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人命的痛经可以吃什么养生菜谱
世界上50%的女性来月经时,都会出现小腹胀痛、腰酸、恶心、呕吐等情况,有些女性在每次月经来临前,就赶紧吃止疼药“阻拦”疼痛。可痛经远不止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如果没搞清楚症状,就胡乱吃药,或是消极等待症状消失,情况可能会更糟糕。
痛经分为两种,即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大多数人是原发性痛经,这不是一种疾病,疼痛症状多半不会持续很久,往往月经来的第一天痛得厉害,1~3天内疼痛感逐渐消失。原发性痛经在月经初潮的1、2年内开始疼,分娩后或婚后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
而继发性痛经,是指女性体内的盆腔等器官发生病变而引起的疼痛,这种痛经常在初潮后3年以上才出现,疼痛往往要持续3~4天,甚至月经过去后还觉得疼,且随着年龄增加痛感逐年增加。常见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都会引起继发性痛经。
为保险起见,对于痛经,女性应尽快去医院检查诊断其是原发还是继发,一旦发现是继发性痛经,应及早进行保守性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以减少身体疼痛感,并防止盆腔等器官病情恶化。
原发性的痛经吃什么好?
1.维生素E。众所周知,卵巢具有调节女性的生理周期的作用,而维生素E正好可促进卵巢中的激素分泌,为卵巢加点“油”,对缓解痛经非常有效。另外,由于月经期间体内血液流量加快,此时服用维生素E,不仅有助身体排出毒素,对改善皮肤干燥也大有裨益。
2.微酸食物。月经期间可适当吃点有酸味的食物,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的作用。此外,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一旦便秘,就很容易让子宫颈和子宫移位,加剧疼痛,导致月经紊乱。所以,要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红薯等。
3.低脂肪素食。在月经期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蔬果等素食为主,这些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可调节卵巢内激素分泌量,从而减轻痛经的程度。特别是大豆,富含一种植物性的雌激素,抑制痛经的效果最为显著。注意少吃肉食,但可在月经期的第一、二天吃些姜炒鸡肝或猪肝。然后多吃些有补血功效的食物,如红枣、红糖等。
4.止痛药。当原发性痛经引发的疼痛感影响到学习或工作时,可适当吃点止疼片,一个月最多吃1~2颗,不要多吃,一般不会有多大的副作用。但如果是继发性痛经,止疼药只会帮你“掩盖”病情,还是趁早就医为好。
tips:缓解痛经的食疗偏方
来月经时,为自己调配几种简单的药膳饮料,卫生、方便,最重要的是还可缓解痛经呢!
龙眼姜茶:将5片生姜和10颗龙眼一起丢入杯中用热水冲泡,5分钟后,一杯清香味美的龙眼姜茶就完成了。这种茶具有补血调经的作用,平时多喝也无害。
老姜红薯汤:取两个红薯洗净切块,老姜洗净切片,然后将红薯、生姜、糯米一同倒入锅中熬煮,烂熟后,加入红糖即可食用。这种茶可缓解腹痛,对于月经期四肢无力的人尤其有益。
2.痛经食疗方法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淋漓不畅、血色紫黯有血块,或呈腐肉片样物,块下则疼痛减轻,胸胁乳房作胀,舌质紫黯,舌边或有瘀点,脉沉弦。
[食疗药膳]
1.醋糖益母饮:红糖30克,米醋20克,益母草15克,当归15克,加清水适量同煎,去渣取汁,分2次服。每日1剂。
2.木耳柑核汤:木耳15克,柑核30克,黄皮核30克,丹参20克,元胡20克,米酒100克,加水1碗同放锅内煮沸,分3次服用。
3.田七鸡蛋汤:鸡蛋2枚,田七6克(打碎),艾叶10克,生姜15克,水煮,鸡蛋煮熟后,取出去壳,放人再煮,煮好后,饮汁吃蛋,每日1次。
寒湿凝滞型
[临床表现]经前或经行小腹冷痛,甚则牵连腰脊疼痛,得热则舒,经行量少、色黯有血块,畏寒便溏,苔白腻,脉沉紧。
[食疗药膳)
1.山楂姜糖汤:山楂15克,鲜生姜20克,红糖20克,水煎服,每日1—2次。
2.鸡蛋芎酒汤:鸡蛋2枚,川芎6克,桂枝6克,米酒20毫升。川芎、桂枝和鸡蛋同煮,蛋熟后去渣及蛋壳调入米酒,汤蛋同服。
3.猪蹄姜桂汤:猪蹄2只,生姜15克,桂末5克。先将猪蹄洗净,每只切成4块,放人砂锅内,旺火煮熟。起锅装入陶罐内加生姜、桂末隔水用文火炖至猪蹄熟烂食之。
气血虚弱型
[临床表现]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
[食疗药膳)
1.参芪归鸡汤:党参30克,北芪30克,当归20克,老母鸡1只(去毛、内脏)洗净。将党参、北芪、当归纳入鸡腹内,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炖,待熟时加盐调味,食肉饮汤,每日2次。
2.芪姜鸡蛋煎:黄芪30克,生姜15克,川芎6克,鸡蛋2枚,同煮至蛋熟,从月经前2天开始服,连服6日,每日1剂。
3.鸡蛋归姜汤:鸡蛋1枚,当归15克,干姜5克,红枣15克(去核),陈皮5克,米酒20毫升。将当归、干姜、陈皮加水煮沸30分钟,去渣,将鸡蛋打散和米酒红枣放人药汁,再煮沸至红枣烂,饮汤吃蛋枣。
3.痛经三餐吃什么好
你好!
痛经的原因
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点与月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来月经就不发生腹痛。因此,与月经无关的腹痛,不是痛经。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两种痛经的原因不同。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多数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也能引起痛经。因此,需要通过检查,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之后,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痛经的饮食调养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l—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