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热门 > 新闻正文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

父母培养好孩子的学习自觉性,胜过给孩子报辅导班

置顶儿童心理课堂,伴你探索解读儿童心理,阅读、看见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1)

图片:pixabay

1

下午吃完饭在路上散步时,看到一友人肩上背着孩子的书包,手里拉着孩子火急火燎迎面而来。看她如此急切,我关心地问:“孩子放学怎么这么迟?”谁知她一脸苦相,“我这是吃完饭送他去上数学辅导班,这紧赶慢赶,今天出门又有点迟了。”

我惊愕,她的孩子看起来也就是八九岁的模样,应该是上二三年级,这么大的孩子难道也需要上基础课的辅导班吗?如果是上艺术类或深奥学科的辅导班,我能理解,必定全才的家长不多;如果家长文化水平低,我也能理解。

可孩子学的只是二三年级的基础知识,友人又是本科学历,她的知识教自家的孩子应该是绰绰有余。这让我有点想不通。

我把我的疑问随口说给了她,谁知她大倒苦水:“我这也是不得已,他在家里做作业托托拉拉,说他千百遍也不听。他每晚做作业我都要坐在身边陪他,他啥时做完,我啥时才能休息。

最主要的是,他什么问题都来问我,自己根本不思考。你说这样的孩子我能有什么方法,只有给他报一辅导班,让老师去教他。”

我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也曾有过这种现像,但我没有像她这般解决。

因为,我感觉给孩子报辅导班只是把家长面对的问题又转抛给了辅导老师,让辅导老师继续陪孩子做作业,用表象上的成功掩盖了问题的真像。

2

其实,友人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形成自主完成作业的习惯,孩子对于做作业还是处于等、靠、要的思想。

孩子从小被家里人宠爱,什么事都替他做,事事不用自己动手、动脑。这样的孩子上学后,突然面对需要独自完成的作业时,心里就没有了底,还是会寄希望于父母。

我女儿小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围着她转,什么事都是她指指手指头,我们跑的团团转。这样导致孩子的依赖思想特别严重,事事都想让我们代她完成。

上了小学后,爷爷奶奶去了乡下,她爸爸的工作调到外地,于是孩子的教育全靠在了我一人身上。我每天一个肩挑着我的包,一个肩挑着孩子的书包,手里牵着孩子,急急忙忙往返于学校和家里,那段日子过的忙忙碌碌,只恨自己分身无术。

就算我如此忙乱,可孩子的作业还是在等我帮她来完成。

孩子做作业我做饭,可等我一顿饭做好,孩子的作业本上只是抄着题目,没有答案。

问她为什么没有答案,她回答不会做。我让她思考,她摇摇头,表示自己思考不出来了。

我生气说,“思考不出来那就不做了。”可孩子一听立马就哭,“不交作业会挨老师批评。”孩子哭的嘤嘤咽咽的,饭也不吃,看起来着实可怜。

我叹口气,安慰她,“先跟妈妈吃饭吧,吃完我再教你做。”这样孩子才高兴。

吃完饭后,我坐书桌旁教孩子做作业,可孩子却停止大脑运转,什么问题都等我来解决。怕孩子托的太晚休息不好,于是,我只有拿笔来验算,然后让孩子抄到作业本上。

孩子在我的这种教育下,自然考试成绩一塌糊涂。开家长会时,老师约我谈话,她说:“这孩子平时学习看起来还好,但一考试就不行了。”我怯怯地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老师惊讶地说:“你这是害孩子啊!你现在可以帮孩子完成作业,那高考时你也替孩子去吗?”

老师的话惊醒了我,这种爱子如害子,我这样做是把孩子的前途一步步葬送。

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实现。

家长应该相信,孩子的学习自觉性通过父母的培养也一定能实现。

孩子放学回家,说老师让他们做一个手工,比如学习了“茄子”这个字,老师让孩子用折纸剪个茄子的样子。

孩子一个劲地说她不会,我知道,她又要依赖我,于是,我也坚持说自己不会。孩子一听妈妈也不会,她直接急哭了。

我说你哭也没有用的,你只有自己想办法做,妈妈在边上帮你想才行。

孩子起初只是哭,不动手,而我也装着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她看不到希望后,无奈地拿出纸、笔、剪刀来。

看她开始做,我就到旁边关注她。她画不好茄子的模样,我跟她一起想办法,最后她把折纸盖在书上的茄子图形上画。她画好后剪不好,我鼓励她继续画,再继续剪。

因为一遍遍又画又剪,女儿的嘴巴撅的老高,可我也强忍着不插手。这样几次后,女儿的手工做业不再依赖于我,而且自己越做越熟练。

看来这个方法很有效后,我又如法炮制般应用在孩子的功课上。作文不会写,她哭丧着脸来问我,我说妈妈可以指点你,但妈妈自己也不太会写。几次试探无果后,她也就会自己动笔,而我等她写完后,给她提点自己的意见,让她参考修改。

以此为例,语文数学我全是这种方法,孩子由起初的严重依赖慢慢变成了自主完成,进而在功课上有了上进心,开始主动思考。而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在前进。

在孩子的一系列变化中,我有了五点心得体会。

一、父母一定要舍的孩子吃苦

如果孩子不想自己完成作业,一哭一闹你就心软,那孩子永远学不会自觉。

他要哭你就让他哭,他要闹你就让他闹,他再哭再闹,心里也是记挂作业的,因为第二天老师首先会问他的罪。所以说,他比你还着急于作业的完成问题。

二、父母要有耐心陪孩子解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连续保持注意力为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也就是说,孩子对一件事的连续注意力最多不超过30分钟。

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时间短,所以他做作业自然会虎头蛇尾,错误满篇。但是,孩子注意力不长,没有耐心,相反父母一定要十分有耐心。

等孩子为了完成任务,把错误满篇的作业拿来让你签字时,你一定要认真检查孩子的作业,然后用笔画出错误之处,再让他去仔细改,如若不改,父母的大名就不签。

等他改过两三次后,你再给他讲解错题,这时你不用怀疑他的大脑没有开动,因为经过你几次逼上梁山,相信那些题他已熟知在胸。你一步一步地讲解给他听,说出他做错的原因,这样孩子就会记住。

三、不要轻易给孩子报基础课程辅导班

不是说辅导班不好,确实有些孩子进了辅导班后成绩有长进,可这只是针对于本身学习好、学习自觉性强的孩子,如果你把一个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孩子放在辅导班里,我相信大多数父母会心疼花的钱与自己想像的效果不一样。

让孩子轻易进辅导班,你只是提醒孩子有另外一位老师帮你来完成作业。你想一下,家里只有一个学习不自觉的孩子你都感觉自己应付不来,就算老师再有专业知识,再懂儿童心理学,可他也需要面对几十个孩子,他不可能盯着你家孩子不放,来培养他的学习自觉性。所以说,让孩子进辅导班对改变孩子在学习上的依赖思想没有多大作用。

四、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

哈佛大学进行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点,我们家长要认识到位。

吃饭时,让孩子自己拿筷子和碗,让他自己夹爱吃的菜,饭后有时间让他帮助家长扫扫地抹抹桌子。让孩子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让他不要凡事都要靠别人。如果生活中的好习惯养成,潜意识中他也会应用在学习上。

五、父母给孩子多做榜样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童年时代由谁带路,周围世界中哪些东西进入了他的头脑和心灵,这些都决定着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十分深刻地揭示了父母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人生态度、做人做事的品格都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

作为孩子的父母每天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如果你把这些事情推诿、拖沓以及应付,那么你的孩子也就会像你一样,所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父母首先应该是孩子的表率——做事要有自觉性,这样才能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教育。

-END-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2)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3)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回复1至5任意数字,查看热门文章

家长花23万给孩子报辅导班,孩子中考物理却只考了2分,原因为何

当代很多人都会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这些机构所针对的对象,小的甚至从胎儿开始,大的可以是二三十岁的青年。而各位网友们一定多多少少在学生时期被家长劝说过参加一些辅导机构,课业辅导班也好特长班也罢。而今天小编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辅导机构的事。

河南有一位初三学生的家长周女士给自己的孩子报了辅导班,前后一共花了23万,结果孩子中考时候的总分只考了220分,尤其是物理成绩只考了2分。这件事一经媒体报道出来,大家众说纷纭,有的人说孩子是不是学习的料家长自己心里难道不清楚吗?这么差的成绩,换哪个辅导班也辅导不上去。也有的人认为是孩子不想学,并非学不会,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只考两分。这个孩子的成绩不好固然是事实,但是事情已经发生,应该考虑的是在谁,谁来主动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小编认为在这个事情里有几个疑点。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4)

一是辅导机构有没有将孩子的真实学习成绩告知家长。因为很多家长都会对辅导机构盲目相信,所以哪怕花费高价钱也愿意把孩子送过来。就像小编之前的文章里所讲过的毛坦厂中学附近开全托的母亲,这样的机构确实可以让人放心,但是许多家长因为盲目相信,没有仔细辨别,误以为社会上到处都是这样的良心机构。

其实不然,有一些辅导机构为了让家长继续把钱送到这里,昧着良心不汇报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而这就可能会导致周女士会在辅导班的知情不报下一直交钱让孩子进行所谓的补习。这个初三孩子中考时成绩这么差,平常成绩也一定不会好,尤其是物理成绩,那么如果周女士知道了真实情况,还会花天价把孩子送到这里吗?一切都只能说明,可能是辅导机构蒙骗了周女士,对孩子并不负责。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5)

二是辅导机构当时信誓旦旦地向家长保证孩子一定能有高中上,其实如果中途就发现孩子并不想学习,很难辅导,干脆就提前告诉家长,协商退钱或者其他方式处理。但是辅导机构并没有这么做,还是一直收着钱自顾自地给孩子做着“辅导”,这实际上就是在骗钱。而且一般的辅导机构,都不会这样盲目自信,没有了解孩子的资质和真实水平,就做出这样的保证,是相当不实际的,不管是多么优秀的教授也应该知道学习重在“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样的道理,而这种宣传只是一种蒙骗家长们的手段而已。

三是这个孩子既然什么都不会,辅导机构到底是怎么做的辅导,有没有用心辅导。其实在大多数的辅导班都会对新生进行水平测试,因材施教。程度较差的同学可以着重从课本入手,讲一些基础的知识练习一些简单的习题,并且重点在于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避免越是不会越是不想学的恶性循环。可是这个初三孩子在这里这么久,成绩一直很差,甚至两分的物理成绩让一个小学生随便选择一个选项都可能得到这两分。显然这个辅导机构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个学生,也没有对其进行劝退,可见其鬼迷心窍。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6)

其实小编看到很多网友发表意见,有的人站在家长这边,有的人站在辅导机构这边。其实无论真实情况如何,家长、孩子、辅导机构都有相应的,我们都不能一概而论。家长没有仔细考察孩子在辅导班的学习情况,盲目投入金钱;学生没有认真学习,或者说学不会也没有积极提问,向家长反映情况;辅导机构知情而不报,收钱却不做事,缺乏心。事情应该由多方共同来承担,一起来解决。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7)

而现在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的辅导机构,家长们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念会竭尽全力把孩子送进辅导机构。而许多辅导机构其实利润空间巨大,想要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每一个人都应该理智对待,不能只重私利而昧良心,多方共同努力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中国父母给孩子“报班”的积极性全球第一,钱从哪来?

前段时间印度电影《起跑线》刷屏,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8)

汇丰银行2017年全球教育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的家庭平均每年教育支出高达42892美元,这个数字折合人民币近三十万元!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9)

其中,花钱给孩子支付私教(即各种补习班、特长班以及一对一补习等)的比例,占整个支出高达93%,位列全球第一: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10)

虽然这个调查的样本只是于汇丰银行的客户,不具有全面性,但是通过与其他国家、地区的横向对比,尤其是参照表格中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得不说,中国父母为了支持孩子的教育竭尽全力。

这份教育报告中,中国内地家长远超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还包括:

95%的家长考虑让孩子读研究生;

55%的家长通过储蓄、投资或保险为孩子教育做准备;

43%的家长定制特殊的教育储蓄计划。

54%的家长希望送孩子留学,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和印度。

不得不说,中国父母真的把“再穷不能穷教育”和“未雨绸缪”发挥到了极致。看看周围的家长,即使自己加班加点,大半年舍不得买一件衣服。但在每一个事关教育的节点上,却会咬咬牙,拿出一笔又一笔“巨款”。

1岁的早教班,3岁的启蒙班,5岁的兴趣班,8岁的补习班,15岁的家教以及大学学费/留学储备金……可以预见的是,教育花费在孩子真正独立前,只会水涨船高。

更要命的是,烧钱的不止眼前的早教班,还有中学择校和大学学费……

或许,我们节衣缩食给孩子争取来的教育机会并不适合他。

教育储蓄规划究竟应该怎么做呢?为了解决家长的这个问题,英国养娃那些事儿特别邀请了理财专家孙明展老师来给大家做一个由浅入深的说明。

(下文来自孙明展老师)

0

1

父母的焦虑

教育支出高昂,当下与未来如何平衡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11)

前段时间参加了一次“二宝”家庭聚会,谈来谈去,绕不过教育问题。

一个家长说,原来只有一个娃,就想着送他出国留学,经济还能承受得起。有了二宝之后,开始有捉襟见肘的感觉。现在他家大宝已经小学三年级,光学某思等课外辅导班的投入已经非常大,二宝也准备接触更多的早教,根本没有余力投入未来的储备。

另一个妈妈补充道,现在的教育环境变化太大了,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了。越来越多以前都没听说过的课程项目,比如编程课、戏剧课、射箭课、皮划艇课等等,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当然有好处,只是钱袋子越来越扁了。

从孩子1岁左右开始,每年早教支出两三万元,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孩子从小学开始,一般家庭每年在孩子课外教育方面投入3-5万,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果每年寒暑假还要出国游学,费用就更高了。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12)

过去我们给中产阶级家庭做教育金规划,一般只做大学阶段的规划,毕竟中小学的教育支出并不是很多,还能从当期收入中支出。而大学的教育支出就比较吓人了。也许你当年上大学只花了几万块钱,看起来小菜一碟,但如果按照每年5%的通胀,将来孩子上大学的花费可能就是几十万。

我们每一个父母都知道,孩子未来的教育金储备很重要,但是,当下的教育支出越来越高,我们又如何兼顾未来和当下呢?这是让很多父母都十分焦虑的问题。

0

2

教育金规划策略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13)

之前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一个完美的理财规划,就像一个水晶杯。如果我们在水晶杯里先灌满了水,那么就意味着,一颗小石子也会让整个水晶杯的承载量超负荷;可是如果我们先往里面放满大石头,再往里面放小石子,再放沙子,再放水,这个水晶杯就是丰富、圆满的。

“大石头”指的是人生中那些非常重要,占用很多资源但并不紧急的大事,例如养老、教育、住房、医疗等;比如说孩子的远期教育规划——出国留学,如果孩子要去美国留学,即使不算生活费,十几年后,没有两三百万元人民币也是无法实现的。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14)

并不是说当下的教育支出不重要,只是说,如果我们在现实中不断盲目攀比,他们家娃报了个钢琴课,我也要报;她的孩子报了门英语,我娃也要学;她的孩子学绘画,我娃也要学……在攀比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忘了教育孩子的长期目标和压力。

反其道而行之,当我们人生中大的目标都规划好(可以适当调低大学的目标,并非一定去美国留学,去香港新加坡可能会便宜点),我们如期开始存款计划了,存款完成后如果还有剩余资源;剩余资源就可以用于“小石子和沙子”。

按照大到小的放置目标,这才是理财规划的完美次序。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15)

0

3

教育金储备的几大昏招

因为深谙为人父母的爱子(女)之心,很多打着教育金储蓄的金融产品出现在市场,让人眼花缭乱,无从甄选。

还有些家长可能会选择更加激进的方式如买股票炒楼,或者求稳妥干脆存银行,这些方式合适吗?

下面我们从专业角度帮大家剖析一下。

昏招一:存银行

很多70后、80后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拿到压岁钱,爸妈会说:“先帮你存着,等你以后上大学用。”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16)

当时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非常高,上世纪90年代初,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可以达到10%。

但到了今天,我们都知道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低于3%,而物价和学费却在节节攀升。

所以钱放在银行等同于贬值,单纯依靠这种方式是无法完成我们的教育金目标的。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17)

昏招二:高风险投资

存银行不划算,有些朋友开始将资金用于炒股炒楼,用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教育金问题。

试问,你怎么知道自己孩子读大学那一年,股市是在牛市的2007年还是熊市的2008年呢?你又怎么知道那一年,房价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前还是次贷危机后呢?

难道要和孩子说:“儿啊,现在股市低迷,套住了,要不咱明年再上大学?”还是说:“房地产行情不好,等房子卖了,咱再去交学费?”

如果只是普通投资,你大可以在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选择收益更高的方式;但在教育金储蓄上,这种方式非常不可取。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18)

昏招三:教育金保险

现在孩子一出生,保险代理人就能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你,“给孩子买个教育金保险,既能给孩子保障,又能帮TA存上大学的钱,实在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若干年前,我还在从事精算工作时,就参与过教育金保险产品的设计。

目前,国内所有教育金保险的产品形态,都是以分红险为主,再配以固定的返还。

返还金额一般有特定的指向,如孩子的高中学费、大学学费,或创业金等。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19)

以“小太阳”教育金保险为例,十万元的保额,等到孩子上大学时,每年返还2.5万。25岁时给孩子一笔5万的创业金。总保费约八九万元,平均每年才四五千,看起来是一款不错的产品。

实际上,只要你仔细计算就会发现,分红险的收益非常低,与储蓄收益相差无几,大概在3%上下。

万一资金紧张,中途退保还要承担损失。

这种挂着“教育金”名号的“教育金险”,是一个大坑,购买时一定要慎重。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20)

昏招四:忽略保障

试想,如果你收入一时或永久地中断了,孩子的教育金该怎么解决?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21)

归根到底,你的健康和收入不中断才是孩子最大的保障。

孩子教育金的储备周期是漫长的,可能长达18年。

在这期间,自己和家人所遭遇的任何一场意外,都可能给家庭的财务带来致命冲击,让你为孩子储备多年的教育金瞬间蒸发。

所以,要想顺利实现教育金储蓄目标,必须先为家庭支柱做足保障。

0

4

真正的教育金规划路线图

①确定目标,厘清未来需求。你要问问自己,将来是希望孩子在国内上大学还是留学,上普通学校还是名校?

② 了解费用现状及学费走势。比如哈佛的学费目前是4年20万美金,那到孩子上大学时大概是多少?

③ 梳理家庭的财务状况。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22)

制定合理的家庭风险保障方案,规避教育金漫长储备周期所面对的非金融风险。

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确定合理收益率。

根据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解决怎么存的问题。

在家庭财务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之间,调适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并马上行动。

0

5

说在后面的话

一提到存教育金,就说自己没有钱;或者觉得谈钱一身铜臭,根本不作打算。

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发生什么事了?8岁孩子给父母报辅导班事件始末(图23)

- 粉丝福利 -

关注公号:孙明展

发送暗号:英国+你的手机号码

即可免费获得孙明展老师及其团队赠送的

价值1600元的量身定制的

基于家庭状况和需求的综合保障规划构建

孙明展(zhenlicaiAPP)

孙明展,中山大学统计系硕士毕业,国际金融理财师,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士导师,创办了“谱蓝”的品牌。更多关于家庭理财保障的实用知识,可以关注他的“孙明展”。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