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匡地被当地人围困,《子罕篇》曾记载了孔子当时的情况下安抚众弟子的一句话“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体现出了孔子在危险面前能泰然处之的雍容大度。但是在解围撤离的过程中,颜回掉队了,却让孔子乱子方寸。《论语.先进篇》第二十二章记载了此事,原文是: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因何敢死。”
“畏”,旧注为民间私斗之意。
“颜渊后”,朱熹注释“后,谓相失在后”。孔子一行在匡人解围后,快速离开的过程中,颜渊落在了后面,与众人走散。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在匡地被当地人围困,(解围离开的过程中)颜渊落后与众人走散。(在其追上众人后)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那敢轻易去死呢?”
按《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和弟子们经过匡地,给孔子驾车的颜刻,之前给阳虎驾过车。颜刻指着城墙说:“上回我跟阳虎来,就是从这儿进去的”。孔子长得又很像阳虎。阳虎之前在匡地行事暴虐,和当地人结下深仇。故匡人听见颜刻的话,以为是阳虎,所以把孔子师徒一行人包围起来,要抓住“阳虎”报仇。孔子派了一个弟子出去,找卫国大夫宁武子帮忙解释,最终匡人才解围放行。
孔子与众弟子在解围之后,马上脱离了险境,也许是走的比较快,颜回没有跟上掉队了。孔子非常担心,应该是安排队伍停下来等(否则颜回要追上来恐怕很难),在颜回追上大部队后,孔子脱口而出“吾以汝为死矣”,差不多就是说“你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死呢”,关心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与孔子日常言谈举止比较,孔子有点口不择言了,也许是有点乱了方寸,但体现出的却是与颜回浓浓的师徒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