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他借钱从来不花,而是放到箱子里到期就还,多年后却成为千万富翁

在经商这一条路上,单单有着吃苦耐劳的品质恐怕还远远不够,还要加上一些灵活多变的头脑,才能够成就大事,而近代史上有名的商业巨头黄楚九,就为我们上了生动形象的一堂课。

1872年,黄楚九出生在了浙江,他早年随着母亲学习家传的中医眼科医术,在1887年父亲去世后,16岁的黄楚九便随着母亲来到了繁华的上海,开始行医卖药。

年轻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在上海滩城隍庙的春风得意楼前面,黄楚九也摆起了自己的单独药摊,按照祖上流传下的一本药书卖起了药丸,当时的城隍庙是老上海最为热闹的地方,商贩云集,而黄楚九也在摆摊的途中,慢慢学习到了更多新鲜的知识,他的心里面有了一个燕王,那就是开设一间大药房。

黄楚九发现,西药同样有着十分大的作用,而且疗程短见效更快,因此,一家中西药兼营大药房的蓝图,逐渐在他的心中展开,然而上海地界这么贵,即便黄楚九苦心经营药摊数年,并且获取了不小的利润,但是要想凭此买一套大药房,那可远远不够,而且黄家里面并没背景,也没有钱庄银行愿意借钱给这个摆地摊的小伙子,这该怎么办呢?

黄楚九有了一个办法,他凭借自己结交的人脉,开始向那些富家的子弟借钱,并且算上利息。最初黄楚九借的金额很小,很多人也十分大方的借给了他,然而等到钱款到手,黄楚九却并不花,而是将其保存起来,等时间一到,就原本带利的还给了人家。黄楚九借钱的次数随着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多,而款项也越来越大。然而黄楚九却每次都能够按时将钱交给他人的手里面,就这样借了数年的时间,黄楚九“有借必还”的良好信誉也就建立了起来。

等到1890年,黄楚九看着时机成熟,随后向自己交好的几个朋友,共计借到了3000大洋的巨款,他利用这笔巨款,在法大马路创设了中法药方,并且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招牌药:“艾罗补脑汁”。黄楚九在多年摆摊打拼中,也摸透病人的心里,他强调艾罗补脑汁”可以长智慧、祛百病,这让很多人怦然心动。黄楚九甚至还将西医的办法接见过来,过去人们到药房卖药,还要回家自己煎服,然而“艾罗补脑汁”却早就煎好了,并且细心用瓶子装好,为此,黄楚九的大药房门庭若市,日进斗金,很快就偿还了那一笔借款,并且扩增业务。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