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榜样的力量包括疏导粉丝,做好示范

原标题: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榜样的力量包括疏导粉丝,做好示范 三天前,Sir的一篇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在后台炸锅了。 有赞同,有批评,还有更多的是追问 这你为什么不提? 那你为什么又不提? Sir的看法不变:我们最该关心的问题,在圈外,而不在圈内。 这个事情中当


  原标题: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榜样的力量包括疏导粉丝,做好示范     三天前,Sir的一篇我不关心肖战的下场在后台炸锅了。     有赞同,有批评,还有更多的是追问——     这你为什么不提?     那你为什么又不提?     Sir的看法不变:我们最该关心的问题,在圈外,而不在圈内。     这个事情中当然还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比如那篇同人作品《下坠》是否合理,是否侮辱了肖战。     但不管这些争论结果如何,都不能改变整个事件中最糟糕的成分——     举报成风。     抹杀他人的创作园地。     打个比方,一个人发了条微博,即使违规了,也没道理把整个微博平台封掉呀。     圈内人看来。     明星的做法对不对,有没有受委屈,有没有“被黑了”,是天大的事。     但在圈外人看来。     你是火还是凉,爱怎么打打闹闹,有什么仇什么怨。     都请自便,别殃及池鱼就行。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在整个事件中,最迷惑的应该就是肖战:     我到底做了什么,要被这样对待?     老实说,在“227”发生以前,Sir和大多数人一样,没觉得肖战有什么问题。     就是一个新的当红鲜肉。     干干净净,人畜无害,没什么特别的黑点。     但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这次,Sir想把关注点从圈外移回到圈内。     不仅是对于肖战。     而是对于如今越来越“纯净”,越来越“宠粉”,对一切都讳莫如深的偶像来说——     偶像犯错,往往是从不敢犯错开始。     01     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一门阴阳风水学说——     偶像成就了粉丝的幻象,粉丝成全了偶像的流量。     各自本分,相生。     界限失守,搞不好就会相克。     粉丝打榜、操流量、买代言的益处,照单全收;     那么在粉丝犯事之后,艺人是不是也得为不理智的后果买单?     Sir记得十年前林俊杰的微博就发过这样一段话:     艺人就是光荣时替大家捧着每个人的光荣     犯错时必须承担所有人的每个错误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当然对于肖战,Sir不是说明星就没有个人权利,别人怎么写同人文都要甘心接受。     如果不接受,直接发律师函;     如果默许,就应该及时叫停粉丝不理智的行为;     如果心更大一点,正主也可以翻牌同人作品,表现出一种“与民同乐”的亲和姿态。     比如法鲨和一美有一次上节目,修叔当场朗诵俩人的同人文。     修叔:在发现詹姆斯(一美)怀了双胞胎以后……     一美:我都不知道自己有这本领。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不管你的态度如何。     关键是,你得表态。     曾经,肖战也是愿意发声的。     在他还没有大红之前,专门拿出一条微博来,在留言里和粉丝沟通。     他也曾倾听她们的苦恼,引导她们不要理会外人的误解。     而在他大火之后,微博设置为半年可见,秘密花园关闭。     接受《人物》的采访,不难看出,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我也不想做十全十美的玩偶。”     上马薇薇的访谈节目,他说过希望粉丝“首先过好自己的生活”。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榜样的力量,也包括疏导粉丝,做好示范。     这些,他曾明白。     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味儿?     恐怕是从,粉丝的声音盖过了本人的声音开始。     在剧集宣传期间,一家酒店为肖战特意布置了房间,他很喜欢印有他宠物头像的抱枕,还在社交网络发了照片。     当时负责布置的酒店员工,是一名粉丝,她开心地在微博上说,谢谢肖战喜欢她准备的礼物。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其它粉丝们看到了,不但去酒店举报了这个女孩,在网上挂出她的照片,还让酒店把女孩开除。     肖战知不知道粉丝的行为,不得而知。     只看到,事件发生后,他删除了那张抱枕的照片,发了一张全黑的图。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这无言,也是一种回应。     然而,从此以后,肖战更红,也更小心谨慎。     如果一个粉丝送的礼物都不能晒,晒了在其他粉丝眼里就是“犯错”。     一个明星还敢于展现多少真实,可想而知。     但选择“不犯错”的肖战,就做对了吗?     他忘了。     自己其实还有说不的权利。     02     顺应粉丝的期待,当然是一种“宠粉”。     但没有原则的宠,其实是一种危险的纵容。     偶像们也不是不能见招拆招。     同样面对饭圈撕逼——     播《楚乔传》时,因为加戏等言论,演员双方粉丝开战,林更新直接下场提醒自家粉丝:     “请勿做白痴行为。”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大张伟在粉丝围攻薛之谦时,亲自发话:

  “大家其实吃的都是一碗饭,何必往碗里添恶心,倒了彼此的胃口呢?”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同样面对同人作品——

  因声乐节目《声入人心》走红的阿云嘎,在看到cp粉剪的视频后说:“我们不是你们想象的关系,你们愿意去想象美好也是很好的。”

  言辞坦荡,不但呵护了粉丝的感受,也传达了本人温和包容的态度。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同样面对性少数群体——

  朱一龙聊到《丹麦女孩》,表示自己也想挑战这样的角色。

  于是粉丝get,我的哥哥对性少数族群并不排斥。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粉丝或许不成熟,不理智。     但如果偶像能偶尔发出成熟理智的声音,是不是粉丝就不会那么盲目跟风地加入“反黑”队伍了。     毕竟他们是你的粉丝。     他们最听你的话。     怕就怕的是。     如果一个偶像习惯于收割粉丝们的冲动和不理智,你又如何指望,他去主动引导成熟理性?     偶像失声,很难说不是一种偶像失格。     表态,许多偶像尚能做到。     坚持输出自己的观点,则更难。     我们看到,现在的偶像们不仅不表达对公共事件的看法,连个人的声音都不发出。     在网络和通讯更便捷的今天,为什么偶像们反而不爱表达了?     是“怕”。     怕输出独特观点,触犯粉丝,进而失去粉丝的追捧;     是“舍不得”。     舍不得划清边界,放弃彼此寄生带来的利益。     对偶像来说,“做自己”这件事,历来风险系数极高。     但Sir想说。     有担当的偶像,是通过冒犯粉丝来尊重粉丝的。     比如在2016年的时候,吴青峰被吃瓜群众全网黑,因为他禁止演出时粉丝拍照。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内地在演唱会市场这块的规范,相比港台更宽松。     大众对挑战认知的事物,也往往需要一个接受过程。     他去普及、去传递自己的坚持。     去年,他想打造一场没有录音、录影,没有闪光灯和荧光棒的演唱会,也提前在微博发小作文,解释了用意:     因为我真心希望来的人     我们是可以用音乐交流的     我坦白说出自己对镜头的不适     也遗憾每次我们明明可以面对面     却要隔着相机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今天我们看到,他的粉丝也不接送机、不买黄牛票,在他的演唱会上自发遵守秩序。     这也是一种“用户培养”。     也是一种偶像人格,对粉丝群体的映射。     反过来的话,Sir就不再多说了。     03     时代有许多现象,都和我们的预期正好相反。     我们以为互联网普及了,沟通会更方便。     然而却迎来更多的圈子与隔阂。     我们以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会更有个性,敢于做自己。     没想到到头来值得我们仰望的人,许多都在过去。     肖战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偶像被动、滞后,粉丝小将冲在前面,把正主不情愿地拖进漩涡。     但是你忘了吗。     过去,哪个偶像不是走在粉丝前头。     不特立独行,不引领先锋,谁认你当偶像呢?     94年,香港红磡。     窦 袭黑衣,站在台上表演《高级动物》。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在这首歌里,他用48个形容词念白,去诠释每两个词之间都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矛盾虚伪贪婪欺骗     幻想疑惑简单善变     …………     好色善良博爱诡辩     能说空虚真诚金钱     噢,我的天,高级动物     地狱,天堂,皆在人间!     正与反的矛盾,明与暗的拉扯,是为一个“高级动物”。     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现在,我们对复杂避而不谈。     这就决定了粉丝的审美趋于单一,偶像们的人设也趋于雷同、寡淡。     今天的偶像们往往缺少鲜明的、个性化的人格。     曾几何时,演艺圈不是没有百花齐放过。     八九十年代的偶像,当时被认为中规中矩的,放在今天看都算有个性。     都知道,刘德华历来被认为是得体、“死板”的偶像。     早年他被质疑过演技,也曾被前辈说,唱歌没特点。     93年,华仔上黄霑主持的节目,提到他86年被雪藏那段时间,曾有传言说,他和好友潘宏斌是一对儿。     当时潘宏斌陪他出走TVB,两人是共患难的好兄弟,为了让媒体不要去打扰兄弟,华仔直接放话:     “如果我是的话,七年之内就死掉。”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敢于表现人格的真实与复杂,需要胆量。     张国荣私下里,就是个讲话很直的人。     99年,哥哥荣获第22届金针奖,接受媒体采访时,为了表示对奖项的重视程度,表示自己一定会上台领奖。     还说这个奖自己好多朋友拿过,他对他们“又嫉妒,又替他们高兴”。     哈哈哈哈,也太real了。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98年,他和梁朝伟因《春光 》同时入围香港电影金像奖 男主,最终梁朝伟捧走影帝。     在后来的节目中,张国荣半开玩笑说,即使没得奖,也不表示自己演得比梁朝伟次。      不承认这个问题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更语出惊人的是,当记者问到他对于林青霞女扮男装的看法,他直接用大实话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我觉得女人扮男人     比男人扮女人容易得多     女人扮男人不知道为什么     很快就有很多借口给她们     很多人就会说她是女人     所以她扮六成就很欣赏     但如果是男人呢     有两成不像就会说恶心     这个就是很中国人道德的问题
  偶像噤声才是最可悲的
    我们说今天的偶像们不敢发声,多了点仙气儿,少了点人气儿。     有的,本身缺少魅力,只能用人设和距离制造出完美的假象;     有的,有个性、想表达,却没胆。     怕被误解,怕承担风险,怕万丈高楼功亏一篑。     发声,走向了消声。     与此同时。     被惯坏的粉丝们,逐渐容不下真实的表达、鲜活的个性、与己不同的观点。     偶像为了继续迎合粉丝的喜好,越来越失真,越来越失语,继而被粉丝“架空”、意淫,最终走向失控……     久而久之,恶性循环。     我们只是想得到粉丝或是偶像的道歉吗?     不是的。     我们怕的是,假以时日,所有的偶像人设都一致,所有的粉丝“三观”都很正。     我们怕的是。     偶像不再敢犯错。     所有人再也不敢犯错。     竟然还把这种不说、不做,当成了通透。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