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无权收学生手机,学校更无权砸学生手机!”
中小学生带手机到学校,已经成为了一种很坏的风气!
学生把手机带入课堂,有两个很大的危害:
第一,影响学习。
这是肯定的,当学生把手机带到课堂上以后,势必无心听讲,反而总想着如何用手机玩游戏,看网页。人的自制力都是有限的,更何况是思维还未定型的中小学生,更是禁不住诱惑。因此,手机带到学校,有百害而无一利。
第二,影响师生关系。
一些年龄大点的中学生,把手机带入课堂后,会观察老师的一举一动,甚至在老师“教育”其他同学时,偷偷把老师的做法拍成视频,播放到网络上,从而引起很大的影响,严重破坏师生关系。
老师们一旦发现学生带手机,第一反应就是:没收!还有些学校更为极端,为了防止学生带手机造成不良后果,直接砸掉学生带来的手机。
这样做,对吗?
大多数家长们觉得,学校和老师这样做,是错的:“老师无权收学生手机,学校更无权砸学生手机!”
家长的理由是这样的:
第一:手机是学生的私人财产,从法律的角度上说,学校和老师也无权没收甚至毁坏。
第三:学校和老师,如果只懂得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中小学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第四:为什么学校和老师,在处理学生带手机问题时,要有权利压制的色彩呢?为什么不能用更加温和一些的解决方法呢?这样会对中小学生的身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家长们的理由和反应,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作为学校和老师,也有自己的苦衷,学生带了手机进入学校,如果不用一些“粗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种坏习气只会蔓延。一旦蔓延开来,真不敢想象,课堂上学生都不听讲,老师在讲台上讲,他在下面开小差,玩手机,长此下去,教学怎么搞?这些学生的未来,谁来负责呢?
同学,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杨八里:老师砸学生手机,过于野蛮要不得!
1月8日,红星新闻《高中班主任两学期砸了学生22部手机 家长:砸得好!》报道说:四川绵阳安州中学高二班主任刘老师,两学期砸了学生22部手机,家长却纷纷表示“砸得好”。
这种发生在现代教室里的野蛮行为,应该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有。而老师这样做的目的,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学生好,实际上却起到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就是说,老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解决学生有疑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
须知,虽然现在社会讲究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作为一个老师,就不是仅仅只需要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负责,而是要尽自己的努力,维护教师这个群体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至于因为某个教师的某些不恰当行为,而对教师这个群体失望。
这则新闻的在报道中明确告诉我们,报料者是一名学生。这名学生肯定是因为质疑老师此举的合理性,认为老师的做法欠妥,这才向发送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面砸学生手机的视频,以此来进行抗争。
这是一名勇敢的学生,也是很有智慧的孩子。相对而言,这名当众砸学生手机,想要以此达到震慑作用的老师,是个糊涂的老师。老师本来应该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播文明,可是,这名老师,用这样一种暴力的手段,向学生传播的根本就不是文明人的行为。如果说学生向这名老师的这种行为能够学到什么,我想也必然只能是野蛮。
再来说说家长赞成这件事。据老师说,这22个手机被砸的学生家长,全部都赞成老师的做法。而老师自己只亲手砸了四部手机,其他的都是家长或学生自己砸的。
首先,就算是22个家长都是赞成的,也不等于所有家长都赞成这样的做法,万一以后碰到不赞成砸手机的家长怎么办?那岂不是会让老师当场很尴尬?
其次,说实话,我不相信这22名家长都是发自内心地赞成老师砸手机。一部手机,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买手机的钱,并不是大风刮来的,是家长用辛勤工作辛苦挣来的。想象一下,你愿意当众把你的几百几千元人民币,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撕碎、扔掉吗?所以,从常理分析,我是不认可老师这种说辞的。
最后,老师说学生自己也同意砸掉自己的手机。我想,这个就不用笔者仔细分析,是个人都知道,当事学生的这种回答肯定是违心的。试想,学生的手机已经被老师没收了,老师又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让其当众表示自己是否同意砸手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学生怎么敢说不同意呢?
但是,在向自己心爱的手机“下手”的时候,你怎么知道这名学生的心不是在“滴血”呢?这种野蛮的行为,其本身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老师的心爱之物,自己却不得不违心地当众毁灭之,老师会开心吗?
这种既野蛮又公开侮辱学生的这种行为,理所当然应该及时得到制止,但是却在该校延续了整整两个学期,学校的领导也负有不可推卸的。
既然已经有学生向报料了,以后说不定真的会有学生当众反抗老师的这种野蛮行为吧。而如果真的有学生进行反抗,老师就会当场下不来台。笔者很替这名老师担心,真的很难想象,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老师将如何处理。
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玩手机无度,也确实会影响学习的学生和睡眠。既然学校也有这方面的严格规定,老师完全可以按规定执行。老师解决学生白天在课堂上、晚上在寝室里玩手机问题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先警告,再没收,然后交给家长。
老师非得不按照学校的规定去做,而是自己另起一行,很可能会有麻烦。如果从法律的角度考虑,老师的行为已经涉嫌毁坏公私财物罪了。如果那22个被砸手机的主人,联合起来找老师赔偿,这时候老师想不赔都不行。如果手机的价值加起来达到一定数额,老师很可能还需要承担刑事。真的让人很难想象,这名老师如此不懂法,居然两学期砸了学生22部手机,还以为自己很聪明,方法很管用,这样子可以震慑学生。
可以说教育不当是会拉仇恨的,老师的个人修养、做人做事的方式,对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前些日子,一名学生,事隔二十年,路遇曾经用暴力的方式殴打过自己的老师,硬是没有忍住怒火,直接冲上去打了老师耳光。尽管这名学生的行为是不当的,会承担法律,但是,凡事都有因果关系,那名被打老师当年殴打学生也是非常错误的。老师的所作所为,是学生打人的因,对此,老师有着不可推卸。
老师砸学生手机,其行为过于野蛮,这样的做法要不得!
既然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就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公众场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谨慎。一是为老师自己好,言行谨慎,可以免除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二是对学生好,学生看到老师谨言慎行,也会有样学样,慢慢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郑州外资企业管理学校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郑州外资企业管理学校学生
在校使用手机管理办法》的通知
学校各部门、班级: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结合深化教育改革,拿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案,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教体艺〔2018〕3号)。其中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结合我校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利用手机聊、玩游戏、看视频等,不仅损害自己的眼睛,无法保证正常的休息和睡眠,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有的还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学校教学秩序。
为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完善的职业人格,提高学生抵御不良信息侵蚀的能力,学校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并征得广大学生家长同意,制定了《郑州外资企业管理学校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望各部门、各班级加强对学生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并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郑州外资企业管理学校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管理办法
郑州外资企业管理学校
二○一九年二月二十日
附件:
郑州外资学校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管理办法
为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完善的职业人格,提高学生抵御不良信息侵蚀的能力,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郑州外资企业管理学校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管理办法》。
第一章 管理与规定
第一条 学校不反对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但必须要遵守学校相关规定,并自行妥善保管,如有损坏、遗失等后果,自负。
第二条 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必须严格按照学校规定,在上课(含自习课)、集会、午休等集体活动期间和晚上就寝期间(21:10—次日7:00,周六晚除外)严禁使用。
第三条 禁止使用手机的时间段,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使用者,需经班主任、任课老师或值班老师同意。
第四条 禁止使用手机的时间段,学生一律将手机关闭或调至静音,并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统一上交放入学校指定的位置。在教学区由各班班主任负责监督学生上交,在住宿区由班主任、值班老师负责监督学生上交。
第五条 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时,禁止在课堂或无人在场的宿舍等场所充电。
第六条 学生在校使用手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严禁登录不良网站,不上传、不下载、不传播非法信息和虚假信息。
第二章 处理与处分
第七条 违规使用手机者,学校将按情节轻重进行处理或给予纪律处分。
第八条 学生在禁止使用手机的时间段使用手机或不按要求放入指定的位置,由班主任、任课教师或值班老师当场收缴、并视情节轻重责成违规学生写检讨、保证等,并给予暂扣手机一月处理;拒交者,学校将按对抗教育论处,给予相应纪律处分并向全校通报。
第九条 因违规使用手机而被处分的学生,在还没有撤销处分之前再次违规使用者,将在原处分基础上给予处分升级处理,并收缴暂扣手机至学期结束通知其家长领回。
第十条 在校使用手机浏览不良网站,上传、下载、传播不良(虚假)信息以及骚扰他人、侵犯他人隐私者,收缴暂扣手机至学期结束通知其家长领回,并给予记大过以上处分;情节严重者给予开除学籍处分;触犯国家法律者,交由公安机关按相关法律处理。
第十一条 学校将违反手机使用管理规定的行为列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和班级考核项目,各班级须加强教育和管理,规范学生手机使用的行为。
第十二条 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值班老师等有权对违规使用手机的学生进行收缴、暂扣手机处理。
本管理办法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各部门、各班级以及全体教师依据本办法,负责对相关违纪行为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处理。学校依据本办法,对严重违纪学生作出处理和处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