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千古奇谋推恩令,为什么康熙没有使用呢?

推恩令的由来

推恩令是主父偃提出的,汉武帝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推恩令”规定诸侯王可以把王国封地分给子弟,这样,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推恩令之所以能取得效果,乃是汉室朝廷与地方诸侯实力对比的变化,汉景帝取得“七国之乱”的胜利,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是后面推恩令实施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

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三国时候出现的“皇叔”刘备就是这样演变而来的。

清朝不适合实施推恩令

首先汉武帝时期的诸侯都是世袭罔替下来的,说到底都是刘氏种族,推恩令实施根本目的是削弱你的权利,不能让你有谋反的实力,要受中央管控。还没有到赶尽杀绝的地步。而康熙皇帝时期,三大藩王本也是前朝遗将,朝廷中存在歧视汉人的思想。第二是三大藩王已经失去管制,那时国库又空虚,三大藩王每年还要向朝廷索要大量银两,确确实实是养虎为患。康熙皇帝那时也是年轻气盛(当然也有孝庄皇后坐镇),直接指定了快、准、狠撤藩政策,相互挑明,要么遣散军队,颐养天年。要么你就起兵谋反。平定三藩在于平定吴三桂,吴三桂一路顺风占领半个中国,并没有乘胜追击是他失败的直接原因,当然这也是后话。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