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武帝末年,清冷的甘泉宫内,年逾花甲的汉武帝刘彻,正孤零零地望着一幅画出神,眼角不时泛出泪光。当武帝拿起奏章阅览后,不禁转悲为喜,马上吩咐内侍:"快!快传这个写奏章的人来见朕!快!"
这个能够让汉武帝瞬间转悲为喜的人,就是武帝一朝十三位丞相中的最后一位——田千秋!不过,此时他还只是一个负责管理汉高祖陵园的小官,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田千秋到底做了什么?他有何智慧得以如此平步青云呢?
(汉武帝雕像)
巫蛊之祸的终结者
在汉武帝晚年,由于武帝年事已高再加上求仙失败,导致汉武帝身体越来越虚弱,也越来越多疑。在江充,韩说等人的利用下发动了恐怖的巫蛊之祸。由于江充等人的陷害,武帝晚年重臣公孙贺父子,丞相刘屈髦,公孙敖等先后被杀,大将军李广利在前线也因为巫蛊问题被迫率领七万人马投降匈奴。
随着事件的发展,汉武帝在太子冤死后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可大错已经铸成,想要改正武帝却拉不下脸,在武帝看来,自己一生高傲文才武略,如今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怎么好意思直接低头认错呢?关键时刻,田千秋站了出来,他上书武帝:"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
《汉书.田千秋传》的记载:武帝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公当遂为吾辅佐"!
田千秋的这番话说的太漂亮了,他在汉武帝最痛苦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完美的台阶下,这样不仅拯救了汉武帝,更拯救了未来的大汉王朝。靠田千秋给的台阶,汉武帝顺利的就坡下驴,处置了一大批蛊巫之祸中的奸臣,平反冤狱。可以说,田千秋是这场恐怖的巫蛊之祸的真正终结者,他也因此被汉武帝破格提拔为大鸿胪,迈出了自己仕途的重要一步。
(汉武帝影视剧形象)
武帝晚年仁政的推手
巫蛊之祸结束后,武帝回想自己的一生,虽然开疆拓土,立下了不世功勋,却也因好大喜功,连年征战,以致劳民伤财,百姓流离失所。因此,年迈的汉武帝开始痛定思痛,不仅亲自下地参与劳动,还发布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开帝王旷古先河,主动承认错误。
但对于错误,武帝也不知道自己哪些对哪些错,只好大而化之的说:"凡事自己即位以后所做的对老百姓有害的事一律终止!"可面对严厉的武帝,又有哪个大臣敢直接揭露他的过错呢?众臣明知而因畏死无人敢言。
(汉武帝影视剧形象)
这时,田千秋又站了出来,他向汉武帝报告说陛下这些年宠幸方士,追求长生不老,可那些方士都是些江湖骗子,他们并没有什么真本事,请求把这些人全部遣散。汉武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听从了田千秋的意见。众臣一看汉武帝摆出的是这样一个态度,纷纷上表,使汉武帝后期的仁政得以顺利推行。
《汉书》的记载: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
田千秋不仅有正确体面的说辞,使汉武帝得以纠错,还有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因为田千秋对汉武帝非常了解,此时的汉武帝已经不是那个好大喜功的热血青年,而是一个深感民众疾苦的垂垂老者。正是有了这份了解,才给了田千秋勇气。
(田千秋影视剧形象)
大隐隐于朝
在汉武帝去世后,年幼的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为了使昭帝可以顺利执掌大汉江山,汉武帝任命了四位顾命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同时委托田千秋与四位大臣一起群策群力,共同辅佐汉昭帝。
随着时间的推移,霍光的权力欲越来越强。在辅政大臣中,金日磾因病去世,上官桀与桑弘羊沆瀣一气,对抗霍光。唯有田千秋不偏不站,即使在以桑弘羊与霍光暗地支持的贤良文学对盐铁官营的辩论上,田千秋身负主持重任,他也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哪一方,只是在辩论最激烈时稳定大局打了几句哈哈。
《汉书.田千秋传》的记载: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
按理说,田千秋好不容易爬上了丞相的位子,却在新君即位后不争不抢,一点也没有贪图权力的欲望。实际上,这正是田千秋的聪明之处。早在汉昭帝即位之初,田千秋就看出了霍光等人的野心,同时他也看出了霍光集团与上官桀集团彼此不对付。
但田千秋明白,无论自己站在哪一边都是有风险的,搞不好就会引来杀身之祸,因此田千秋选择做一个隐士和稀泥。果然,霍光最终击败了上官桀一党,但对于德高望重的田千秋霍光却依然尊敬如故,即使皇帝的封赏也大都先赐给田千秋。田千秋幸运的在丞相位子上得以善终,成为武帝时期少有的平安丞相。
做人当学田千秋
武帝一朝大臣各有特色:公孙弘圆滑狡诈,汲黯耿直老实,主父偃骄狂有才,张汤曲意逢迎,东方朔嬉笑怒骂。而这些人中,田千秋登场最晚,却也是最值得今人学习的一位,在他的身上,映射出无数当代人的影子。
同样的出身贫寒,田千秋却凭借敏锐的嗅觉抓住了机遇,以不是体面的方式帮助汉武帝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今天的青年人中有才能的很多,但他们都缺乏一个足够好的机会,并用最好的方式加以利用,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田千秋画像)
在抓住机遇后,田千秋也很有勇气,敢为天下先的去指正武帝的错误。对于今人而言,在你抓住机遇之后阻碍你继续前进的就是缺乏的那一丝丝勇气,因为谁都不清楚付出了勇气后迎来的是更美好的未来还是跌落山底。
在田千秋位居丞相之后,他并没有一味地贪恋权力。面对霍光的崛起他选择了急流勇退的处理方式。而今天,人们在取得一点点小成就后就开始飘飘然,只想着一直往上爬,这种不计后果的代价只能是摔得更惨。因为他们此时已经被那点成就冲昏了头脑,忘记了急流勇退的道理。高处不胜寒,只有准备充足懂得取舍和弯腰的人才能站在制高点的时间长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山顶只属于少数人的原因。
从一个守陵园的小官成为当朝丞相,田千秋的经历不可谓不励志,在他励志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他为人的哲学和成功的秘宝。读史使人明智,一个田千秋,映射出千千万万个正在努力奋斗的人们,而真正能成为下一个田千秋的,又能有几人?
参考文献:
1、 《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