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行伍出身的他被部下黄袍加身,登基之后又罢免诸将的兵权

本是后周的将军,却在出征之时发动兵变

唐朝灭亡后,中原大地分裂为各个国家,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这个时期的中国各处烽烟四起,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在后周政权中,有一位将军,名叫赵匡胤,深受周世宗柴荣的赏识。在位期间,多次提拔赵匡胤。之后周世宗去世,恭帝继位。这一朝天子一朝臣,赵匡胤虽然忠于周世宗,但未必会忠心于恭帝。

时值北汉联合辽国军队进攻后周。后周的执政者没有主意,只好召赵匡胤前去抵抗。赵匡胤以兵微将寡为由推脱掉了。太后就下令封赵匡胤为大将军,可以调动全国的兵马。赵匡胤这才领军出征,行至陈桥驿。这个时候,赵匡胤的部下都觉得后周政权昏庸无能,还不如让赵匡胤做皇帝。于是就给赵匡胤黄袍加身,推举赵匡胤做皇帝。如果军队都推荐赵匡胤做皇帝,那么那些文臣又能怎么样,面对这些久经沙场的士兵,他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赵匡胤就在这样的局面下"被逼无奈"的做了皇帝。

赵匡胤下令善待后周皇室,前朝官员不得杀戮,府库完好无损,不得抢夺,进城之后对百姓要做到秋毫无犯。违令者,斩首。于是,大宋政权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建立起来。和以往的改朝换代很不相同,没有火光、没有杀戮、也没有厮杀。

登基之后马上就将武将的兵权收回中央

赵匡胤登基后,开始对手下的这些武将不放心。他的今天是周王室的昨天,但他担心周王室的今天会成为他的明天。自己手下的这些武将可以给自己黄袍加身,做的帝王。那以后自己会不会走周王室的老路呢?

一次,赵匡胤把之前自己的一些老部将请到一起喝酒。赵匡胤说自己最近睡眠不好,老是睡不着。众将就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赵匡胤说,我是承蒙诸位的推举才坐到今天这个位置,可是我害怕呀,我害怕哪天你们的部下来个故技重施,将你们黄袍加身,那时候恐怕你们不想做皇帝都不行吧。众将一听这话,酒马上就吓醒了,各个吓得一身冷汗。这可不是开玩笑,弄不好就是诛灭九族的重罪。

接着,赵匡胤就对他们说,这人生短暂呀,就那几十年,就像昙花一现,白驹过隙一般。你们都这个岁数了,也该好好享受享受了,找个安静的地方,拿着钱财,安度晚年多好。这个时候,众人才明白赵匡胤的意思。第二天,跟随拥立赵匡胤登基的诸将都一个个的称病不朝,接着,一个个的都交出了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此举,大大的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改变了唐朝以来节度使在外拥兵自重的弊端。但也为后来大宋王朝军事上接连失利埋下了弊端。

大权在握,制定一系列国策,后人褒贬不一

赵匡胤史称宋太祖。在登基之后,将兵权全部收到自己手里。为防止武将造反,早在登基没多久就开始施行"重文轻武"的策略。士兵经常换防,队伍也是经常换将军。士兵经常不知道自己守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将军是谁。这在抑制武将权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但这样的弊端就是军队的战斗力下降。再加上赵匡胤把精锐的军队都调到中央充当禁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边关防务空虚。因此北宋建立之后,只有不到四百平方公里的国土却战事不断,经常要给那些少数民族,辽国,西夏进贡岁币,以求得暂时的安定。

赵匡胤虽然重文轻武,但是北宋的商业发展的却很好。宋朝也是一个唯一没有宵禁的王朝。当时的商业可以说达到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顶峰。而且打破了之前商业上"市"的局面,街道、路边都是大小摊位。货郎挑货走街串巷。张择端就将当时商业繁荣的场面集中到了"清明上河图"。

赵匡胤虽然是通过兵变篡权夺得的皇位,但却是兵不血刃,对周室的孤儿寡母善待有加,对百姓没有骚扰。在登基之后也没有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大肆屠杀功臣,虽然夺取了诸将的兵权,但却没有伤害他们,让他们安度晚年,在这点做的还是比较仁义的。虽然在国策上抑制了武将的发展,但是却将商业推到了顶峰。只是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祸根,但是却造就了当时的繁荣。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