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中国农村凄惨女人命运

中国农村凄惨女人命运


1.命运最悲惨的人是谁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我的脑海里立即出现了各种各样贫困悲苦的面容:这里面有不能按时领到救济,城市里失业下岗的工人,有脸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一年下来却依然缴纳不齐各种苛捐杂税的农民,有流落于城市街头的乞丐,有为了全家的生活,拼着性命在小煤窑以及其他没有安全保障的小矿井里出卖体力的民工……这些生活在主流社会边缘、被称为弱势群体的一大批人,确实是够悲惨的。然而,与他们相比较,作为当今中国最悲惨的人,还有一个被人忽略的群体,那就是生活在广大贫困农村的少女们。

大家都清楚,受几千年封建□□的影响,以及特有的农耕生产方式,“重男轻女”几乎成了中国的传统,除了少数城市发达地区外,这一传统在广大贫困落后的农村几乎至今也没有什么改变,从各种传媒报道中我们即可得知,在农村,由于牵涉到日常繁重的农活和以后的土地再分配,每个农民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家里能有一个男孩,所以,在城市里执行得很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却遭遇到了农民的顽强抵抗,根本执行不下去,最后政府部门只能以罚款的方式默许农民超生。而且,越是贫困的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就越严重,由此,一大批属于超生范围的女童就出现了,由于农村的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男孩身上,再加上贫困缺钱,贫困农村中能上学的基本是男孩,失学的往往是女童,所以,希望工程救助的对象,也基本上是以女童为主。

在这种背景下,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就产生出了一大批缺乏文化,对农村而言是剩余劳动力的农村少女,为了谋生,她们大量地进入了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的乡镇企业,成为了各类企业最廉价的劳动力,忍受着私营业主和外资企业业主的残酷剥削,过着几乎与三十年代夏衍先生笔下《包身工》相同的生活。可以说,正因为农村少女这样一大批廉价劳动力的存在,为在中国的广大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后备军,才使得沿海地区的加工业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最近,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播放了几个农村少女,在河北省白沟地区的私营企业做皮箱,因缺乏起码的劳动保护,苯中毒引发了白血病,从而导致非正常死亡的消息。据“焦点访谈”报道,少女们进入了工厂后,即被私人老板严加看管,不干完一年工资就一分钱不发,逼着这些少女在厂里超负荷地工作,有了病都无法去看,由此导致了由七八名少女因苯中毒死亡。从镜头上,我们看到了这些花季少女身前照片上清秀的面容,以及她们的家人悲痛欲绝、欲哭无泪的惨状。其实,这种像奴隶一样的雇佣劳动关系,在中国广大的乡镇企业中都普遍存在,只不过白沟这一次因为死了人而引起了中央高层的特别关注而已。

这些农村少女如果忍受不了这些私营业主的残酷压榨,而又想在城市里挣钱的话,那么,她们面前还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沦落风尘,成为城市派生出来的歌舞厅、夜总会的三陪小姐,走上卖笑卖身的不归路。据《生存与体验——对一个地下“红灯区”的追踪考察》一书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先生在广东珠海一带的调查,这里的妓女,大部分都是从北方贫困农村地区流过来的外来妹,她们的文化水平低,大部分小学都未毕业,所以,她们对于卖淫,对于性病,完全缺乏预防保护意识,大量的性病在她们之中蔓延。而且她们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一位“小姐”要从事这一行业,就必须有男朋友,鸡头、老板等关系,既要接受他们的保护,也要接受他们的剥削压迫。至于在政府部门、以及一些“正人君子”的眼中,她们似乎更是不屑一顾的社会渣滓,平时无人注意她们,而一旦“扫黄打非”运动展开,执法部门则会借“执法”的机会,对她们大敲竹杠,获取非法的灰色收入。因此,她们很有点像任人宰割的羔羊,被人赶到东,赶到西,如果哪个地方扫黄展开了,抓得特别紧,她们就会四散逃到别处谋生,连基本的人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马克思曾经说过:“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中国广大贫困农村地区的少女,无疑是当今中国最边缘、最弱势、最需要关心的阶层,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应该关心当今中国这一最悲惨的群体,如果你是年轻人,那么,她们的苦难,就是你们姐妹的苦难;如果你是年长者,那么,她们的苦难就如同你的孩子所受的苦难;所以,为她们的命运呼吁,并为能改变她们的命运作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应该是每一个正直的、有良心的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讲述几个中国古代妇女不幸命运的故事

人人都在感叹世事之艰难,但所有的艰难,都莫过于身为女子的艰难,尤其是身为古代中国的女子,其艰难程度更是远非常人能够想象。

我们常常听说的古代皇后不是自称哀家就是被别人尊称为皇后娘娘,很少有人知道“子童”一词被用作皇后的称呼。(子童原是卑微的称呼,后人有认为不符合皇后身份,也有梓童之说。

梓,白木之长,一名木王)有史可鉴,即使是身份地位均高高在上的后宫嫔妃尚且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在滚滚红尘中,地位身份等而下之的普通女性,更情何以堪?! 中国历史上,男人一直把女人当成是掌中的玩物,他们特别在意女子是否貌美,女人一直被排斥在政治权利等社会生活之外,有心之人若不甘心,美貌便成了她们掌控男人最有力的武器,为了征服一个男人,太多的勾心斗角,太多的谄媚卑躬,可容颜易老,最后平添无数的叹息。 美丽并非罪恶,但能衍生和诱发罪恶,所以美丽女人的命运结局并不见得美满。

国色天香、倾城倾国的古代四大美人哪个有好的结局? 后宫嫔妃千千万,能有出头之日的有几?能名留史册的有几? 我们没有生在古代,当是我们的幸运,严格地说,中国古代没有女性施展才能的空间,女性最大的社会功能,被扭曲成满足男人的需要,因此“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价值观才会长久地传承下来。所谓的才女,就是突破重重挤压而探出头来最早的觉悟者,只可惜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觉悟和幸福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

古代女子的悲惨命运不是三两千字就能写的完说的清的,我没生在那个时代,回头去看那个时代仍忍不住叹息。无法想象更无从体会她们的艰难。

有时候真为生在这么好的社会还总是无谓叹息,自怜自弃的自己感到汗颜.。

3.如何看待中国旧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

对于妇女的贞节,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说:“古代社会,女子多当作男人的物品,或杀或吃,都无不可;男人死后,和他喜欢的宝贝、日用的兵器一同殉葬,更无不可。

后来,殉葬的风气渐渐改了,守节便也渐渐发生。但大抵因为寡妇是鬼妻,亡魂跟着,所以无人敢要,并非要她不事二夫。

这样风俗,现在的蛮人社会里还有。中国太古的情形,现在已无从详考,但看周末虽有殉葬,并非专用女人,嫁否也任便,并无什么制裁。

由汉至唐也并没有鼓吹节烈,直到宋朝,那一班‘业儒’才说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话,看见历史上‘重适’两个字,便大惊小怪起来。”。

4.中国古代三位悲惨命运的女子

案例一:不过如此祝英台梁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凄美的爱情故事。

因为它不是墓穴阴森森地合上,故事就带着凛冽之气地结束,它化了蝶,象征着高尚的爱情挣脱封建主义牢笼,以另外的方法获得自由,双宿双飞去。这个开放式的尾巴使整个故事变得抒情而唯美,无限开拓了想象空间。

整个梁祝的故事,其实是祝英台一人在独撑,而梁山伯更像是芭蕾舞中的男伴,起的是烘托作用。要么是祝英台演技太好,要么是梁山伯实在迟钝。

三年来,对于祝英台的性别从不怀疑,十八里相送时,祝英台的种种借物喻人,都像是对牛弹琴,搞不好,梁山伯还以为祝英台有断袖之癖。 其实马文才也很委屈,他连面都没露,就成了第三者,在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妻子竟跳进了别人的坟墓,叫他怎么不郁闷。

梁祝这样的悲剧是肯定不会再有了,现在的女子有了更多的自由,求学的,工作的,婚嫁的,想要嫁给男子,也没有封建主义这座大山压着,而父母的权威性也沦落为参考意见。可我们这些祝英台真的如愿以偿嫁给了梁山伯,却苍凉地发现,其实梁兄不过如此。

案例二:燕子楼的悲剧——关盼盼 关盼盼原是徐州名妓,后被徐州守帅张愔纳为妾氏。白居易远游徐州,张愔设宴款待他,席间,还让宠妾关盼盼歌舞助兴,白居易大为赞赏关盼盼才艺,写下了“醉娇胜不得,风嫋牡丹花”一诗。

两年后张愔病逝,姬妾们作猢狲散,只有关盼盼难忘恩情,移居旧宅燕子楼,矢志守节,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晃,十年过去了。 白居易听闻了关盼盼守节一事,认为她既已坚持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贞节烈妇的名声,成就千古美谈呢。

于是提笔作诗,托人转交关盼盼——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关盼盼看到这首诗,立刻大哭一场。

她之所以不死,是唯恐别人误会张愔自私,让爱妾殉身,反辱没了张愔名声,所以苛延残喘,偷生了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诗作讽,逼她殉夫,怎不悲愤?性情贞烈的关盼盼在十天后绝食身亡。 关盼盼也是死于扼杀过阮玲玉的那四个字——人言可畏。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人已经越来越不惧流言袭击,比如璩美凤、木子美。 走我的路,让白居易说去。

案例三:找到那棵树——红拂 仅有一双妙目是不够的,须得像红拂那样,目光如矩,一抬眼就能识辨庸才与英雄。红拂,隋末唐初的奇女子,出身风尘,却身居一品诰命,这般的直上青云,恐怕泱泱数千年,只有她一人做到了。

当然,红拂的美丽也功不可没,如果不是美女,深更半夜去敲陌生男子的门,他怎么肯冒着被杨素追杀的风险收留?如果不是美女,大丈夫虬髯客怎么会惊艳一场,以致于不能自拔,还对李靖爱屋及乌? 一个女人,既美丽又聪明仍然不够,像柳如是,那么的人秀于群,还是不得善终。她也曾像红拂那样大胆追求真爱,走到钱谦益面前去。

从某种程度上说,嫁人,就是嫁给了一种命运。 一个有智慧的美女,如果不想下半辈子太凄凉,那么,她的最大任务就是找到那棵树。

案例四:红杏出墙——步非烟 唐朝美人也不尽是丰满型,也有步非烟这样轻盈纤弱的,步非烟工于音律,精通琵琶,更敲得一手好筑,堪称当时一绝。 步非烟由父母作主,嫁给了河南府功曹参军武公业。

武公业身为武将,虎背熊腰,性情骠悍。与心思细腻的步非烟完全是两种人,根本无从沟通。

故而,步非烟经常郁郁。 有一日,她在院中赏花,神情萧索,柳眉微蹙,正好被隔壁舞剑时腾跃而起的赵象瞥见,赵象年方二十,长相俊秀,正在家里攻读科举课业——他的朗朗读书声,也曾掠过步非烟的心波,使她伫足墙下,凝神细听。

惊鸿一瞥后,赵象再不能忘记步非烟,他重金买通武家的守门人,恳求转达渴慕之情。守门人让自己的妻子去试探步非烟口风。

赵步两人经仆人之手,对诗数首,定了情分。终于,机会来了,武公业在公府值宿,赵象逾墙而过,自此之后,武公业不在家过夜,赵象便与步非烟欢会。

就这么过了两年,事情再也瞒不住了,风声传到了武公业的耳中,他拷打守门人妻子,逼她道出始末。强压怒火,佯称值宿,伏于墙下,于二更时分抓住了赵象一片衣角,赵象本人跌回自家院落。

武公业冲回房内,对正在梳妆打扮的步非烟怒吼,步非烟见事情败露,淡淡说了句,生既相爱,死亦何恨。武公业扬起马鞭,活活打死了步非烟。

最后,以暴疾而亡的名义葬了她。 整整两年,作为一个男人,满足于这样的偷情之中,无所作为,甚至连私奔的念头都没有,私奔是要付出代价的。

他不知,那女子淡定从容,不置一辩,任凭毒打,始终不开口求饶,承担了这场孽情所有的悲哀与不幸,她用自己的生命赎了罪。 案例五:永不原谅——霍小玉 霍小玉是唐朝的歌舞伎,那年,十六岁,喜欢上了李益的诗,李益状元及弟,正在等待官职。

长安城中,才子佳人初初邂逅,一见钟情,说不尽的缠绵,道不尽的缱绻。 而后李益负心,霍小玉将死,长安城人人皆知,有一黄衫客,路见不平,将李益架到了霍小玉门口。

霍小玉抱病起身,泼酒在地,以示覆水难收,然后,说出了那句凄厉的诅咒——我死之后,必成厉鬼,使君妻妾,终日不安。 历来弃妇总是悄无声息的死,。

5.中国历史上最悲惨,最苦命的女人是谁

刘邦家的戚夫人。

结局:被吕后弄成人彘,砍去四肢装在酒坛子里。

不值得同情:有颜无脑。仗着刘邦的宠爱老是向吕后叫板,刘邦活着的时候吕后没少受她的气,最让吕后不能容忍的是她让刘邦换储君,结果因为群臣反对而作罢。

刘邦死后,戚夫人的儿子做了赵王,但是她本人留在长安,待遇一落千丈。本来她还不用死。但是就笨在没脑子,一边干活一边哭哭啼啼的抱怨——本来嘛,哭哭啼啼的抱怨是小三们的利器,但是,老公都不在了,你再这样谁买你帐啊?后来她抱怨的事被吕后知道,新仇旧恨一起上,就被吕后弄成人彘了。

总结:花瓶不要紧,就怕脑太抽。

6.简述家中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

楼主说的是巴金的《家》吧,我来简述书中婢女鸣凤的悲剧命运:

鸣凤是高公馆里大房的一个婢女,她素日里经常伺候三少爷觉慧,两人感情很好,觉慧曾有娶她的意愿。

她在公馆里的生活也觉得很满足,尽管当夜深时她也回想起已去世的大小姐淑蓉的那句话——红颜旦粻测救爻嚼诧楔超盲薄命。

但好景不长,高老太爷的好友冯乐山看上了她,要娶她做小老婆,老太爷答应了。鸣凤不愿意嫁出去遭受蹂躏,哭着哀求周氏——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继母,但周氏表示无能为力;她又去找觉慧希望他能拉她一把,但觉慧正忙于给报社写稿,敷衍了一下,没留意鸣凤的哀求。

于是,鸣凤只能选择在寒冷的夜里投湖自杀,数圈涟漪过后,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