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体育 > 新闻正文

为了迎接冬季残奥会的测试赛,国家体育场再次“转型”

中新网北京4月7日电(记者岳川)国家体育馆在结束了为期5天的冬奥会冰球测试后,于6日开始进行场地变更,为后续冬奥会残奥会的冰球测试活动做准备。这是国家体育馆实现夏季场馆向冬季场馆转型后的又一次“转型”。

在参加“迎北京”冬季运动冰测试的五个场馆中,国家体育馆的建筑面积最大,座位最多,运动员人数最多,也是本次测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已知国家体育馆有两个冰面,包括比赛馆冰面和训练馆冰面。转型工作不仅涉及到这两个方面,还涉及到中间人员流动的领域。

与冰雪爱好者更熟悉的冰球不同,残奥会冰球又称滑雪冰球,是冬季残奥会的两项冰上比赛之一。在北京冬季残奥会上,该项目获得了一枚金牌。

在残奥会冰球比赛中,运动员在滑雪板上的特殊座位上参加比赛,这些座位非常靠近冰。球杆末端的齿状末端用于推动冰和滑动,就像用于击球的桨的末端一样。因此,虽然冬季残奥会冰球场馆的规格与冬季奥运会完全一致,但由于运动员的比赛方式不同,硬件设施有许多细节需要调整,这也凸显了更换场馆的重要性。

据国家体育馆冰球项目协调员葛元璋介绍,体育场硬件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板壁。与冰球比赛中的板墙不同,残奥会冰球比赛中,运动员座位和罚座前的板墙将被替换为透明的板墙。这是因为溜冰者的视线低,透明的墙会方便溜冰者观察比赛。

然后是冰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冰的厚度上。残奥会冰球的冰比较厚。在正规的冰球场上,板墙与冰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球员会从运动员的座位或罚球点的座位踏上冰面。但是残奥会动员使用的是冰上滑雪,为了找到高度,需要增加冰面的厚度,方便运动员直接滑入球场。

还有就是模拟冰原的铺设。为了让运动员更好的在球场内外活动,不需要在滑雪和轮椅之间来回切换,在更衣室、训练馆、比赛场地等区域的相应位置会铺设模拟冰板,方便运动员滑行通过。另外,在运动员流线方面,从选手的实际出场情况来看,残奥会冰球也需要做一些调整。

除了上述硬件设施的调整,场馆团队还做了相应的仲裁准备。冰球的比赛规则虽然与普通冰球项目基本相同,但细节上仍有差异,需要现场裁判掌握尺度和思路。葛表示,参加本次测试的裁判都有丰富的冰球执法经验,但对残奥会冰球执法相对欠缺,需要进一步了解。

根据日程安排,国家体育馆从冬奥会到冬季残奥会的场馆转换需要在两天内完成,冬季残奥会相关测试将于8日开始。根据计划,比赛场馆的冰面将在7日下午进行调整和更换,所有裁判将在8日进行强化训练,以期达到冬季残奥会相关各项测试活动的预期标准。(结束)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