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医生虽然才40岁,却在学术领域颇有建树,获省部级成果奖励3项,已发表SCI论文9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6篇。这在医学领域属于名副其实的顶尖高手。ctQ
同时,陶勇医生热心公益事业,先后三次参加由国家卫计委和香港健康快车慈善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华健康快车行动,为贫困患者实施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逾两千例。ctQ
2020年1月20日,正在门诊楼七层特需门诊出诊的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被一名男子用菜刀追砍,陶勇的双手和头部多处被砍伤。ctQ
当时,陶勇身边的眼科副主任医师杨硕挺身而出,上前欲夺取行凶者手中的菜刀,被砍伤手部和耳朵。现场还有一位志愿者、一位患者家属负伤。ctQ
经全力抢救,陶勇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他左手上的神经断了,脖子上的伤口大出血,可能再也无法回到工作岗位了。ctQ
虽然他如今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但事实上,陶勇心里比谁都清楚:左手的“尺神经”断了,最多一处缝了四十多针,至今仍未恢复触觉,能否重回手术台,依旧是未知数。ctQ
“如果不能继续做医生,会做什么?”面对记者的问题,陶勇回答道,“可能会去写小说。”ctQ
ctQ
1997年,陶勇以江西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那时,他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ctQ
“当时我以为,所有学医同学的目标都是——当一名优秀的医生。我甚至以为自己不需要为未来的住房、生活操心,也没有挣钱的压力,之后的时间、精力都可以用来干一些事业了。”陶勇说。ctQ
然而,学医十年、从业十三年后,陶勇逐渐发现,“北京的房子越来越贵,市场经济的意识越来越浓,一夜成名的流量明星越来越多,身边越来越多的医生转行……”ctQ
面对种种变化,陶勇也有很多困惑和迷茫。他选择一种平衡,在向现实妥协的过程中,不完全放弃理想。“在这个世界里,单纯的理想主义者肯定得碰得头破血流,完全的现实主义者,没有什么意思。”ctQ
“北漂”二十余年,是陶勇理想着陆的过程。ctQ
在工作之余,他把这些心路历程,凝结成文字,和朋友李润合著了一本《目光》。c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