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辩论赛(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
你说的是攻辩问题还是自由辩论?
攻辩问题的话设计时举实例最好了,你可以举那种空有才华但因为时局的原因郁郁终生的人,并且记得在反击对方论点时反复强调“掌握”这个词,我猜对方攻击的时候会把“掌握”偷换成“改变”,你们打社会掌握时可以下意识去关注一个人命运的结果而非过程。我举一例:
1、对方辩友你好,请问你知道清代有多少位皇后吗?
他会回答知道或者不知道。
2、清代一共有30余位皇后,你知道清代一共有多少嫔妃吗?
他会说知道或者不知道。
3、清代后宫中算上等级的嫔妃共计近二十万!对方辩友,这数十万年轻女子进入重重深宫,是为了他日荣耀加身,按对方辩友的论点他们应该都掌握了个人的命运,那么清代应该出现二十万皇后才对啊!为什么只有三十余位呢?
他会和你扯一些他方的观点乱七八糟的,记得不要被他拖时间,及时打断
4、对方辩友,二十万对三十余人,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这二十万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她们为什么没有成为皇后?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社会制度决定了皇帝的妻子来源于朝中最有权势的大臣的女儿!来自皇亲国戚家中的豪门千金!那二十万美丽的女子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她们的命运已经被注定好了!她们只能“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请对方辩友解释这二十万人如何掌握个人命运?谢谢!
如果你们是要打自由辩论的话建议不要纠结于设圈套这种事情中,自由辩论的交锋很激烈和直接,多人互相攻击你无力为你的论点做任何的铺垫,自由辩论发问有三种方法:1、直接把你方逻辑改编成问题质问对手。2、用可以支持你方观点的实例攻击对方。3、把之前对方阐述观点时逻辑的漏洞找出来回击或者批驳。
另外,在你们的辩词中要反复强调下面两个观点:一,存在个人改变命运的个例,但这与社会密不可分,比如中国富豪的发家得益于改革开放,农民起义领导者的成功源于前朝的荒淫无道。二,强调“掌握”这个词,掌握和改变不一样,掌握是一种全局性的、持续性的动作,而改变只是一种阶段性的动作,要注意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
因为不知道你们辩论的体制是否符合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流程,如有不符之处请谅解。祝你们成功!
2.辩论赛个人的命运由个人/社会掌握(正方) 辩词搜集
谈到命运,首先,我们应该懂得什么是命运?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权威解释,命运就是人一生中的生活状况,通常是指人的所谓吉凶祸福、高低贵贱和人生遭遇的总体状况。
人是社会的个体,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其源动力在于自己,而非别人。外因即社会是否起作用,要看内因即自己的意志是否被蛊惑,如果你是一个执着而坚定的人,那你会依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前行,这样成功就是属于你的。
社会只会给你机遇,而是否把握机遇还得靠你自己。有句古话说的好:天上不会掉馅饼。想吃馅饼还得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博取。
纵观古今中外,的确有那么一部分人把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力交给了神,交给了上帝。但是,当人们通过斗争把命运的主宰权收回来之后,发现人是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因此,一代又一代日益觉悟了的人们,一直在不懈地奏响着自立、不屈、抗争的命运交响曲。
远在中国古代,孔子就主张“知命”,否定命运的不可知论。墨子主张“非命”,反对所谓“命中注定”之说。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造命”,认为人只要认识和遵循事物的必然性,就可以主宰命运。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人是目前宇宙已知的一切存在物中最高级、最具灵性的存在者,正所谓“天地之性,人为贵”,根本不存在什么主宰人类命运的神或其他东西。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说明了“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是由现实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而人的命运,就是人在与客观世界的各种关系打交道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基本状态。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中,人的命运之所以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主要是由一系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其中,内因即主观条件是人的命运变化的根据,具有决定性,外因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所以,不论是人类发展的实践,还是科学理论的分析,最终的结论就是一句话:个人命运主要由个人把握。
认识到命运在自己手中,是正确把握自己命运的前提,对人的解放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切,都是中国人民把握自己命运的结果。假如我们一直把国弱民穷看作是“命中注定”或者是“神的安排”,从而不思进取,不敢与之抗争,哪里会有今天的好日子?然而,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些人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看到别人工作、生活比较顺利,就说人家“命好”;自己遇到了什么挫折和困难,就说“命不好”。
朋友们,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人都是才,就看你怎样去展示你的才华。最终的成功者是能够驾驭社会和生活的人。
3.辩论题: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的
切记得说上你方不否认社会对于个人命运影响的重要性。
再表明你方观点:个人民运是有个人掌握的。 辩论亮点有如下几个我列举下,你再好好汇总吧 1、命中注定、命里有时终须有等等犯了唯心主义错误是不可取得。
从而论证命运是与个人努力息息相关的 2、命运由个人掌握但并不意味着夸大个人对命运可起到主宰的作用。(这一点很重要很可能被你对手抓住攻击你们)个人的科学实践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社会对人的命运起到一定影响但觉达不到掌握的程度。对于社会的影响千万不要否认,先肯定再表述出作用不如个人的作用大。
这样更严密 辩论讲究团队配合。起承转接非常重要。
比赛前应该多碰碰头。琢磨对方的漏洞容易出现在哪里,在正式比赛中四辩要特别留心对方犯下的错误,并在总结陈词中给以提出,这样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祝你们胜利。
4.个人命运是由个人掌握还是由社会掌握(正方)一辩:急需开场
成功还是要靠个人努力的。毕竟个人主观能动才是关键。鲜花广场烧死了布鲁诺,却始终有“日心说”的传播。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了,肯定会有社会的认可
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连自己都掌握不了命运怎么生活于这个社会中呢?
1.个人命运是由个人掌握
个人命运是指个人的成就历程成长历程,由个人掌握是指此结果与过程是由此执行主体决定,而我们今天要谈命运那么就要谈直接的主要的决定因素,而不是研究都有哪些影响因素,打个比方来说机器产出是因为机器存在有其效率的高低质量好坏都是由机器的不同决定的决定的,而不是又产生机器的理论,远离决定的,因为理论对有任何的机器都是一样的而机器的产出却是因机器而异的,所以同理说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因为我们研究前提不是总体的概括的命运而是个人命运。
其次,今天将命运是指生命的历程,生命的历程应该是由有生命的主体产生的,而不是无实在意义上的生命掌握,就好比司机的命运不是由汽车决定的,军人的生命不是由武器决定的一样。
第三,我们今天谈掌握,那么应该是指能够使自己的命运按照自己的有意识的发展方向发展,而不是像行尸走肉一样顺着社会其他的意识发展,任何成功地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治天命以用之。社会的情况只是成了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一种可利用因素,就好比取木柴是因为有要得到木柴的人俄不是因为我们有没有伐木的电锯。
于自己的命运由谁掌握?我认为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社会是主宰你命运的一个重要所在,很多东西的成与败都与社会有着必要的内在关联。
但是这只是一方面而已。其实真正的掌握者主宰者还是自己。自己的命运当然由自己掌握着,自己是做了解自己的,自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机会虽然是别人给的虽然是社会给的,但是还是得自己把握,的自己能够抓得住机遇。
社会只是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条件,给我们了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关键是看你自己是怎么对待的,怎么处理的。所以说个人的命运是有个人自己掌握的。
个人的命运是有个人掌握的,还是由社会掌握?我想只有行使在自己的轨道上,生命才会更加光彩!
我不相信社会本身就会给予我们所需的,假如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就无需在人生的路上忙忙碌碌,好好的呆在家里让社会来满足你的一切,或许有些事本身就没有错,只不过条件不允许时却是错误的,那时不懂年轻的朦胧,可以顺其自然,可以如刺牡丹,有花开花落的时节……
也正因为这样,在希望的路途上让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在命运的路途上,我们只要专注下来,一心一意,又轻松的做事,我们才会变得快乐而有成效,也不会被那么多的琐事而困惑,才可以充当自己主人的角色。
做自己的主人,只有我们把握对命运的方向盘,在自己的轨道上行使,才不会受到外界的摆布!
社会方不好打,很容易被对方抓住“客观决定论”用主客观原理一砸就不好办了。因为——掌握,这个词的主动性太强了。可能还是会在承认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决定意义的基础上强调客观实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个性质上来,就是说人只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个基础决定了人不能脱离社会,因此人的命运还是有社会掌握。不过这个理论不是很容易。需要下功夫。(#
正方: 是啊!社会是为个人提供了人生的游戏规则,个人是要受制于社会约束的,但每个人的成功从来都不是由规则决定的!你说林肯先生出生在中国就不能当上总统,在美国就能当总统,那为什么同生活在美国的几千万人最后只产生了林肯总统呢?为什么格兰特将军没有当上呢?为什么其他美国人没有当上呢?
5.辩论赛:个人的命运由社会掌握
人的命运由人自身所决定的,这是错误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的行为,是标准的“形而上学”的错误,意识要求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而这个正确的意识却也是由物质所决定的。
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清,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抛离了社会状况而谈个人的发展是不科学,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
只注重主观能动性而不估计社会状况而造成的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 现举一例,以为佐证: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文革”期间,由于人们错误的认为“人定胜天”,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而不尊重客观规律,最后结果如何,国家经济不增反降;而说到个人,仍是同时期,多少文艺,科学,文化的学者,他们何尝不想好好坐下来研究本职工作,但动乱的社会背景,使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从事其他劳动,甚至被投入狱,而此时的他们又何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呢,他们又有什么资格说自己的命运被自己掌握呢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这里的客观实际条件,不仅是个人的实际条件,例如能力,兴趣等。
更重要的是社会客观条件,社会的属性,经济水平,文化信仰等等。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部分应该服从整体。
一个人命运的实现,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社会的。例如孟母三迁,如果孟子他按照自己当时的意愿,而不认清当时的社会现实,任其自由的发展下去,我认为至少他不会成为一个圣人,孟母之所以要三迁,就是意识到这个社会环境决定个人命运的重要性。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最根本的东西。如果片面强调个人命运个人掌握,就很容易导致个人主义。
我们不能否认,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但是个人活动更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所以,时势造英雄是没有错误的,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责任的驱动下,造就了一批批英才,才有了忧国忧民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血拼沙场的人民子弟兵。
详细请参考 .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64&subid=2&fid=38390。
6.辩论赛《个人的命运由个人掌握》
原发布者:home闷闷不乐
正方:我们都同在一个社会环境中,可是,人的命运却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这就是由一系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不同造成的。其中,内因即主观条件是人的命运变化的根据,具有决定性,外因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所以,不论是人类发展的实践,还是科学理论的分析,最终的结论就是一句话:个人命运主要由个人把握。正方:按照对方的观点,社会掌握个人的命运,那学生何必读书,努力奋斗,他们只要躺在家里等着社会的决定好了,天上自然会掉馅饼。可事实是我们依然在努力,在奋斗,正是因为个人命运由个人掌握啊。社会只是背景不是向导,而起向导作用的是人自己。反方:哪能这么说呢?导向作用就是起重要作用,社会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个人的行动必须服从于社会,社会决定着个人的行动,否则就会失去行动方向,走向歧路。正方:个人的行动必须服从于社会,的确不错,但社会能决定个人的行动吗?难道那些不努力学习的学生是社会要他们不努力吗?有句俚语:“师傅引入门,修行在个人。”充分说明了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反方: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是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社会不断进步,个人的生存状况也会相应得到改善。?正方:反方:我方强调“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是在等着天上掉馅饼,而是我们要懂得如何顺应社会大潮,个人成就的基础正是社会的大潮。正方:个人的命运的确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但社会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7.个人命运是由社会掌控还是由个人掌控
不同意二楼的问题: 1 社会主义社会宣扬的是以人为本,所以人的命运理所当然要由自己掌握 以人为本是什么意思?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 社会本身就是由人组成的,假使社会决定人的命运,那么谁来决定社会? 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高中课本上写着呢。
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一个人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是有标准的:道德和法律。此二者就是社会的意识,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会有粉身碎骨的危险的。
所以我与二楼的看法正相反:这个题目对反方是不利的。 当然这是从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的角度上说的,不是从辩论的角度上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