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东汉诏书的文学特征:典雅美、情感美和劲健美

马援

核心提示:马日磾和马腾、马超父子虽同为马氏家族成员,但马日磾属于马余这一支,而马腾和马超则属于马援的后代。所以至他们这一辈,马腾和马超继承了先祖马援的高强武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而马日磾则传承了马余、马严及马融的文治和韬略。

一、西汉的扶风马氏

两汉之际的扶风马氏一族,可以追溯到先秦战国时期。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其先祖“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故以马为姓。到秦汉之际,马氏因为是旧贵族后裔,自然居于宗法大地主的地位。但是由于受到掌权者的打击和压制,而仕途不显。直至汉武帝始,马氏才得以家声凸显。另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由此可见,马氏一族在武帝时期,即是家资雄厚的郡国豪杰。

由于武帝时期“徙陵”制度使然,马氏一族便由邯郸迁往扶风的茂陵地区,所以我们把随后兴起的马氏一族称之为扶风马氏。马氏家族的先祖原居于赵国邯郸,武帝时,与同是邯郸人的江充相善。江充其人“为人魁岸,容貌甚壮。”汉武帝晚年,巫蛊之事频发,累及不少公卿王侯,由于武帝多疑,加之当时的宫廷斗争,引发了西汉历史上有名的巫蛊之祸。

汉武帝

江充因与太子有隙,害怕汉武帝死后被太子诛杀,汉武帝惧怕巫蛊,便立即命江充为使者,到处抓人,闹得人心惶惶。江充利用此次机会,先抓捕了后宫的西幸夫人,继而又累及呈后,并在太子宫中挖出木人,欲借此陷害太子。太子听闻此事后,坐立不安,被逼出兵谋反。在这场由江充一手主导,携私报复的戾太子巫蛊之祸中,虽然江充通过采用阴险卑鄙的手段,使得戾太子败亡,但其自身也未从中获得好处,甚至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不说,还连累家族,导致族灭。

这时,与江充同为邯郸人的马通,却因镇压巫蛊之祸的功劳而被封为重合侯。马通另有一兄长,名何罗,时任侍中仆射,官位虽不高,但是由于马通的封侯,马氏家族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初露锋芒。武帝时期的马氏家族并不算显赫:一是因为其家族所任官职较低,马何罗为侍中仆射,马通为侍郎,都是较低级的官职。二是因为其家族势力受到打击并很快中落。巫蛊之祸后,汉武帝逐渐认识到太子被逼起兵的事实,开始清算旧账。汉武帝在处置江充时,就“族灭江充家,”马氏兄弟害怕受到牵连,便准备谋反,这件事对马氏家族的影响巨大,甚至使其后世在西汉一朝皆不得显任。

伴随着王莽篡汉,朝代鼎革之际遇,马氏也乘此风云之际会,再度兴起。扶风马氏一族到了王莽朝,不仅摆脱了刑余之家的束缚,并且有三人担任了二千石的高官。尽管如此,马氏家族的境况似乎并不乐观。据记载:“以况出为河南太守,次两兄为吏京师,”从马援想去边地畜牧来贴补家用的举动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马援年少时即有一定的家族荣辱观念,有一种以家族兴衰发展为己任的意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马氏家族此时家庭经济状况的衰落,与汉武帝时期迁往扶风茂陵地区的风光相比,可谓江河下。

马腾

二、东汉初期的扶风马氏

王莽败亡后,马援转而投靠隗器,甚得器重。在隗器的阵营中,马援曾作为隗器的观察者,分别被派往公孙述和刘秀处,意图探查各处的虚实。马援首先前往的是公孙述称帝的帝都蜀郡,因他与公孙述乃同乡,且过去交情要好,所以他以为与公孙述的见面会“握手欢如平生,”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公孙述对他摆起了皇帝架子,公孙述的举动虽赢得了与马援同行者的赞同,以为受到了礼遇,并且都愿意留下来为公孙述效力。

但是公孙述在前来赴会时的大摆仪仗,前呼后拥,装模作样,反倒让马援生厌。他认为,天下大局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此时的局势是比较有利于公孙述的,因为自更始政权失败后,刘秀在山东“未遑西伐”而公孙述的蜀地则兵精强壮,加之土地肥沃粮食充沛,大批豪杰的拥护和大好的形势让公孙述冲昏了头脑,不仅不整兵与东帝(光武帝)一争高下,且以蜀人和其弟光之意,认为“不宜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于一举,”而固守蜀地。

公孙述的政治见识,没能得到马援的认同。在马援看来,公孙述其人“性苟细,察于小事。敢诛杀而不见大体,好改易郡县官名。”他的好恶为马援一语道破。所以马援回去后,即劝说隗器,“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马援对隗器的建议还是比较中肯的,因为就当时的形势来看,虽然公孙述大有与刘秀一决高下之势,但是公孙述其人胸无大志,只欲故土自守,保住安身立命之本,不能整合人心,勤于政事,广纳良计以备万变之机。马援的建议虽好,隗器却未听从,并于第二年向述称臣。

马超剧照

就隗嚣和公孙述在与刘秀的争夺中先后败亡的事实来看,隗器、公孙述二人虽据有一地之利,且有豪杰归附之便,然却不能尽天时地利之和,不能通晓人心思汉之情,屯粮练兵,与刘秀一争高下,行天下一统之力,或及早归附刘秀,完成天下统一的大业。这既是隗器、公孙述二人人生决策失败的悲哀,也是马援在乱世中所拥有明智见解的体现。

建武四年,马援又奉隗器之命前往洛阳,观察在洛阳称帝的刘秀。马援见到刘秀后,为刘秀的举止、气度所折服。他认为“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所以在与刘秀相谈甚欢后,即认为此乃可事之君。而马援西归晚右后,与隗器谈起刘秀时,流露出的钦佩之情却让隗器甚感不快。马援也知道隗器并不是个能够一统天下的良主,虽据兵可守得一方之土,但是大一统乃天下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因此借隗器派遣长子入质洛阳之机,带领家属投归刘秀。马氏家族成员的最后决定,为他们共同选定了一位明主。他们同心协力,以高明的眼光和卓越的判断力使马氏家族开始在东汉王朝繁荣昌盛。马援在投奔刘秀之初,并未得到重用,他居住在洛阳数月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官职都没有得到。很快,隗器和刘秀的兵戎相见让马援获得了一个绝佳的良机。

首先马援给隗器写信劝他投奔刘秀,本是好意相劝的马援,在隗器看来就成为了背叛。隗器的愤怒,让他更分不清形势,甚至派兵开始与刘秀相抗衡。马援事隗器良久,对他可谓了如指掌,因此对隗器的行军布阵亦非常熟悉,所以马援的谋划参与为后来击破隗器的军队大有稗益。在对隗器用兵时,光武帝多次征召马援前去询问相商。

马援从隗嚣与光武帝相抗衡起,就一直站在光武帝的阵营中,他不仅痛陈与隗器过往,禀明心计,此后又不断的为之出谋划策。他的一系列举动终于感动了光武帝,让他获得了光武帝信任的同时,也正式为其所用。建武九年,马援被封为太中大夫,随后又派他率军攻打先零宪,马援大获全胜。建武十三年,马援又率军四千攻打武都等地叛乱,再次取胜。

马援由此受封“新息侯,食邑三千户。”建武二十四年,武陵五溪蛮叛乱,马援迎来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征伐,最后牺牲在了征战之所。由于此前马援得罪了梁松等人,导致了他病逝以后为奸人弹劾,死后受辱,收新息侯印绶,其家人“不敢以丧还旧茔”的悲惨结局。马氏一族在马援时期既得到了长足发展也受到了重创。

在家族地位摇摇欲坠的情势下,马援的子侄后辈们穷则思变,当机立断与陷害了马援的窦氏一族断绝婚约,并将马氏女送入掖庭,希望通过帝的后宫获得家族地位的巩固。所幸的是,这一做法并没有让马氏众人失望。中元二年,世祖光武皇帝崩,太子刘庄即位,是为汉明帝。汉明帝即位后,即封马氏为贵人。到永平三年,马贵人又被册立为皇后。马氏的立后为马氏家族的再次起带来了希望,也让马氏家族众人从马援被诬陷后的阴影中逐渐走了出来,正是这一举措让马氏家族获得了明显的成功。因此,进入汉明帝朝以后,马氏家族即因为马皇后的缘故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贵”。

三、东汉中期的扶风马氏

逃入汉和帝时期,马氏一族由于马太后的病逝,失去了外戚这一身份作为依靠,而新的外戚势力如窦氏、邓氏、梁氏又在不断的生。再加之马太后本就不是章帝亲母,所以马氏与帝王家的血缘关系也越行越远。伴随着窦太后、邓太后、梁太后的先后临朝称制,统治权力的此消彼长下,马氏一族在汉和帝至顺帝时期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呈现出下滑的趋势。

在汉章帝时期,就因为马防生活奢侈无度,食客众多,四处敛财而遭到皇帝的忌讳。“帝不喜之,数加谴敕,所以禁遏甚备,由是权埶稍损,宾客亦衰。”特别是在马太后去逝后,又“因兄子豫怨谤事,有司奏防、光兄弟奢侈输僧,池乱圣化,悉免就国。”皇帝的斥、大臣的弹劾都说明马氏家族的权势处于逐渐衰落的形势下。

马氏一族,除了生活上喜好奢侈,结交宾朋外,并没有呈现出多大野心。然而因为马太后的去逝,马氏同皇权的最后一缕亲属关系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脱离了皇权政治核心地位的马氏一族,失去了外戚身份这一保护壳,其家族的衰落、失势也就不可避免。

马融

从汉和帝至汉桓帝期间,马氏家族虽失去了外戚的身份屏障,与皇帝的关系也越加疏远,但是凭借着马严等人的顺应时事,以及马融文学上的造诣,使得马氏家族在外戚当道的东汉中期得以艰难生存了下来。因此,这个时期的马氏家族虽不至于高官侯爵、大富大贵,但其脱离了政治权利中心以后,将家族的重心转移到文学上,进而将马氏家族保全下来。

四、东汉后期的扶风马氏

进入东汉后期,马腾、马超父子从扶风茂陵地区迁到晚西,进入羌族聚居与频繁活动之地。马超的祖父和羌族女子生下了马腾。马腾在孝灵帝中平四年时,“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于西州。”可见马腾与其父相比,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边地的基层军官了,而是具有一定军事实力的地方军事将领,并在极短的时间里发展了一支自己统属的军队。

马腾军事实力的大增,与他本身所具有的羌胡血统可以说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凉州地区乃羌、氏胡人散布杂居之地,马氏祖孙三代长期居住在此,不仅血统上有了羌族血统,在生活习性和性格方面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感染,皆羌胡化,所以马腾便利用自身血统的优势,很快召集起一批含有大量胡人的军队。

董卓入关时,即劝说韩遂和马腾一起共图山东,此二人便随其率领军队进入长安。董卓死后,李傕等便封韩遂为镇西将军,封马腾为征西将军。汉献帝兴平元年,马腾与李傕有隙,欲发兵攻之,乃与韩遂等人密谋袭取长安。然未及出兵便被李傕知晓,李傕反使郭汜等人攻击马腾和韩遂,马腾兵败,退回了凉州。后献帝诏赦马腾等人,并封腾为安狄将军。然马腾和韩遂“部曲相侵,更为仇敌。”

曹操剧照

曹操平关东后,即着力于关中地区,乘此机会派人劝说马腾释部曲还朝,腾不得已还朝,受封为卫尉。其子马超接替父职,被封为偏将军,统领马腾部众。建安十七年,马腾为曹操所害,建安十八年,马超兵败,投奔张鲁。“鲁不足与计事,内怀于邑,闻先主围刘璋于成都,密书请降。”马超又投奔了刘备,并得到了刘备极大的重用。马腾与马超父子二人对曹氏政权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马腾虽不得已,但最终投靠曹操。

马超不仅没有投曹,反而与曹氏政权相背离。在东汉末年的割据征战中,马氏家族中开始出现一种离心力,这种离心力使他们逐渐由原来的齐心协力开始各奔东西。这种家族凝聚力的丧失,也是使这个家族最终未能发展成为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并走向消亡的因素之一。起先,马超投奔刘备时,正值刘备围攻刘障于成都城外,马超到来没多久,刘璋便投降了。

不管是刘备借兵也好,还是马超自己带去的兵也罢。刘备在刘璋投降后,即封超为平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又“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领凉州牧,即使在马超死后,刘备依然厚待他的家族。“追溢超曰威侯,子承嗣。”这是马氏家族在东汉后期尚武的一支。那么,另外一支崇文的,即马融族孙马日磾。

刘备剧照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