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郑成功为何不与李定国合力抗清?南明翻身的最后一个机会

明崇祯十七年,大顺军李自成攻进北京,思宗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标志着大明王朝倾覆,闻北京陷落,明臣在南京政府建立南明小朝廷,由福王之子朱由榔继位,号永历皇帝。

大明的倾覆其实在崇祯皇帝继位之后就已然能够看到,十年之内,内阁大学士更替数十位,自明开过之后就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而且国内饥荒疫病不断,民间大旱颗粒无收,边关告急粮饷不足,一切都表示明朝已经走到了尽头。

伴随着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加上关外年甚一年的坏消息,终于将大明最后一根脊梁磨断,统治了中国两百七十六年的大明轰然倒塌,自此中原上出现了四个政权,其一是由李自成领导并推翻大明王朝的大顺;其二张献忠领导农民起义军在西南建立的大西政权;其三是永历皇帝的南明政权;最后是关外的满清朝。

这种格局之存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吴三桂的投降,李自成的大顺军在山海关一败涂地,南明虽然为正统,可没有真实有效的底子,只能由左良玉等奸佞挟持和威迫,张献忠虽然最后醒悟,可是因其战死,手下孙可望小人得志,心存不轨,一直从中作梗,最终将大西军分裂,使清军南下再无阻隔。

不过在清军获得大统之前,南明还有一个翻身的机会。在张献忠战死之后,李定国继承其遗志忠心南明政权,多次对清军造成致命打击,在巅峰之时曾和清军平分天下;东南沿海的国姓爷郑成功,也坚持抗清,可在两军会师之时却放了李定国的鸽子,导致抗清势力迅速减弱,最终李定国含恨而终,他自己也死因不明。

那么,为何当时国姓爷要放李定国的鸽子呢?如果他两联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也不是没有可能。关于这个问题应该有三种答案。

其一,郑成功不放心李定国。李定国出自明末的起义军,虽然张献忠在后来积极抗清,但是对于明亡的事实,很多的明朝大臣都将这归于起义军,可以说大明的颠覆和起义军有分不开的关系,可以说明亡于义军。

而郑成功的出身就是这批名臣之中,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以前是海上的海盗,后来遭到大明的招安,委以五虎游击将军的职位,从贼到官恩威何其之大?郑成功在少年只是考中秀才,又遭到崇祯皇帝的看中,赏赐国姓,可以说郑成功的一生和明朝脱不开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要郑成功和推翻明朝的起义军合作,其中的阻碍和难关只有他自己知道,而更多的还是对于大西军的不放心。

其二,处于对自己的地位还有官位考虑,当李定国决心抗清的时候,就成为南明朝廷中的中流砥柱,也统帅着南明大部分的军队(虽然南明本身就没有兵权),而郑成功同样也是靠自己起家,如果和李定国会师,那么孰高孰低,谁是指挥谁是小兵,这种对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国姓爷郑成功不能不考虑,所以才会放李定国的鸽子。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