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医院门口车祸无人救治究竟怎么回事?医院门口车祸无人救治令人震惊

来穗次日阿婆走失车祸骨折 医院不离不弃救治265天

医院门口车祸无人救治究竟怎么回事?医院门口车祸无人救治令人震惊(图1)

余立为医生检查完后,细心为老人整理好衣服。

医院门口车祸无人救治究竟怎么回事?医院门口车祸无人救治令人震惊(图2)

近日,祈福医院骨科中心上演了感人的一幕,与家人失联26 5天的朱阿姨终于与儿女们团圆了,一家人喜极而泣。

“我一直担心妈妈在外面吃苦受罪,怕她吃不饱,穿不暖,没想到你们把她照顾得这么好。真的非常感谢!”老人的儿子杨先生感激地对骨科中心的医护人员说,并献上一面写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

重庆阿婆来穗次日失踪

杨先生说,他们是重庆开县人,他在广州打工,老人平常在老家带着6岁的孙子生活。2018年6月27日,老人带着放暑假的孙子坐了28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来到广州与他团聚。

杨先生租住在番禺区旧水坑,平时在工地上打零工。第二天,6月28日下午5点左右,64岁的朱阿姨独自到距儿子租住地不远的森林公园去玩,没想到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天黑了仍不见老人回家,儿子急坏了,于是找来了一起打工的亲戚朋友一同寻找,但没有任何发现。24小时后,心急如焚的他们在旧水坑派出所报了案。

老人共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出事后,杨先生立即打电话告诉了姐妹们。“当时我们都在成都打工,听说妈妈不见了,马上都赶到广州来找人。”朱阿姨的女儿说。“我们在大街小巷贴寻人启事,一条街一条街地走,找老乡一起找,最多时二三十人一起找,房东也帮我们发朋友圈,发动本地人帮我们找。”

在派出所查监控时,他们发现老人曾出现在公交站附近,于是又扩大范围继续寻找,把附近方圆10公里的地方都找遍了。他们曾去过救助站,也去过番禺市桥的多家医院,但最终却一无所获。他们还曾路过祈福医院去附近的一个救助站,只是没有进去。“从祈福医院到住的地方有13公里,根本没想到会在这里。”杨先生说。

阿婆遇车祸惊吓过度不愿说话

6月30日,一位阿婆在番禺大石因车祸,头部、右肘、右胸部等全身多处受伤被送入附近的医院。检查显示,她的右臂肱骨下段骨折,未见明显骨折及异常。为求进一步治疗,7月4日转入祈福医院急诊科。

这位阿婆便是朱阿姨。原来,她越走越远,想乘公交车回去,没想到南辕北辙,下车时已是在17公里之外的大石了。由于她离家时,身上没有任何身份证明,且不识字,又听不懂普通话,讲话有浓重的四川口音,事故发生后入院,工作人员只能音译她的名字。

朱阿姨因惊吓过度,一度不愿开口讲话,即便开口也词不达意,医院一直没有找到她的家人。尽管如此,祈福医院仍然为阿婆开通绿色通道,并请骨科中心中西医结合首席专家傅强主任医师会诊。经过诊查,傅强确诊朱阿姨右臂肱骨下端近关节处粉碎性骨折。在急诊科进行紧急处理后,朱阿姨被转入骨科中心中西医结合病区。骨科中心的专家团队为她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顺利进行了骨折切开内固定手术。术后,给予营养神经、止痛等治疗,并指导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术后有段时间老人需要卧床,因没有家属陪伴,惠尔佳家政服务公司的护工主动照顾起她的饮食起居,帮她洗澡、穿衣、梳洗等。科室也找了与她口音相近的清洁工冯姐经常陪伴她,跟她聊天

“儿子”拒接老人,医护爱心安抚

2018年9月27日,朱阿姨的病情恢复良好,已不需要住院治疗,只要定期门诊复查即可。而此时,虽经多方努力,但仍然没有找到她的家人。朱阿姨刚入院时,神情呆滞,说不清自己的姓名和住址。后来,朱阿姨慢慢能想起一些事了,在聊天时说出了一个名字和地址,说是她儿子的。

12月9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说,车主通过派出所找到了老人说的那个人的电话,对方却不愿来接她回家。朱阿姨很伤心,一个人望着玻璃窗外默默垂泪,骨科中心的医护人员都对她非常同情。

从夏天到冬天,历经暑寒,朱阿姨身上只有离家时单薄的夏装,主管医生余立为掏出200元,请护工帮她买了厚衣服和换洗衣物,知道情况的陌生的病人家属也不时送来衣物给她。朱阿姨受到了很多人的关爱,情绪渐渐稳定下来,随后医院了番禺区救助站。

12月12日,是约好去救助站的日子。然而,就在前一天,朱阿姨却不慎摔倒,导致右臂肱骨中段骨折。医院领导经讨论决定继续留她住院治疗。

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考虑到朱阿姨的身体原因及多种因素,专家团队最后决定不手术,由傅强主任医师采用正骨技术复位,并夹板外固定,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大的功能康复。

儿女不放弃寻找 终于找到妈妈

今年2月25日,经过复查,朱阿姨情况稳定,可安排出院,门诊复诊换药即可。于是,医院再次了番禺救助站,并把朱阿姨身着病号服的照片发给了救助站的工作人员。

3月20日,朱阿姨的儿子杨先生接到番禺救助站的电话,看到了朱阿姨的照片。杨先生一眼就认出是妈妈,尤其是留意到老人衣服上祈福医院的标识,随后立即和家人赶到了祈福医院。找到老人后,一家人激动得抱头痛哭。

“看到妈妈吊着胳膊站在我面前,我又是高兴,又是心酸。想想之前多次路过祈福医院却没进来,不然早就找到妈妈了。”杨先生说。“妈妈走失后,一直没找到,我们就想妈妈是不是被人拐了,或者是遇难了,什么都想过。”也许是母子连心,儿子一直坚信妈妈还在世。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过去了,老人一直没有音讯,但杨先生和姐妹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她们都选择留在广州,边打工边找,一有空就去找。

母子解除误会,特制锦旗感谢恩人

提到朱阿姨曾说出的名字,杨先生说这是他的小名,其实大名中间还有个字,而找到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所以才闹了个“不要妈”的乌龙让妈妈伤心了。他还说,因为妈妈的名字比较生僻,医院写错了一个字,所以杨先生到救助站、派出所甚至妈妈在大石住过的医院寻找,都没有找到。

看到虽然没有亲人在身边,但朱阿姨在生活上并没有受苦,杨先生一家非常感激祈福医院,他们还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送给骨科中心的医护人员,感谢他们的精湛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得知儿女们一直在找她,朱阿姨非常欣慰。在女儿的温言细语下,脸上不时露出笑容。傅强主任医师和余立为医师为朱阿姨检查后说,老人的恢复情况达到了预期效果,已可以回家休养,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即可。杨先生说,老人想家了,出院后,他会带她回老家生活。

记者手记

朱阿姨在祈福医院治疗9个月,医院的方方面面都给了她家的温暖。祈福医院及时开通绿色通道,让她得到快速治疗,强大的专家团队和特色的正骨技术给了她正确的治疗和最好的康复。

在她想念亲人时,清洁工冯姐的乡音,医护人员的细心关爱,都如一股股暖流温暖了她孤苦的心。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供图

女童在338国道遭遇车祸原平交警8分钟送医院救治

7月20日9时50分左右,在338国道677公里加100米处原平境内发生一起大货车撞行人的交通事故,造成行人受伤,原平交警协同医务人员上演了一次生死救援,并启用应急方案,开辟“绿色通道”。原本20多分钟的路程,只用了8分钟就将伤者安全送到轩岗医院进行救治。

当天,原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四中队民警在中队长赵毅的带领下,在338国道例行巡逻时,行驶至677公里处发现一辆车牌号为晋HCXX62牵引半挂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中队长赵毅迅速带领民警展开救援行动,并向值班领导汇报情况。为确保受伤女童情绪稳定,大队长助理寇怡荣带领事故勘察民警在赶赴现场的同时,责令现场民警一定要安抚好伤员,全力配合医务人员施救。经过30分生死救援,在民警和医务人员的全力施救下,伤员终于成功获救。

目前,受伤女童已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交警提示:因孩子的交通意识薄弱,作为家长一定要看护好孩子,平时也要做好对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对孩子交通意识教育,要让他们明白马路上不是嬉戏玩耍的场所,尤其注意要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一站二看三通过”的良好习惯。

3岁女童医院门口独自徘徊哭泣……

医院门口车祸无人救治究竟怎么回事?医院门口车祸无人救治令人震惊(图3)

扬子晚报网9月7日讯(通讯员 江公宣 记者 梅建明)近日,南京江宁秣陵交警中队执勤人员正在龙秣路秣陵医院路段执勤时,突然听到一阵哭声,执勤人员注意到,对面有一位大约三岁的女童,独自一人在医院门口徘徊,神情显得十分恐慌,医院门口来往车辆不断,稍不注意很有可能发生危险。

见状,执勤人员立即上前牵住孩子,将他紧紧护住,并提示车辆减速慢行。由于孩子年龄太小,加上受到惊吓,无法说出家庭具体住址。为了不耽误时间,让孩子尽快回家,执勤人员带着孩子,在附近询问周边群众,结果毫无所获。

最终,在派出所的帮助下,民警到了孩子的父亲。孩子父亲赶到后看到孩子安然无恙,激动地对民警连声感谢。经了解,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工作了,这名孩子是随着姐姐出门的玩耍的,姐姐在出门后遇见了同学,便和同学一起去玩耍了,竟然将妹妹给“忘记”了。

交警蜀黍提醒:家长尽量不要让年幼的孩子独自离家,平常要多做安全教育。比如,让孩子在走失后要在原地等待,不要乱跑,如果父母没有及时找到自己,可以求助附近的警察。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