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制专政,皇帝手握天下大权,几乎是无所不能,生杀赏罚,皆系于他一人之手。但皇帝为君,为国之君父,也讲究“一言九鼎,君无戏言”,大多数皇帝基本也是说出来做得到。比如雍正帝,不光雄才大略,也可以说是“一言九鼎,君无戏言”的典范。他曾经许诺一个犯下谋逆大罪的秀才,不仅皇帝不杀他,皇帝的子孙也不能杀他,这个秀才就是曾静。雍正留下遗诏:子孙绝不可杀此人!乾隆一登基就违背,将此人凌迟。
而康熙在世的时候,清朝出现了很多财政亏空,所以到了雍正帝手里,就对贪腐特别的严苛。而雍正又是一个下狠手出了名的皇帝,他当政时,清朝的贪污腐败减少非常之多。为什么人们喜欢提起雍正和乾隆的关系呢?因为在封建社会,父子关系就是最大的事,父亲说的话,儿子就是一定要听的。而雍正做过很多事情,包括留下的遗诏,乾隆却一概不管不顾。雍正刚上任的时候,遇到了一件特别棘手的事儿。
曾静,湖南永兴人,号蒲潭先生,他是康熙年间的一名秀才。中年时,放弃科举,以教授学徒为生。雍正六年(1728年)九月二十六日,湖南儒生曾静派出一名徒弟送了封信给陕西总督岳钟琪,列举了雍正十大罪状,劝说其跟自己一起谋反。曾静之所以要劝说岳钟琪,是因为他听说岳钟琪是岳飞的后代,而岳飞是民族英雄,“所谓民族英雄者,实是汉民族之英雄,只会忠汉统,不可能忠满统的。”曾静认为,岳钟琪有这样的身份,使得他应该也痛恨满清,可是岳钟琪却对满清忠心耿耿。
曾静应试靖州时,就有反清的思想,雍正上位不久,把他的弟弟胤禩软禁起来,有些人就传播雍正阴谋夺位事,刚好曾静也听到了,于是更想推翻清朝,又听说川陕总督岳钟琪拥有重兵,但是没有得到重用。曾静就让张熙去劝说岳钟琪,一起反清,而岳钟琪却把劝说的书信上报皇上,雍正马上叫人把曾静等一些人拘押起来,曾静对反清的事情供认不讳,本以为必死无疑。却不想,雍正只是把曾静供词中的吕留良等人押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