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正式递交招股书 直播行业头部平台掀起上市潮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直播平台的上市潮仍在继续。4月23日,国内游戏直播平台斗鱼直播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递交招股书,启动赴美上市。
据了解,斗鱼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代码为“DOYU”,预计融资规模5亿美元。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美银美林为本次IPO的承销商。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斗鱼公司营收分别为7.869亿元人民币、18.857亿元人民币和36.544亿元,净亏损分别为7.558亿元人民币、5.942亿元和8.185亿元,来自直播渠道的净营收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分别为77.7%、80.7%和86.1%。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平台注册用户人数达2.536亿人。2019年第一季度,斗鱼月活跃用户量达1.592亿,同比大幅增长25.7%,付费用户达600万。
在用户数上,2018年斗鱼付费用户数达380万,2019年Q1则达到600万。在2018年Q1斗鱼月活1.592亿,同比增长25.7%,其中PC端月活达1.101亿,移动端4910万。
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斗鱼资本目前总计完成了六轮融资。斗鱼曾于2014年先后获得奥飞动漫2000万元的天使投资,以及红杉资本2000万美元的A轮投资;2016年3月15日,斗鱼获得腾讯领投的B轮超一亿美金融资;同年8月,斗鱼再完成C轮15亿元融资,由凤凰资本与腾讯公司领投。2017年,斗鱼完成D轮融资;2018年3月,斗鱼再次获得腾讯投资的6.3亿美元融资,这也是斗鱼目前为止获得过的数额最多的一笔投资。
斗鱼的上市之路也是一波三折。去年3月,斗鱼CEO陈少杰在朋友团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金额6.3亿美元,腾讯独家完成。与腾讯深度绑定后,斗鱼也一度被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同年7月,亦有媒体报道,斗鱼计划在美国进行IPO,以筹集6亿至7亿美元资金。
斗鱼曾在去年深陷泥潭。号称“斗鱼一姐”的主播陈一发挑战道德底线发表辱华言论、广发小额贷款广告、礼物抽奖触犯苹果新规、APP惨遭下架、“幽灵直播间”遭曝光、年底再曝裁员事件等负面事件层出不穷,也让雄心勃勃要完成上市的斗鱼暂时偃旗息鼓。 如今斗鱼再次卷土重来,谋求上市。
而斗鱼的老对手虎牙则与去年5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游戏直播平台。虎牙上市之后的第一份年报也超过了外界此前的预期,2018年其全年营收入约为46.6亿元,而其又第一次摆脱了亏损,全年净利润收入为4.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斗鱼和虎牙都已成为腾讯麾下的直播“大将”。去年3月8日一天时间内,斗鱼和虎牙这两大游戏直播平台双双宣布获得腾讯融资,其中斗鱼获得投资6.3亿美元,虎牙获得投资4.6亿美元。目前,腾讯是斗鱼的主要股东之一,目前持有约40%的斗鱼股份,斗鱼CEO陈少杰则持有14.3%股份。同时,腾讯持有虎牙的29.6%股份,投票权为40.1%。根据此前腾讯与虎牙方面达成的协议,腾讯有权在2021年3月8日前通过购买股票将在虎牙的投票权提升至50.1%。
随着直播行业监管的加强,直播行业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步入了平稳增长的良性阶段。直播行业的流量资源逐渐将向头部集中,长尾端中小直播平台进一步被挤出,行业竞争格局逐渐稳固。去年12月初两家网络直播平台网易薄荷与土豆泥关停,今年3月熊猫直播也选择结束并遣散员工。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认为,2018年直播行业融资明显向头部平台集中,资本催化行业新一轮洗牌,直播平台在体量和发展前景上差距进一步拉大,头部平台掀起上市热潮,寻求资本盈利机遇,加剧资源和流量的集中效应,二线平台通过合并或深入合作“抱团取暖”,实现资源整合、互利共赢。
直播企业迎来上市热潮将推动行业商业模式走向成熟。随着网络直播已经进入转型调整期,在直播平台红利减少的情况下,直播平台的烧钱大战可能并不是长久之计。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网络直播平台盈利模式需向可持续发展和差异化的模式转变。例如,虎牙在上市后得到大量资本青睐的情况下,布局电竞版权、战队、综艺,迅速完成精品内容的输出,催化多元化的商业变现模式。
达达集团递交赴美IPO招股书 京东持股47.4%
金融界美股讯 达达集团当地时间周二向SEC递交招股书,寻求以DADA为代码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计划筹资约1亿美元。业内人士估计,达达的IPO规模最终可能达到5亿美元。
招股书还显示,IPO前,达达集团创始人兼CEO蒯佳祺持有8.3%的股份,联合创始人兼CTO杨骏持股1.7%;而京东(美股JD)集团则持有47.4%的股份,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沃尔玛和DST分别持有10.5%、9.9%和8.7%的股份(完全摊销后)。达达集团创始人兼CEO蒯佳祺任董事会主席兼CEO。
招股书还披露,达达集团创始人兼CEO蒯佳祺任董事会主席及CEO。
达达招股书要点:
2020年一季度净收入30.99亿元,净亏损2.793亿元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信息,成立于2014年的达达集团增长显著。公司净收入2017年为12.179亿元人民币,2018年增长57.8%至19.22亿元人民币,2019年进一步增长61.3%至30.99亿元人民币(4.378亿美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该季度净收入为10.996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同期的5.265亿元人民币增长108.9%。2017年、2018年与2019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4亿元人民币,19亿元人民币及17亿元人民币(2.358亿美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该季度净亏损为3.36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该季度净亏损为2.793亿元人民币(3940万美元)。
公司旗下有两个平台: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的数据,2019年,按订单量计,大大快送为中国领先的即时配送平台,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派送订单量为8.219亿个,高于去年同期的7.538亿个;按总交易额计,京东到家为中国最大的本地按需零售平台,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总交易额为157.24亿元人民币,高于去年同期的122.05亿元人民币。
股权结构:京东持股51.4%,为第一大股东
高管与董事持股: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蒯佳祺持有72780617份普通股,占比8.9%;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杨骏持有14992159份普通股,占比1.9%;
机构持股:
JD Sunflower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415144470份普通股,占比51.4%;
红杉资本相关投资基金Capital China持有91876232份普通股,占比11.4%;
Azure Holdings S.a.r.l.持有87052138份普通股,占比10.8%;
DST相关投资基金持有 75916083份普通股,占比9.4%;
Pleasant Lake Limited持有67465585份普通股,占比8.4%。
风险因素
我们的业务和增长受本地新兴且发展迅速的即时零售和配送行业的未来增长与扩散的影响。
我们有限的经营历史和不断发展的业务模型或可使我们难以评估我们的业务和未来前景,以及我们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
我们与主要战略投资者若关系交恶,可能会对我们的招股书和业务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的经营活动曾出现净亏损和负现金流,这种情况可能为在未来持续。
我们对少数消费者的关注或可对我们的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面临激烈竞争并可能损失市场份额,这或可对我们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遭遇的任何品牌和声誉损害或可对我们的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的骑手,作为平台上零售商、商家或个别发件人的独立承包商地位或可受到挑战。
我们的历史增长并不一定代表未来业绩,若我们未能有效管理增长,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或可受到不利影响。
若我们无法以低成本且有效的方式为平台吸引新的零售商和商家,或与现有零售商和商家维持合作关系,我们的业务和经营业绩或可受到不利影响。
若我们无法以低成本且有效的方式为京东到家平台吸引和保留新客户并提高现有客户的参与度,或调整我们的服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我们的业务和经营业绩或可受到不利影响。
未能有效交付或可损害我们的声誉并严重损害我们的业务。
我们收集、处理和使用数据,部分数据包含个人信息。任何违反隐私和数据安全的行为都可能会损害我们的声誉和品牌,并严重损害我们的业务和经营业绩。
我们受制于物流行业固有的风险,包括人身伤害、物品损坏和运输相关事件。
我们或可无法成功地向平台上的零售商和品牌主推出或扩展各种增值服务。
适用于我们业务经营的必要批准、许可证或许可的缺乏,或可对我们的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定价方法的更改可能会对我们吸引或保留零售商、商家、消费者和个别发件人与骑手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技术系统的任何中断,以及因此导致的网站、应用、平台或服务的中断,都可能对我们的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未能继续改善我们的技术系统或开发新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或可损害我们的声誉、业务和前景。
未能有效处理在线平台上发送的任何虚假交易或其他欺诈行为或可损害我们的业务。
我们在京东到家和达达快送平台上与参与者进行结算的机制可能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现行法规。
我们不时面临赔偿、起诉和其他诉讼程序,这或可对我们的声誉、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的保险范围有限,这或可使我们承受巨额成本并导致业务中断。
我们依赖于平台与第三方应用和服务之间的互操作性,但我们无法控制第三方应用和服务。
我们接受的多种付款方式使我们面临与第三方支付处理相关的风险。
移动设备上的用户增长和活跃度取决于对我们移动应用的有效使用以及我们无法控制的第三方移动操作系统。
我们的骑手非集团员工,因此我们或可无法对骑手进行适当的管理、监管和控制。
京东到家平台出售的产品的真假问题、质量问题和健康问题等或可损害我们的声誉和业务。
若我们进军新的地理区域失败,我们的业务和前景或可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我们的业务受季度性影响。
我们的业务取决于管理层的不断努力。若我们失去他们的服务,我们的业务或可严重中断。
若我们无法吸引、培训和留住合格的人员以及骑手,或我们遭遇任何大规模的人员动荡,我们的业务或可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根据我们的股票激励计划,我们已经授予并可能将继续授予期权、限制性股票单位和其他类型的奖励,这或可导致基于股票的薪酬费用增加。
中国的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任何缺陷都可能影响我们的技术系统功能以及业务运营。
我们受制于不断变化的法律法规,未能遵守这些法律和法规或管理与这些法律和法规相关的成本增加,可能会我们的业务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或可面临知识产权侵权索赔,这可能会导致昂贵的辩护费用并扰乱我们的业务。
我们可能无法阻止他人未经授权使用我们的知识产权,这或可损害我们的业务和竞争地位。
我们或可无法成功地进行必要或理想的战略联盟、并购或投资,并且我们或可无法从完成的联盟、并购或投资中获得预期收益。
新冠疫情爆发或可对我们的业务、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我们面临与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爆发相关的风险,这些风险或可严重扰乱我们的经营。
中国或全球经济的严重或长期下行或可对我们的业务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若我们未能实施和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来补救我们在财务报告方面的重大缺陷,我们或可无法准备报告我们的经营业绩,无法履行报告义务或无法防止欺诈。
麦克韦尔递交招股书,拟赴港上市
投中新消费12月20日讯,麦克韦尔昨日晚间正式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信里昂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显示,麦克韦尔主要各种雾化科技解决方案,目前主要运营两大业务:一是为烟草公司及独立电子雾化公司研究、设计及制造封闭式电子雾化设备及电子雾化组件;二是为零售客户进行自由品牌开放式电子雾化设备或APV的研究、设计、制造及销售。不过,据招股书显示,公司并无运营任何零售店或线上平台将自有品牌APV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2018年按收益计,麦克韦尔为全球最大电子雾化设备制造商,占总市场份额的10.1%。公司收益由2016年的7.07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34.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0.3%。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全球有超过1200家电子雾化设备制造商,不过大多数电子烟雾化设备制造商为中小企业。
麦克韦尔的业务主要分为To C和To B端,以To B端业务为主。
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产能,包括在江门和深圳建立产业园;实施在新生产基地的自动化生产和装配线,升级集团级ERP系统和现有工厂;投资研发,包括在深圳设立集团级研究中心,从而开发新加热技术及支付产品认证开支;收购有前景的公司,与公司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或与之相符相成;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