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东汉时期,凉州地区羌、胡、汉混杂居住,特别是羌族,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泛。由于东汉政权对羌族的压迫,造成凉州的羌族不断地叛乱。因为羌族叛乱连年爆发,东汉政府不得不将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到对羌族的战争中。但是凉州又不能放弃,它是进入西域的主要通道,为了维护东汉政权对凉州的统治地位,东汉政府就必须平叛,但也因此耗尽了东汉政府的国力。
形成
到了东汉末年,民不聊生,全国各地叛乱不断,大汉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中平元年,黄巾之乱席卷大汉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动摇了汉王朝的根基,虽然最后被东汉政府成功镇压,但是其宣告乱世的降临。
同年,凉州的羌胡再次作乱,以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首领,还有汉族豪强也加入这次叛乱之中,还劫持当时凉州名士边章、韩遂,攻杀护羌校尉伶征、金城太守陈懿。《资治通鉴》: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反,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金城人边章、韩遂素著名西州,群盗诱而劫之,使专任军政,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
当时的凉州刺史梁鹄毫无作为。中平二年,叛军进攻三辅,被车骑将军张温击败,退往榆中。张温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但是被叛军截断粮道,政府军只得撤退。到了中平四年,叛军发生内讧,韩遂杀死叛军的其他三位首领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用兵十余万。
这就是韩遂势力崛起的过程。
而后来的西凉另一个军阀的领袖马腾也在那个时候崛起。中平四年,当时的凉州刺史耿鄙讨伐韩遂,在当地招募了大量的有勇力的军士,马腾当时也在征募的军中。但是因为耿鄙这个人平日里倒行逆施,百姓早就对其不满。
同年四月,在大军行至狄道时,军中别驾司马叛变响应韩遂,杀死凉州刺史耿鄙和治中程球,马腾也率部起义,并与韩遂联合,结为异性兄弟。自此,马韩军事集团正式形成。《资治通鉴》:耿鄙司马扶风马腾亦拥兵反,与韩遂合,共推王国为主,寇掠三辅。影响
马韩军事集团当时拥有着作战能力较强的军队,在后来诸侯混战时期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这里,我将其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指的是董卓和李郭乱政时期,中期指的是李郭乱政到官渡之战前,后期就是官渡之战后。
前期
董卓掌权后,为了躲避关东诸侯的锋芒,就迁都长安,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派人游说马腾和韩遂归降,共同对抗关东反董联军。而当马腾和韩遂率军抵达长安时,正逢王允和吕布发动政变,杀死了董卓。不久,李傕等人率军回攻长安,重新掌握了东汉朝政。于是,马腾和韩遂就归降了东汉朝廷。初平二年,李傕任命马腾为征西将军,驻郿县;韩遂为镇西将军,驻金城郡。马腾和韩遂的身份一下子从叛军首领,变为了拥有军队和地盘的一方诸侯,还有着官方的官职。
韩遂
没过多久,马腾与李傕交恶,直接兵戎相见,自此马韩集团和李郭集团的关系由联合转为敌对。而朝中大臣不满李傕、郭汜等人掌控朝政,于是暗中联系马腾,作为内应,马韩联军于是进军长平观,准备进攻长安。不料密谋泄露,李傕派樊稠、郭汜等人出战,马腾、韩遂战败,退保长安。
迫于朝中和关东的压力,李傕知道无力消灭马韩二人,就以朝廷名义赦免马腾和韩遂,并任命马腾为安狄将军,韩遂为安降将军,用以安抚。
中期
在关东的诸侯混战中,曹操崭露头角,并将汉献帝迎王许昌,开始实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曹操集团在这个过程中实力大增,先后消灭了袁术、吕布等诸侯,可以说统一了河南地区。而河北地区也随着公孙瓒的覆灭被袁绍全取。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原本两大集团正式由同盟关系变为敌对关系,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建安二年,曹操准备消灭吕布,以便将来与袁绍决战,但同时担心袁绍南下控制关中,而后进一步控制汉中、巴蜀和西部的羌胡,于是问计与荀彧。荀彧给出一个建议,就是对马腾和韩遂进行安抚、联和。曹操就任命钟繇为司隶校尉,命他拉拢马腾、韩遂。
马腾
钟繇幸不辱命,成功地说服了马腾和韩遂,二人各派儿子到许昌当人质。
后期
建安五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胜了袁绍,袁绍因此不久病死,幼子袁尚继位。建安七年,曹操进攻袁绍长子袁谭,袁尚一面亲自前往救援,一面命郭媛为河东太守,同时打算游说马腾等人联合。
在平阳,两军对峙,这个时候,西凉军阀马腾等人就至关重要,他们决定了这场战争最终的走向。在傅干的劝说下,马腾最终倒向了曹操,派遣马超率军万人增援 钟繇,大破袁军,斩郭媛。
虽然马腾在曹袁之战中相助曹操,但是西凉军阀仍然保持独立,占据关陇,对曹操的侧后方构成潜在的威胁。赤壁之战前,周瑜就分析过曹操这方面的不利因素。因此,虽然曹操集团军事主攻方向是南方,但是对马腾和韩遂并不放心。然而,南方要比边陲之地的西凉重要,因此,这个时候对于马韩集团还是采取拉拢的策略。
从这里可以看到,马韩军事集团在前期主要影响关西地区的李郭等人;中后期,就开始对天下局势有着影响,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不得不说,马韩军事集团崛起的如此之早,却始终不能发展起来,空有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却不能化为实际的地盘。除了因为凉州的贫瘠外,还有就是凉州的军阀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就这样一直到最后的覆灭。覆灭
建安十三年,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中战败,但是无损根基,同时他将战略目标转向西部。建安十六年,曹操命令夏侯渊出河东征讨张鲁。因为大兵西出,西凉军阀怀疑曹操有平定西凉之心,于是马超、韩遂、候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十部皆反,有十万兵马。当时马腾在朝中任卫尉一职,因为马超造反,所以被杀。
同年七月,曹操亲自率军讨伐,马韩联军最后大败。虽然马超等人向曹操求和,但是曹操没有同意。同时曹操还使用离间计挑拨马超和韩遂。最后马韩联军分崩离析。
建安十八年,马超卷土重来,杀死凉州刺史韦康,被韦康旧部杨阜、姜叙等人合谋赶出凉州。马超只得向张鲁借兵。夏侯渊来救援后,击败马超。马超只好退回汉中,之后不久马超就归降了刘备。
马超战败后,韩遂还存在,夏侯渊就进攻长离川的羌人,诱使韩遂率军救援,并在长离川将韩遂击败。建安二十年,韩遂被部将鞠演和蒋石所杀,首级献于曹操。
自此,以马腾、韩遂为首的西凉军事集团就此覆灭。总结
纵观马腾、韩遂军事集团从发展到覆灭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马韩军事集团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因为其战斗力和地位位置,对东汉末年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然而,因为凉州的贫瘠,加上自身没有长远的目标,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相互征战不断,这就是造成他们一直没法强大的原因。
而这样的军事集团可以一直存在几十年之久,一方面是凉州羌、胡、汉杂居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人将凉州作为第一目标,就像曹操和袁绍,他们的战略目标就是形成中原的一统。而在赤壁之战后,因为南方的阻力过大,因此将战略目标转向西部,战争就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