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他为保命建了一座塔,但难逃被毒死的命运,死后都不知道埋在哪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由古至今,时间的江河淘尽了英雄,留下了一座座为纪念先人留下的建筑。人生易逝,宝塔长存,并向后人诉说着宝塔当年的雄姿英发。在杭州市的宝石山上,屹立着一座古塔,而它所纪念的那位古人,却被人毒杀,他去世后,还出现了三个葬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杭州市的西湖之畔,坐落着一座共为七级的古塔,它就是宝石山上的保俶塔,又名保叔塔,宝石塔。据史籍记载,保俶塔初建于五代时期,为吴越国钱弘俶所建,并且在初建时期,本为九级,现在保存的七级塔,是北宋时重修时改的,并且一直以七级流传后世,至于这座塔的建造目的,就要从它的名字说起了,“保俶”就是取保佑钱弘俶之意,原来,在五代十国的时期,当赵匡胤的大宋朝一个一个地吞并了这些小国后,吴越作为一个占地面积极小的国家,仅有15万平方公里,自然很难与强大的宋朝匹敌,而此时钱弘俶又收到了赵匡胤召京的消息,他只得寄希望于佛祖,于是立誓如若保佑他此行安然归来,自己一定还愿修塔。赵匡胤并没有要了钱弘俶的性命,于是,钱弘俶安然返回后,便命人修筑了此塔。

赵匡胤究竟是为何放走了钱弘俶呢?原来,他早就想好了一个计划,在当时的天下大势下,宋朝统一江山已然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所以赵匡胤并不急于取钱弘俶的性命,因为他希望和平解决这个国家的主权问题,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目的。这年正是988年,钱弘俶正是六十岁,他收到了赵光义的圣旨,赵匡义准备为钱弘俶举办“六十大寿”,而举办的地点,自然还是宋朝的宫廷中。钱弘俶哪里敢拒绝,他只得重新回到了汴京。时间来到了钱弘俶的寿辰这一日,赵光义亲自赐酒,钱弘俶哪敢不喝,就在第二日,钱弘俶暴毙身亡,终年六十岁,原来,正是赵光义赐的三杯毒酒,结束了钱弘俶的生命。

钱弘俶死后,留给后世的最大谜题就是所葬在何处,并且时至今日,钱弘俶的墓地就多达三处。其一,是洛阳邙山,这个说法乃是据史料记载:赵光义在得知钱弘俶已死的消息后,亲赐钱弘俶葬于洛阳县邙山,“北邙无数荒丘”,古今千万的英雄皆葬于此,钱弘俶在此安息,想必不会寂寞吧?

而第二个说法则是在苍南平阳,支持这个说法的学者考证后提出:钱弘俶曾经秘托旧友愿齐为其修陵,因为钱弘俶表示十分地喜爱苍南平阳之地,所以早就修好了陵墓,在钱弘俶死后,吴越国的能臣采用调包计,将他的尸骨带回了苍南,并埋藏于此。

至于最后的一种看法,则是浙江的五凤乡一地,因为这里近期发现了一座古墓,可是经专家发掘之后,发现此墓地没有任何的碑铭,结合历史的资料,由于钱弘俶喜爱此地是有所记载的,所以部分专家们愿意相信这是他的一处陵墓。

龙争虎斗的争斗谢幕之后,留给后人的是甚有滋味的历史回忆,可是钱弘俶的陵墓究竟身处何地呢?相信随着以后考古的不断深入,谜题终将解开,还我们一个清晰壮丽、沧海桑田的真正史实。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