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激进的政治和宗教动荡,这可能是19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事件。它持续了大约14年(1850 - 1964),席卷了17个省份,夺走了大约2000万人的生命,并无可挽回地改变了清朝。

太平天国起义

起义开始于洪秀全(1814 - 1864)的领导之下。洪秀全是一名失败的考试生,他在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下,产生了一系列幻象,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是耶稣基督的弟弟,被派去改革中国。洪秀全的朋友冯云山利用洪秀全的思想,在广西省的贫困农民中组织了一个新的宗教团体——拜上帝会。1847年,洪加入了冯和敬神者的行列,三年后,他率领他们叛乱。1851年1月1日,他宣布建立太平天国,并封自己为“天王”。

他们共同分享财产的信条吸引了许多受饥饿折磨的农民、工人和矿工,他们反对大清满族统治者的宣传也是如此。太平天国的队伍壮大了,从几千人的衣衫褴褛的队伍,增加到一百多万人,他们都是纪律严明、狂热狂热的战士,组成男女各半的师。他们向北穿过富饶的长江流域,到达了东方大城市南京。1853年3月10日攻占这座城市后,太平天国停止了活动。他们重新命名了天京,并派出一支队伍攻打北京。这支队伍失败了,但另一次进入长江上游的队伍取得了许多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试图篡夺天王的大部分权力,结果,杨秀清和他的成千上万的追随者都被杀。杀了杨秀清的北王韦昌辉,开始变得傲慢起来,天王洪秀全也把他杀了。另一位太平天国将军翼王石达开,开始为自己的生命担心,最后他离开了洪秀全,带走了许多太平天国的将领。

1860年,太平天国试图通过占领上海来恢复实力,却被英美联军击退,从此太平天国一蹶不振。 1862年曾国藩包围了南京,1864年7月南京沦陷。天王洪秀全病了,拒绝了所有逃离天京的请求,于6月自杀身亡,尽管在那之前,他已经把15岁的儿子安上了天王。 这些事件实际上标志着叛乱的结束,尽管直到1868年,太平天国在该国其他地区的零星抵抗仍在继续。

太平基督教很少强调新约的仁慈、宽恕和救赎。相反,它强调了愤怒的旧约上帝,要求崇拜和服从。禁止卖淫、缠足和奴役,禁止吸食鸦片、通奸、赌博和使用烟酒。军队的组织很复杂,有严格的规定来管理营地和行军的士兵。对于那些遵守这些规则的人,他们将得到最终的奖励。南京沦陷后,近十万太平天国的信徒宁死不屈,曾国藩对此感到震惊。

在太平天国统治下,中文得到了简化,男女平等得到了保障。 所有财产都应享有共同财产,并计划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始形式平等分配土地。 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太平天国领导人甚至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建立太平民主国家的建议。 清朝由于叛乱而变得无能为力,以至于它再也无法在该国建立有效的控制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民族主义者都起源于太平天国。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