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劲波的终局一战:二手车同城?
突然之间,58同城的一举一动竟成为二手车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多家遇到现金流危机的二手车电商屏息凝神,他们全神贯注,既期待又担忧那最后的结果。
58同城先是以1.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优信二手车网上拍卖业务,近日又被传出已经完成了对人人车的收购。
6月15日,58同城宣布与买方财团签署私有化协议。根据协议,买方财团以每股28美元的价格购买58同城已发行普通股,总交易额约为87亿美元。3个月后,58同城完成私有化合并,其股票在纽交所停止交易。
这意味着这家公司再次转轨,由上市公司变回了私人公司。从上市到退市,58同城期间都经历了什么?这些经历又对其发力二手车赛道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季度亏损2406万元
2013年,58同城登陆纽交所,其后陆续收购安居客、赶集网和中华英才网,成为分类信息领域的头号玩家。
从2013年到2018年,其营收由9.78亿元涨至131.38亿元,净利润由1.31亿元涨至19.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68.13%和72.43%。
然而,当58同城几乎击败了全部竞争对手后,它却在新的领域遭遇了更为强劲的挑战者。2011年之后,各种本地化服务App层出不穷,这对58同城构成了直接的威胁。
在找房领域,58同城受到贝壳找房的挑战;在招聘领域,与BOSS直聘、智联、猎聘展开混战;而在二手交易市场,58同城孵化出来的转转则陷入了与咸鱼的鏖战。
相比58同城,本地化服务App用户粘度更高、占用用户时长更长,这让58同城在与他们的竞争中逐渐失去了流量入口,而这些变化几乎全部体现在了近期的财报中。
2019年,58同城实现净利润82.8亿元,然而其中61.4亿元是出售车好多集团部分股份所得的投资收益,剔除这一部分,其2019年净利润仅剩21.4亿元,与2018年相差无几。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和竞争的双重影响,58同城营业亏损2406万元,同比下降108%。
危局之下,老牌互联网公司58同城迫切需要一场变革来应对挑战。“58同城将正式从流量收入为主的时代迈进服务收入为主的时代,以优质的服务促进流量增长,并提升用户口碑。”在“58神奇日”上,姚劲波为这场变革定下了基调。
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展开了行动。1月15日,58同城公布最新的组织架构,明确了以汽车事业群(ABG)、房产事业群(HBG)、本地服务事业群(LBG)和人力资源及职业教育事业群(HRG)为核心的四大事业群。与此同时,58同城宣布加强汽车事业群发展。
退市与并购
3月24日,58同城以1.05亿美元收购优信的B2B二手车网上拍卖业务。优信拍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二手车B2B交易平台。
而近日与58同城传出绯闻的人人车,则是中国二手车C2C交易平台。因此有分析认为,58同城正试图构建一个二手车交易体系的闭环,未来可能会不断丰富汽车业务。
“我们会更加关注行业整合的机会,很多竞品在细分领域可能会融资困难,如果他们的产品服务正好是我们需要的,我们会用并购的方式,进一步整合到58同城的体系中。”在一季度的电话会议中,姚劲波说道。
正是由于这一点,让58同城退市箭在弦上。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公司资产就会变重,而资本市场天然排斥重资产,另外美国股市对上市公司有着严格的问询机制,继续留在美股无疑会对下面的并购行动产生掣肘,完成私有化则能赋予创始团队以相当的自由度,更有利于关键时期的调整与转型。
另一方面,转型往往意味着风险。房产、本地服务和人力资源姑且不论,仅在二手车这一市场,先后就有多家被资本垂青的二手车电商粉末登场,然而在烧光融资后,他们大多铩羽而归。
回顾二手车电商平台这些年的发展,无论是哪种模式,最终都沦为了为车商车源、资金、流量线索以及服务保障的平台,与先前的构想大相径庭。
58同城下一步会有哪些动作?它又能否打破困在二手车电商平台头上的魔咒呢?它会成为下一个人人车还是二手车市场的阿里巴巴?这一切都还都是未知数。
然而作为58同城的掌舵者,姚劲波变革的决心和毅力是肯定的。在“58神奇日”,他表示:“唯有破釜沉舟、自我变革的决心,方能推动业务持续前行。58同城同仁们需步调一致,有决心、勇气打一场艰苦卓绝又持久的战役,专注又不惧繁琐地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
58同城姚劲波:房产业务绝对领先 将持续加强内容建设
金融界美股讯 北京时间3月1日,国内领先的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公布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及2018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58同城整体业绩数据依然表现良好。第四季度58同城的营业利润、净利润、流量等数据继续保持健康增长。
2018年,58同城、安居客等移动端APP,实现覆盖超5亿用户。同时,作为多品类垂直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已展现出较强的抗周期能力,中长期前景光明。
财报显示,2018年58同城运营利润为23.867亿人民币(3.477亿美元),同比增长32.9%,非美国会计准则的运营利润为30.513亿人民币(4.446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净利润为19.970亿人民币(2.910亿美元),同比增长55.4%,非美国会计准则的净利润为27.231亿人民币(3.968亿美元),同比增长51.7%。
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58同城CFO周浩当晚出席电话会议并进一步解读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详解了58同城本季度业绩增长和业务亮点,同时阐述了58同城的中长期前景优势。
以下是电话会议实录:
中金公司:是否能介绍一下,58同镇在58同城的整体发展情况如何,如何看待在2019年的未来的发展潜力?
姚劲波:与58同城相比,58同镇主要服务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乡镇地区,现在中国乡镇地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逐年提升,我们的目标是希望覆盖所有乡镇用户。2018年58同镇在业务发展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18年12月,58同镇日均访问人数已经超过千万人。
2019年,58同镇的核心发展目标不是收入,但我们会进一步探索更广泛的商业模式。经过58同城十多年的生活服务发展经验,只要能获得更广泛的用户基础和流量,未来不难实现收入目标,我们希望在2019年58同镇有更广泛的市场和流量增长。
花旗银行:2019年在58同城的整体房产发展策略是什么?
姚劲波:整体来说,58同城的房产业务更侧重租房市场,安居客更侧重二手房市场,并且在这两方面的房产领域都已经占据绝对领先的地位。
58同城的房产业务流量整体高于安居客,而安居客的流量也领先于房产市场的其他竞争对手,所以58同城加上安居客的房产业务就数倍领先于同行,在市场上具有相当高比例的领先优势。
并且这方面的领先趋势并没有随着竞争而缩小,反而在2019年春节之后,从一些第三方数据看,我们与竞争对手在房产市场领先差距正在逐渐加大,未来我们也有绝对的信心,持续保持市场领先。
2018年,我们加强了在产品运营、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同时在信息质量、用户交互体验、以及保障体系上的努力正逐渐在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同时增强了客户与用户的粘性,这未来也将进一步扩大我们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花旗银行:怎么看转转与闲鱼的竞争,转转今年有哪些核心的发力点?
姚劲波:关于闲鱼和转转的区别,第一,转转可以利用腾讯生态,拥有的关系链,在里面有完整的闭环,同时,也有转转的入口,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差异。
另外,在产品本身,转转会更加专注手机、图书等垂直品类,并且会更多地做服务的差异化。比如说转转很受用户欢迎的验机服务,所以我们相信转转在手机、图书品类市场份额远远大于闲鱼。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尝试做差异化服务,通过做一些比较重的差异化服务来实现收入,这也是58同城传统的优势,我们有很多这方面的人才储备。
中银国际:58同城未来3-5年长期利润率主要体现在哪些业务和模式上?
周浩:这是个好问题。我们相信在未来3-5年内,58同城将很有潜力实现比目前高很多的运营利润率。这取决于几个关键点:
首先、分类信息和Listing模式不是中国独特的模式,这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经过验证。例如Schibsted、Naspers、Axel Springer、Scout24、Trademe、Recruit以及Rightmove、REA等垂直网站等已经证明过。他们有强有力的品牌价值、巨大的自然流量、在用户和客户心中获得的广泛认知度,让他们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和销售费用去获取用户、客户。同时,企业的研发和销售人员团队,相比经常性收入往往占比不高,所以企业的运营利润率都较高。
在中国分类信息的商业模式的成本结构不会有太大不同。如果有不同,在中国这个更大市场中,规模效应将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例如淘宝的利润率就非常高。
目前58同城的营销费用占比是50%,主要基于58同城目前的发展阶段,仍然没有覆盖所有用户和客户,具备较大的市场开拓空间。但是3-5年之后,如果58同城在分类信息市场上的覆盖度提升到更高水平,那么我们用来获取用户的广告费,以及开发商户的销售客服费用和人数有望进一步降低。
同时随着智能客服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58同城为客户开发APP所带来的用户体验改善,以及客户对于互联网推广和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都将使客户服务更加线上化、自助化,58同城也将进一步提升利润率。我们有望降低目前销售、客服的人数,或者将团队升级转型为其他服务的团队,创造新的收入。
总而言之,基于对长期利润率的信心,我们更加有信心和决心做更多长期看最重要的事,即便牺牲短期的财务指标。
天灏资本:58同城的内容端建设上的目标是什么?未来希望打造怎样的内容平台?
姚劲波:我们确实是在分类信息业务之外,正在增加58部落、点评问答等内容社区方面的建设。现在,我们内容频道访问用户的比例正逐步提高,截至2018年12月,58同城的整体内容频道日均访问量已经超过一千万,这也是我们日均访问量增长最快的品类。
我们希望今年58同城的内容业务有更好的成长,也能让用户慢慢提升对58同城的认知,逐渐形成在58部落中发布内容和互动的习惯,在这个内容平台获得很多温暖的回应。
58同城的内容频道主要是结合用户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以及用户想跟他人交流的其他内容,这也与我们本地生活服务形成了较强的关联属性。同时,我们也会持续加强在58部落等内容产品上的投入,甚至在未来有望会成长为一个媒体属性的平台。如此,我们的广告收入也不再只是来自于中小商户,房地产、汽车、金融等市场大客户也可以在我们平台有更优的投放和合作渠道。
姚劲波详解58同城中长期前景机遇
在电话会议上,姚劲波对短期宏观趋势进行分析,他认为,无论短期宏观趋势如何变化,58同城的中长期策略保持不变,坚信前景依然光明。
在电话会议上,姚劲波对58同城2019的整体发展机遇进行了展望:
第一、中国幅员辽阔,58同城的服务是全国各地普遍需要的服务。从规模角度看,58同城的用户群体仍有较大上升空间,特别是在二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市场。58同镇已经证明,通过延续58同城已经经过市场证明的生活服务模式,我们能以较低的成本触达数以亿计的新用户。数据显示,58同城包括旗下品牌安居客、转转等移动端APP,2018年已实现覆盖超5亿用户,基本相当于国内移动用户人数的一半。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我们对当前的用户增速感到高兴也将继续创新并推动用户增长。
第二、58同城在信息到服务的深度上,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长期以来,用户一直可以便捷地在58同城上发布和浏览信息。随着微聊IM工具研发、优化自助服务、企管家等服务链条的完善,逐渐深化商户的从信息到服务的合作。并通过智能推荐、隐私通话、临感VR看房、直播看房以及估价体系等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提升平台用户的留存率和粘性。
58同城为用户智能求职助手-小聘,千人千面匹配岗位等精准、高效协助决策的附加服务,同时为企业商户带来在线营销、智能匹配等全链条服务流程。例如,在房产版块,除了房源全息字典等大数据房源线索外,还通过“带客通”房产服务平台等SaaS工具,房产经纪大学等更高效服务于开发商项目公司、经纪公司等房产销售机构,推动新房去库存、提升经纪行业效率及服务能力。同时,也将这种高效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应用到招聘、汽车等业务版块。
在意识到这些新机会之后,我们也在逐渐升级团队,以便可以更优质的平台和服务,更好地为用户服务。销售团队逐步升级为服务团队,更了解客户的需求,让客户留存率更高。产品团队不仅仅聚焦于信息和用户的数量,现在,他们注重的是更为均衡的平台信息、质量和交互和满意度指标。我们正在聘请和培养更多的专业研发团队,将数据转化为洞察力,从而借助人工智能更好地进行匹配、推荐和量身定制。
我们的竞争对手大部分是单独做一个行业的垂直网站,但58作为包含多个业务版块的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拥有多种先天优势:
其一、用户获取成本较低,这项成本可由多个业务版块共同承担,而且用户场景将更加丰富、黏性更高。
其二、凭借规模化效应,让研发和其他中后端运营费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三、我们也拥有更多的数据,更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更加多维的生活服务场景,为他们更加优质的服务。
其四、资本很充足,受行业周期性的影响较小,因而可以更高效实施策略并且较少犯错。
总之,即使宏观市场存在不确定性,但我们相信,58同城拥有正确的策略和足够的资本,以及聚焦于公司长期发展价值的优秀团队,并且愿意为了提高中长期价值而牺牲短期利益,我们对自身业务的未来充满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姚劲波:补齐租房市场短板 解决新市民需求
新京报讯( 张晓兰)随着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3月3日下午在北京开幕,中国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建议,补齐租房市场短板,解决新市民的居住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
建议取消保障性住房的户籍要求,放宽申请限制
2018年12月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以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为主要出发点,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补齐租赁住房短板。
据悉,“新市民”以农民工等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教育部公布的材料显示,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8亿人,全国高校毕业生在2017年、2018年分别达795万人和820万人,两个群体的合量近3亿人口。规模庞大、分布广泛、流动性强,且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因素决定了新市民群体的租房需求相比买房更加迫切,其安居问题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几年,新市民进城务工持续升温,“租售同权”等政策的推进落地,都极大推动了国内住房租赁市场的繁荣。但保障性住房申请门槛高和公积金提取不便捷等问题,为新市民在城市的“落脚”产生了较大阻碍。
为此,姚劲波建议,取消保障性住房的户籍要求,放宽申请限制。针对部分城市新市民保障性住房申请以户籍作为准入门槛的要求,建议打破户籍限制,将社保缴纳或个人所得税征收时长作为申请依据,使住房福利政策更全面惠及新市民群体。同时,放宽保障性住房在年龄、可支配收入等方面的限制,承租人年满18岁即可申请,全部月收入不足个税起征点的可以优先申请,以此满足新市民群体的合理住房需求。
实施灵活的公积金存取政策
姚劲波还建议,实施灵活的公积金存取政策,充分满足租房需求,“过去一年,全国大中城市房屋租金上涨明显。新市民由于其经济收入不高,依靠自身收入解决租住房问题难度增大,迫切需要公积金制度的保障来改善居住质量。”姚劲波表示。
基于此,姚劲波建议,在大中型城市加强公积金的租房提取功能,使住房公积金适当向租房倾斜。特别是针对一些大中城市公积金每月提取额度远低于当地房租平均水平的情况,建议降低租房提取门槛,进一步灵活提高租房公积金的提取金额上限,使公积金制度在租房领域发挥更大效用。同时,简化公积金提取流程,如在办理过程中不再要求提交租房发票等材料,增加线上办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