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突然不游西湖了

南宋高宗赵构觉得临安的美一半在西湖。他也酷爱游西湖,退位后动辄就乘船在湖上游乐。

然而,突然有一天,赵构宣布自己游湖“数跸烦民”,今后不再去游湖打扰百姓了。他下令在德寿宫内造一个小西湖。

赵构为什么突然不游西湖了呢?传说这还与杭州的名菜“宋嫂鱼羹”有关。

宋嫂鱼羹是用镢鱼或鲈鱼蒸熟取肉拨碎,添加配料烩制的羹菜。宋嫂鱼羹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的临安。这道菜的发明人叫宋五嫂,东京汴梁人十,在汴梁经营鱼羹菜馆。靖康年间,宋五嫂随着逃难的官民南迁到临安,继续在西湖边上钱塘门外经营卖鱼羹的小店,维持生计。她取材西湖产的大鱼创造了这道新菜。

《武林旧事》记载淳熙六年(1 179年)三月十五B,太上皇赵构像往常一样泛舟闲游西湖,兴致浓厚以致忘了时间。船只到钱塘门外时已近中午,赵构有点饿了,德寿宫的侍从就禀报说,附近有家菜馆做的鱼羹味道很好。赵构便命人买鱼羹来尝尝。宋五嫂见湖中游艇上下人来买鱼羹,知道非官即贵,亲自烹制了鱼羹送到游艇上。见是太上皇,宋五嫂也不惊慌,从容地献上鱼羹,述说了自己的经历和鱼羹的做法。赵构见她是汴梁的旧人,唏嘘感慨,而鱼羹又非常鲜美可口,就命人赏赐给宋五嫂“金钱十文,银钱一百文,绢十匹,仍令后苑供应泛索。”从此,宋五嫂的鱼羹就被称作“宋嫂鱼羹”定期供应皇宫,成为了杭州名菜。

浙江民间说法却和《武林旧事》有很大的出入。从开始到宋五嫂献鱼羹这一部分都是一样的。之后赵构问起鱼羹的做法。宋五嫂回答说,这道菜的关键是把鲈鱼的骨头刺全都剔除干净。她边说边流泪。赵构就问她为什么如此悲伤。宋五嫂说,她的这道菜就是看到天下人南北骨肉分离,才创作出来的。平日里,鱼羹卖得很好。她原本希望买的人能够记住国家苦难,百姓骨肉不能团聚的现实,可惜人们都只关心鱼羹的鲜美,却忘记了她的苦心。赵构正在品尝鱼羹,闻听宋五嫂的说法,大为扫兴,不仅食欲全无,连游玩的兴致也没有了。他挥挥手让人把宋五嫂打发走,立即回宫。宋五嫂委婉的劝谏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激起了赵构对退位前干头万绪、伤透脑筋的国事政务的回忆。

赵构早就累了,不想再过问世事了,没想到百姓还是没放过他。所以,从此以后赵构再也不去西湖,也极少出宫。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