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 > 新闻正文

建党人命运

建党人命运


1.建党时主要建党人员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

不过张国焘和周佛海在答题的时候千万别写,他们背叛了党!

2.中国共产党1921年建党有哪些人参加

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

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继续进行。

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国各界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

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

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扩展资料: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它的成立具有重要的历史特点。

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如前所述,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本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而且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工人阶级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平的议会斗争,他们很少可能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抱有期望。

尽管他们的人数不是很多,但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后期的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这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这个初生的党来说,理论准备不足可以通过学习加以弥补,经验缺乏可以在斗争的实践中进行积累,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这个党的弱点是可以克服的;但如果不能同机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在政治上迷失了方向,它就只能成为资产阶级的思想附庸,就不会有真正的生命力了。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使得一切反动势力感到深深的恐慌。这个运动在萌芽时即被斥为“过激主义”,被视为“洪水猛兽”,而遭到中外反动派的联合压迫,以致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就不能不处于秘密状态,以后更长期受到严厉的迫害和血腥的镇压。

这种极端严酷的环境,是中国其他政党很少遇到过的。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由于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能够为中国人民指明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所以,幼年的中国共产党还是迎着种种诬蔑和压迫,在斗争的实践中不可遏止地成长和发展起来。

归根到底,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前进方向的新生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进行活动的。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正确地结合起来,这是一项前人没有遇到过的缺乏现成经验的艰巨工程,需要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一个在斗争中积累经验的过程。因此,党要搞好自身的建设,要制定出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和方针、政策,不能不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共有多少人

建党之初只有5人。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

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7593.1万名,比上年净增177.8万名。中国共产党现有基层组织371.8万个,比上年净增5.5万个,其中基层党委17.9万个,总支部22.9万个,支部331.0万个。

扩展资料: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

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党步骤,其中包括“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在此前后,陈独秀在上海,李大钊、张申府在北京也通过信函讨论了党的名称问题,决定采用“共产党”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名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1921年中国建党人图片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

参加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分别代表全国7个共产主义小组,50多名党员。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

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王会悟是嘉兴桐乡乌镇人,曾在嘉兴女子师范念过书,对嘉兴以及南湖的情况非常熟悉,"一大"转到南湖开会的事务工作也是由她安排的。

8月初,代表们从上海北站坐早班火车来嘉兴,当即由王会悟带领,坐摆渡船到湖心岛,再由小拖梢船接上王会悟预雇的开会游船。这条游船是一条单夹弄丝网船,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会议就在中舱举行。

王会悟则坐在船头放哨。 代表们以游湖为名,让船主把船停泊在离烟雨楼东南方向二百米左右僻静的水域,上午11点左右,"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首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党的全国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张国焘分管组织,李达分管宣传。

下午六点多钟,会议完成了全部议程,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在闭会时全体代表轻声地呼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 会议结束后,代表们先后悄悄离船,当夜分散离开了嘉兴,他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中国的历史从此写出全新的篇章。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