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坐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吗
不论在东方或西方,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禅直指人心,不需要什么修行方法。这种错误观念很容易让人以为,人本来就是佛,已经开悟了,根本不需要修行。另外还有一种错误观念,就是认为说:没错,我们的确需要修行,那就是不断地打坐、打坐、打坐。
打坐开悟好比砖头磨镜
中国禅宗早期有一则典故,说的就是第二种错误观念。故事是说,有个叫做马祖道一(公元709~788年)的出家人,每天花很长的时间在打坐上。有一天,他打坐正进入深定中,一旁的南岳怀让禅师(677~744年)看了,便拿起一块砖头在石上磨起来了。马祖问他:「你磨砖头要做什么?」南岳回答说:「我想把它磨成一面镜子。」 马祖说:「奇怪了,我从来没有听说砖头可以磨成镜子的!」怀让禅师就说:「我也从没听说过,有人靠打坐就可以成佛的。」
光靠打坐就想开悟,那是不可能的;而没有经过任何修行,天生就是已觉悟的佛,那更加不可能。然而却有很多人误解,而认为没有开悟本身就是开悟,因此也就不需要修行了。就因为它很轻松容易,所以有那么多人相信这种说法。在美国,曾经有一段时间,行为放荡不羁的艺术家们即把寒山大师诗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当作是禅的精神,佛教把这种修行方式称为「自然外道(natural outer path)」。你们要知道,真正的禅修有其一定的基础与路途可循,渐次而上,而每一个层次也都有其相应的方法。
在凉爽或适中的气温下,每个人都会感到特别舒服,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我们的修行也应该如此,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冷。也就是说,你不应该急于甩掉烦恼或追求智慧,同样地,也不应该掉以轻心而变得懈怠,这就是「中道」。
在佛经里,是用冷比喻智慧、用热比喻烦恼,但是,太冷了也意味是烦恼;譬如地狱有极热地狱和极寒地狱两种一样。什么是地狱?地狱是受苦的地方,苦即是烦恼。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用清凉的智慧,来取代因过于担忧或懈怠而产生的烦恼。
真正没烦恼
真的有一样东西叫做热或冷吗?或是说,地狱或苦真的存在吗?其实这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状态;因此你可以说真的有,也可以说没有。当你为烦恼所困时,那热和冷就非常的真实;当你不烦恼时,那热和冷就消失了,连同地狱也消失了。大部分的人都害怕下地狱,期待上天堂,但事实上,这两种都是烦恼;就和怕冷与怕热一样。所以,如果你是为了追求快乐而想上天堂,那快乐也会变成烦恼。因此,我们不可能只要这个而不要那个;如果地狱存在,那天堂也必然存在。但是当你的心从烦恼解脱时,那地狱和天堂便会一起消失;因此,站在禅宗的立场,既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既没有佛、也没有众生,那才是真正没烦恼。
然而,从没有地狱和天堂的观点来看,如果你说自己没有烦恼,那其实也是烦恼。任何人如果还感觉到有烦恼或没有烦恼,实在没有资格说没有天堂或地狱,也没有资格说没有众生或没有佛。《维摩经》说,如果你的心是清净的、没有烦恼的,那你所在的地方就是清净的、没有烦恼的,还有冷或热吗?到那个时候,冷就是热、热就是冷,烦恼即智慧,众生即佛。
反观现在,无论我怎么说,这个禅堂明明就很热。当我们都已经热得汗流浃背,甚至快要中暑晕倒了,难道还要自我欺骗地说一点也不热吗?或是冬天的时候,风不停地吹进来,我们还要否认真的很冷吗?热就是热,冷就是冷,我们怎么可以说它们不存在呢?难道经典里说的冷即热、热即冷,是在欺骗众生吗?
不,经典并没有欺骗我们,只是因为我们的心很散乱,还没有沉静下来,所以会感觉到温度的变化。当心在统一的状态,不再向外攀缘时,就会忘却身体和身体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会感觉到外在环境的因素,譬如温度对我们身体的刺激。到那个时候,我们自然就真的可以说没有热或冷这回事,甚至连这些念头也不会在心里生起。
2.僧人为什么要盘着腿打坐
打坐:我国古代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
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
并不是非要学佛了才可以打坐的,普通人也可以。而且有利于腿部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
习武静功的修习方法,即闭着眼睛盘足而坐。这也是僧道修行方法的一种。打坐的基本内容有三:不动心,数息,破生死关。这些也是学习正宗武术的三个基本条件,否则,武功再好,亦只能算野狐禅。人之一身,由心主之。心如君王,手足为臣足。君有乾纲独断之明,臣民则效指挥如意之势。儒家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便是这个意思。有些人练习技击,平时一切本极从容,一旦仓猝应变,立感受气息上浮,手忙脚乱,虽技击工深,终难收效于顷刻。此即心动气散之相。倘能出生入死心不为动,技击自达神化之境。数息本是道家修养法,佛门亦然。初学技击者,必先使气脉沉静,直达气海,抛却万念,静听气息之出入,默记其数,由一至五、至十,但不可记数太多,以免神昏心乱。比数息进一步的是听息。一掌既出,好似有气自肩腋而来,直贯掌缘五指之尖,静心听之,臂弯指掌间似有膨胀伸张之意。数息和听息练到一定火候,则无论如何跳跃,气亦不致辞喘促,下实则上轻。生死之关,为众生之大关键。武功经绝是与克敌制胜联系在一起的,质而言之,即曰“杀人之术”。故而生死之念,不可不先破,如能早早勘破生死关,则临敌时毫无畏怯,即使敌人筋力胜过自己,也能静以待之,乘虚而入,如操胜券。
3.打坐双腿要如何盘
看过悟觉妙天禅师教禅坐的书提到,盘腿和修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有间接关系。修禅要修到身心统一,如果没有经过盘坐,就不知道自己的身心是否已经达到统一,因为还会觉得酸麻痛,就是还没有统一。另外盘坐可以训练意志力,如果可以突破这些生理上的酸痛,将来在事业上、在人际关系上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就不至于被打败,因为你已经藉由禅坐盘腿而训练出突破困境的毅力与精神,也许这正是帮助你成功的关键,所以千万不要小看盘腿功夫。
盘腿的三种姿势:
单盘
又称为单跏趺坐,就是把一条腿安放在另一条腿的上面,至于是哪一条腿在上面,都没关系。
双盘
又称为全跏趺坐或莲花坐,这是最标准的坐姿,也就是把两条腿都盘上来。如果习惯单盘的人,最好能够设法提升到双盘,因为这个姿势适合长时间禅坐。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痛,可以慢慢拉长时间;如果双盘可以坐上一小时,单盘就可以坐到两小时。
散盘
就是如意坐、方便坐,即双腿自然交叉而坐,是最轻松的姿势,但不容易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