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一位老妇人在儿子的陪同之下从湖南来到北京看病。但由于母子二人初来乍到,偌大的一个北京城里人生地不熟,只能前往军队寻求帮助。而这一去便勾起了一件陈年旧事,在听到她父亲的名字后,老人不仅住进了知名的医院,安排专门的专家会诊,更是有多位开国将军前来探望。这位老妇人究竟是怎样的身份?为什么她会得到多位将军前去探望呢?
老人的名为彭秀兰,是湖南当地的一名普通老百姓,但她的父亲彭邀却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彭邀1903年出生于湖南岳阳的一个条件不错的家庭,自小接受先进思想的他在长大后成为了当地的进步青年代表。五四运动爆发后,彭邀多次参加校长续吉三组织的宣传队,并很快成为骨干。但作为学生讨伐运动的领头人,彭邀成为了反动当局眼中的刺头,因此被开除了学籍。这件事并没有让他收敛自己的血性,而是在1920年加入了唐生智驻扎在衡阳的部队,但又因为举报军队中长官的贪污而遭到迫害,只能逃往长沙。1923年,彭邀回到家乡的小学任教,与校长续吉三的女儿续果珍认识,结为夫妇。湖南大革命兴起之后,他在刘士奇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全身心地投入到革命事业当中。
在革命战争期间,彭邀以智勇双全闻名于全军,他头脑灵活多变不畏死,在战事当中主要负责攻坚任务,是大部队的前锋。在他所经历的历次反围剿战斗中,彭邀都带领部下取得了极为优秀的胜利,为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只可惜天妒英才,彭邀在而立之年就牺牲了,那是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彭邀再次作为主攻师的师长,奉命攻打南昌、南丰等地。在南丰攻城战斗中,侦查敌情的彭邀被敌人的飞弹击中头部,由于伤势过重,没等到达医院他就离开了人世,而这时的他,仅仅只有30岁。彭邀的意外去世,时任彭邀上司的军团长为此悲痛万分,英灵虽去,但英魂永在。
彭邀的早逝,让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妻子续果珍的肩上,她含辛茹苦地将二人的独女彭秀兰抚养长大。新中国成立后,彭邀被追认为烈士,但彭秀兰从未对别人提起父亲的特殊身份,而是如平常一样在老家务农,继续低调平凡的生活。直到1981年,因积劳成疾彭秀兰突然病倒,情急之下,彭秀兰的儿子找到了祖父当年的部下何德全中将。何德全得知老上司的女儿生病后立即前往探望,在得知以当地的医疗水平没有能力医治时,便建议彭秀兰的儿子带他的母亲去北京看病,并叮嘱他到了北京后可以去寻求他祖父当年战友的帮助。
母子二人到达北京后便寻访吴信权将军,将军曾是彭邀的参谋,颇受彭邀的照顾,几乎算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战士,两人之间亦师亦友,感情十分深厚。得知此事的吴信权立即安排秘书将彭秀兰送往北京301医院就诊,还亲自打电话给院长请他安排专家会诊。待到一切妥当之后,他又把彭秀兰的事情告知了当初的战友们。其中黄克诚大将正是其中一人,他在当初是彭邀的政委,两人有过命的交情,但由于信息闭塞,彭邀去世后他一直没能联系到老战友的家人。知道这件事后,他立刻前往医院看望故人之女,并在他的说明之下,医院免去了一切治疗费用,还为彭秀兰的儿子安排了住处,方便他照顾母亲。在彭秀兰住院期间,张震,杨勇,张爱萍等多位开国将军都前往探望,虽然此时的他们都已德高望重,但还是无比怀念英年早逝的战友。在诸多长辈的关怀之下,彭秀兰很快就病愈出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