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明末北京之战失败,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晚明天灾人祸并起,崇祯皇帝空有中兴之志,却囿于形势而无以施展其中兴之力。兼之崇祯皇帝的性格缺陷,使其因猜忌而始终无法凝聚群臣之心,从而造成了君臣离心上下离德。致使明朝的衰颓之势不仅没有得到遏止反而愈演愈烈,最后终因无力回天而走向了灭亡的终点。

万历三大征后,其余的战争,几乎都是必输的战争,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战役,那就是萨尔浒战役,萨尔浒之战明军输的非常惨,几乎是以2比1的兵员数,明军输掉了这场战争,那时候的明军及一些附属军队死伤约50000万人,虽然说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是以11万明军对6万给输掉了这一场战争,从侧面来说,这场战争输的不是丢不丢人的事儿,而是大明帝国内部确实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早点解决,因为万历三大征本不应该出现的。

由于历代明朝政府的无能和地方官僚的贪暴,国家的经济已是日薄西山。国库亏空,朝廷用度捉襟见肘,一般百姓更是穷困不堪。这一时期又赶上地理气侯的“小冰河期”,从16世纪开始,地球的气侯趋向严寒,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很大影响。到崇祯年间,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饥荒。无法生存的百姓只得揭竿而起。关外后金政权的入侵。东南沿海的日本浪人。都预视的明朝离灭亡不远了。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