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一部西游,参透人生:善意文明,徒儿做不到呀!

原标题:一部西游,参透人生:善意文明,徒儿做不到呀!

一部西游荒诞故事,讲的却是社会人生。

西天取经这事儿,如来是谋划者,唐僧是决策者,孙悟空是执行者。谋划者定纲领,决策者定计划,执行者办实事。今天就来说说,孙悟空为什么总达不到唐僧所要求的“文明执法”。

这错误,是被杨洁导演的86版西游记误导了,杨洁让唐僧帮孙悟空缝裙裤,以表示师徒情深深意浓浓。事实上原著是写的,孙悟空打死一只老虎,并向陈姓老者借来针线,缝了一张虎皮裙围在腰间。

唐僧对下属连这点人文关怀都没有,如果孙悟空不会点针线活儿,岂不是要光着红屁股陪着唐僧西天取经了?路过女儿国这些地儿,赤身裸体多不雅!好吧,这不是重点,重点讲执法这事儿。

打死老虎之后,孙悟空又打死了六个强盗,要说也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对不对?况且,这六个强盗已经危及到领导安全,危及到取经大业。但唐僧是这样说的:

“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

这番话的潜台词就是:一、让你执法,但你也要善意文明;二、你这个花果山里跑出来的山炮,没见过世面,到城里惹出祸来,连累了我怎么办?

你看,问题来了,这里就出现了目标与行动之间的矛盾。如来让我保你西天取经,这是目标,我不打死他们,他们就会打死你,目标就没办法得到落实。

所谓的文明执法,往往就是被困死在既要达到效果,又要手段文明的夹缝中;即要落实目标,又要不给领导添乱的骑墙上。

孙悟空这个法到底该怎么文明地执?想来想去都无解,办法可能就是,跪地执法——六位大爷,求求你们放我们师徒一马吧!眼神执法——让六位强人被眼泪感化放下屠刀。

孙悟空拿实现目标的远大理想替自己辩解:“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意思就是少装蒜,不打死他们,这经倒是取不取?唐僧更不高兴了,说道:

“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

公众号“蜗牛看西游”里有一句话总结得非常到位——在西游中,强盗每次出现,都会导致孙悟空与唐僧分手。好像他们不是来打劫的,而是来搞乱师徒关系的。

你看,问题又来了,决策层的口号永远正确,但如果只按口号行事,那就啥事都办不成。孙悟空与唐僧之间屡次出现矛盾,也证明了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孙悟空是不是该说一句:“既要…又要…,臣妾做不到呀!”

口号是甩锅良方——我的工作要求很明确,都是下面的人在胡搞;念紧箍咒是个办法——刀刃向内决不姑息,给公众有个交待。甚至好几次唐僧都把孙悟空给赶走了,用当今的话说就是辞退了呗。

唐僧真的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觉悟和担当吗?路过杨家庄时又出现了一批强盗,先拦住了唐僧——“要得把庄过,留下买路财”。唐僧耍了个小聪明,说后面的那只猴子背着钱呢。

甩锅就甩锅,推责就推责,偏偏又叫八戒去通知孙悟空,对强盗要“善意文明”。不过,八戒去晚了,那几个强盗已经被孙悟空就地正法,唐僧又是一通念咒。

有神对手,有猪对友;有行动纲领,又有口号要求;即要实现取回真经的目标,又要实现文明执法的效果,对于执行者来说,怎一个“难”字了得!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