解释,网友炸了锅,纷纷在中信银行官方上留言质疑:“银行大客户能查询个人账户的隐私吗?”“配合大客户啥都可以干?”“银行流水大客户就可调出?谁给你的权利?”……
笑果文化和中信银行很快对此进行了回应。
5月6日晚间,笑果文化发布称,该公司委托专业律师代理处置公司与王越池之间的经纪纠纷,并根据相关流程采取了财产保全、提起仲裁、证据收集等法律行动,但并未解释银行流水一事。
网友则在下纷纷留言:“大客户你好!”嘲讽笑果文化。
5月7日凌晨0时56分,中信银行在官方上发布道歉信称:经核实,近期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开户支行,要求查询其为员工王越池先生支付劳务工资记录时,该行员工未严格按规定办理,了王先生的收款记录。
中信银行称,已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
但网友依然不买账。有网友留言说,“撤职就完事了?道歉有用还要法律干嘛?”
《商业银行法》第三章第二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
在王越池的长文后,还附上了律师函:中信银行上海虹口支行及其工作人员将50条以上银行交易明细给笑果文化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甚至涉嫌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行为。笑果文化、中信银行虹口支行应当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委托人产生的经济损失予以全额赔偿并在公开媒体上予以赔礼道歉。
个人金融信息获取门槛太低?惯用套路很多
不少网友对中信银行的道歉不满意,主要源于自身多有被信息泄露的经历。
中信银行事件发酵后,有网站发布 “你是否经历过个人金融信息被泄露”的调查,回答“是”的网友超过6000人,占比高达93%。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西部地区某国有银行支行行长黎勇(化名)坦言,在业内,虽然明面上非常注重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但在实际操作中,泄露信息“不要太正常”(非常正常)。
就中信银行事件而言,谁能查询他的银行流水?
黎勇说,在他供职的银行,客户经理就有权查询个人账户流水,“一位个人客户,银行一般只配备一个专管客户经理,他可以随时查询其账户情况,这位客户经理的上级,也就是开户支行的行长,也可以随时调阅流水。这个流水不是实时的,可能有两三天延迟。”
若想要查询账户实时流水,则需要向分行相关部门填写申请,“这会留下记录,如果有熟人朋友想悄悄查一下,一般不会通过这种方式。”黎勇坦承,自己身边就有同事,向人违规过他人的银行流水。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银行来说,客户经理与柜员、大堂经理同级,已是最低层级的员工。
另外,黎勇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了银行泄露客户信息的一些“惯用套路”。
“比如一个特定的小额贷款产品,上级有要求限期必须贷出多少,我们人手又不够,那么就会找到相关的金融公司,把客户信息私下给他,然后他以银行的名义,给客户打电话推销产品。”黎勇说,这些被泄露信息的客户,既包括个人客户,也包括公司客户,而且,客户在银行填写的所有资料,包括姓名(公司名)、工作单位、电话、存款流水信息等,都会被金融公司拿走。
按照黎勇的说法,这一切都是私下交易,银行和金融公司都不会承认,被泄露人也很难找到证据。
所以,如果你刚刚在银行的ATM机上取了钱,就接到金融公司的推销电话,你根本不需要吃惊。
摄影:《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已有多名学者指出,国内需要靠法律法规与严监管来解决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问题。
2019年10月,央行发布《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初稿,并向各银行下发征求意见。
今年4月17日,央行发布的规章制定计划提到,今年将制定10部新规,《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赫然在列。
在更高的立法层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去年底在北京表示,中国将在今年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
在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上,亟待出台真正有威慑的法律法规。
责编 | 陈栋栋
“池子”指中信银行泄露其流水,上海银保监局:已介入调查
7日下午,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上海银保监局获悉,6日该局已关注到脱口秀演员王越池(艺名“池子”)指责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银行”)泄露其个人账户交易信息一事,并正式介入调查。
同日凌晨,中信银行针对该发布致歉信称,王越池所反映一事属实,该行员工确向与王越池存在纠纷的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笑果文化”)个人收款记录,属于未按规定办理。目前已按制度规定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
王越池在该中指出,在他向此前供职的笑果文化提出和平解约未果的情况下,双方均提出了仲裁,笑果文化让其赔偿3000多万元。在笑果文化寄出的案件材料中,王越池发现,材料中有属于重要个人隐私的中信银行个人账户交易明细,并打印出了近两年的“流水”。
对于该行为,中信银行向他解释为“配合大客户的要求”。
在该最后,王越池贴出了向笑果文化和中信银行上海虹口支行的律师函,并@ 上海市公安局和中信银行的官方。律师函指出,中信银行向笑果文化未经个人授权和司法机关合法调查程序的情况下,直接将个人银行账户交易明细打印,并给与王越池存在经济纠纷的笑果文化,属于严重违法。对于该行为,王越池已经向公安机关和银保监会等部门实名投诉和举报,要求中信银行虹口支行在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同时向王越池因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全额赔偿并公开赔礼道歉。
就王越池公开反映一事,中信银行致歉称,该行员工违规向笑果文化王越池个人收款记录,反映出该行个别机构在客户信息保护方面的制度上执行不到位。将举一反三,全面检查,坚决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信银行官网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末,该行在国内149个大中城市设有1,410家营业网点,同时在境内外下设6家附属机构,目前总资产规模超6万亿元、员工人数近6万名。2019年,该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9位;该行一级资本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排名第26位。
马上评丨擅自泄露客户信息,中信银行不能轻描淡写
5月6日,知名脱口秀演员池子(本名王越池)在个人公开举报中信银行,称中信银行上海虹口支行未得到他授权,便将其个人账户流水给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且表示“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中信银行事后道歉,并表示已处分相关员工,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
个人账户流水,不仅是一组组数字而已,它也是个人收入和消费的记录,牵涉到大量个人隐私信息。中信银行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把这些信息给第三方,不仅背离了行业的规范,也视法律为无物。这起事件和中国银行原油宝风波一样,颠覆了民众对于银行的信赖。
如今,中信银行虽然已经道歉,但同时把推到具体员工身上,称“我行员工未严格按规定办理”。换言之,在中信银行看来,这只是一次工作失误。如此定性,未免有些轻描淡写。此外,中信银行只字不提赔偿问题,更让所谓的“道歉”,诚意大打折扣。
中信银行强调,“在客户信息保护方面,我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及流程”,但这样的制度及流程,为何如此不堪一击?中信银行在客户信息保护上是否存在风险敞口,显然是无可回避的疑问。这样的事情,是个别分行的个别现象,还只是冰山一角,更值得追问。
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的法官,中信银行了发生如此严重的客户信息泄露事件,却由自己来查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这件事到底源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和不规范,还是银行讨好大客户而无视客户隐私安全,作为利益相关方,中信银行自己恐怕说了不算。理当由监管部门和警方介入调查,才能给出一个有公信力的结论。倘若这个事情背后,还有其他类似问题存在,恐怕将涉嫌犯罪,当追究到底,不能一纸处分就画上句号。
中信银行工作人员对于客户隐私缺乏起码敏感,相关流程形同虚设。背后的隐私泄露的违规成本过低,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银行擅自泄露客户个人流水,早已不是第一次。之前媒体曾报道,广州某公司职员离职后与公司产生劳动争议纠纷,公司向案涉银行提取小申在该行的三年内的工资入账明细,银行却将三年内小申账号的全部交易明细给了该公司。这件事被闹上法院,最终法院判决银行赔偿当事人经济损失100元。
这个案子与现在的中信银行事件,几乎如出一辙,银行同样将隐私泄露归咎于工作“失误”。然而,区区100元赔偿,既无法弥补当事人所受到的损失和伤害,对于对财大气粗的涉事银行也没有任何触动,更不能让整个行业引以为戒。隐私保护亟需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倒逼银行、电信等企业完善内控,扎紧客户信息保护的篱笆。
银行,最重要的就是信誉,失去了客户的信任,银行也就失去立身之本。中信银行发生的泄露个人账户流水事件,对该银行的声誉造成重大伤害,这对于整个行业也是一个警示。客户信息安全的生命线不容失守,像保护存款一样保护个人信息,这应当成为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