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原创 探析蒙古入川:蒙古三路大军南侵,两战两捷,入主蜀地

端平元年,正月。

南宋“端平入洛”计划失败之后,彻底激怒了蒙古大军。

此时的蒙古大军已经灭亡金国,整个中原大地仅剩南宋政权。

蒙古人的野心随着地盘的极具扩张开始一步步的变大,控制千里疆土,控驭四方臣民成为了他们最想是实现的愿望。

杀戮、征伐,这些充满着暴戾、血腥的字眼,成为了蒙古悍将一生中最为荣耀的一件事情。

南宋的势力防守区域大致为三个重要的区域:

四川战区、京湖战区、两淮战区

这三大战区构成了南宋王朝最后的防御战区,也是南宋直面蒙古大军的前沿地带。

蒙古灭金之后,就算南宋王朝曾经再怎么喜欢偏安一隅,这个王朝的命运也在被动的进行选择。

因为,即便南宋帝王不去做一些选择,蒙古大军的屠刀也会直接挥向南宋王朝。

那段岁月,是王者的天下,也是弱者的宿命。

端平二年,六月。

窝阔台大汗在塞北下令三路大军南征南宋:西路大军:阔端统领大军进攻蜀地中路大军:阔出亲子统领大军进攻京湖战区东路大军:阿术鲁、史天泽统领大军进攻两淮战区

三路大军中,阔端的西路大军进攻最为迅速,很快就从凤州突入蜀地。南宋四川战区最高军事长官制置使赵彦呐听从沔州知州高稼建议,放弃了南撤大安的计划,准备全力捍卫沔州。

阔端的西路大军分兵两路前进:前锋军:汪世显统兵从白水关逼近白马关主力军:阔端主力军中的前锋军南下进抵西池谷

赵彦呐听闻到这个消息果断南撤阳平关,转而下令让何鄰、王宣俩人统兵北上驰援沔州,独留沔州知州高稼镇守沔州。这两人北上进军过程中,刚刚听到蒙古军南下逼近沔州的消息,就仓皇引兵南撤,并没有驰援困守沔州城的高稼。

高稼无奈力战而死,沔州城被破,赵彦呐此时自知大事不妙,急忙挺兵北上,进抵沔州北翼的青野原。他刚刚抵达青野原,蒙古军再度包抄过来,将赵彦呐团团围困在青野原。

此等关键时刻,蜀地一旦被蒙古军强行撕开缺口,后果不堪设想。利州守将曹友闻狂飙突进至青野原大败蒙古军,解除了赵彦呐的危急。只是,蒙古的前锋军将领汪世显趁势逼近大安,想要从后翼突袭,两路大军夹攻在四川边境上的防守力量。

曹友闻又南下回援大安,击败汪世显的前锋军。蒙古军再度调兵逼近大安,曹友闻再败蒙古军。

三战三捷,曹友闻在蒙古军中声名大噪,蒙古军无奈撤回至沔州一带。

曹友闻听到蒙古大军后撤的消息,趁势北上将防守战线推至前线仙人关。

端平二年,九月。

在凤翔的阔端亲自引兵南下,直扑沔州右翼的武休关,想要从兴元(汉中)一带打开入蜀缺口。

武休关守将赵显忠寡不敌众,致使武休关失守,阔端得以长驱直入,顺利攻陷兴元。

四川战区最高军事长官赵彦呐急忙下令让曹友闻南下回援大安,集中全部兵力拱卫大安,防止蒙古大军攻破阳平关防线。

曹友闻自知大安地势平原,城池也并非险固,并不适合集合大军团防守。

更何况,大安遂地处山脉之中,可此地恰好是一块平原地带,一旦蒙古骑兵奋勇冲击,根本无法有效驻防。

曹友闻虽然再度南下救援,可他毅然放弃驻守大安,力图稳固以阳平关---鸡冠山为主的最后入蜀防线。曹友万、曹友谅:南下屯驻鸡冠隘曹友闻:南下屯驻阳平关

曹友闻挺兵进抵阳平关之后,开始一项最为冒险的军事行动,他带领精锐全部撤离阳平关,让其成为了一座空城。而他则亲自统领大军沿江陵江北上进抵黑水河一带埋伏,准备当蒙古大军进攻阳平关的时候突起蒙军后翼。

蒙古大军自兴元沿着山脉谷道西进,很快逼近阳平关对面。

曹友万、曹友谅俩人出鸡冠隘迎战蒙古大军,天空之中箭如雨下,曹友万身受重伤,急忙点燃烽火给兄长曹友闻发进军信号。

曹友闻将大军分为三队,分别从黑水河南下进攻蒙古大军的前中后三翼,自己亲统大军南下驰援阳平关。

此时,蒙古大军一部分兵力已经逼近阳平关,前来救援的曹友闻很快被蒙军包围,曹氏兄弟皆力战而死。

此战之后,蜀地再无悍将捍卫此地,蒙古大军得以长驱直入进入四川境内。

西路军统帅阔端则开始分兵从利州、文州两地分别进入蜀地。文州城被久攻一月南翼攻下,阔端下令切断水源,城内因为苦无水源,士兵体力渐渐不支。

文州守将刘锐药死家人,焚烧财物,随即自刎而死。

赵汝向奋勇搏杀,身中十六箭,被脔杀而死。

至此,四川境内的文州、利州、潼州、成都全部陷于蒙古大军,整个四川境内的防守据点仅仅剩下了夔州、开庆两地,蒙古大军屠杀军民一百多万人,异常惨烈。

塞北异族的凶悍、暴戾,在这场战役面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只是蒙古人的天性从来都是劫掠物资,对于经营城池并没有兴趣,恰逢中路军统帅阔出病逝于军中,进入四川境内的蒙古开始全面撤军,在沔州、兴元两地留军驻守蜀地门户。

沔州战役、阳平关战役,这两关乎南宋王朝上游防御的重要战役,还是输给了蒙古大军。要知道位于长江上游的蜀地是南宋王朝战略位置最好的屏藩之地,也是南宋王朝极为一来的核心战区。

南宋的子民都明白,蜀地的陷落意味着什么?

未来漫长的岁月中,蒙古铁骑的横行一步步的将这里从中原故土割离,成为异族的统辖疆土。

南宋曾经的大好河山,开始尽为胡虏所据。

南宋曾经的大好河山,开始遍染腥膻。

这是一段极为悲情的历史记忆,也是南宋王朝渐渐走向覆灭的前奏。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