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爷爷”带娃出门散步,萌娃气质这块拿捏得稳稳的
爷爷带娃的场景千千万,而在这千千万个场景当中,总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以引起不少人的共鸣。而所对应的,爷爷带出来的娃,似乎也都存在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以至于看到萌娃们的一举一动,就很容易可以看出是哪一位长辈带出来的娃了。
这不,近日一位“老干部爷爷”带娃出门散步的一幕在网上也是火了,从爷爷的身材和走姿上可以看出,就好像是一位退休了的老干部一样,身上的气质是积聚已久的了。而身旁跟着的萌娃也学着爷爷的走姿,把小手手背在后面,一副很老成的样子,真所谓是把气质这块拿捏得稳稳的。
爷爷奶奶带娃也有很多不一样的优势
虽然说,很多时候,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在带娃的时候和奶爸宝妈带娃会存在一些矛盾的问题,尤其是在理念这个问题上也会有很大的悬殊。但是,其实有时候双方进行融合一些,也许就会是另外一幅美好的画面了。因为每一代人在带娃这个问题上都有自己的优势,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又不失自己带娃的风格,其实也是很不错的呢。
爷爷带着娃一起出门散步,两人步伐神一样的同步
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老干部爷爷”正带娃出门散步,爷孙两人就好像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走姿简直就是神似,看起来格外的有爱。从爷爷的阵势可以看出,气质里有一股老干部的气息,特别有范。而萌娃在旁边也是实力模仿,小手手背在后面,一本正经地陪着爷爷一起散步,真的是把气质这块拿捏得稳稳的。
“老干部爷爷”带娃散步的一幕引起网友共鸣
这一幕被刚好拍摄了下来上传到网上,“老干部爷爷”带娃散步的一幕在网上也是火了,萌娃们的模仿和学习能力真的是让人不敢恭维,主要是模仿出来的样子简直就是神似,把精髓的地方把握得也相当到位呢。
对此,网友们也是各种热议,
分岔路口:这是奶奶给的衣服,爷爷教的步伐。
茶馆:确认过眼神,肯定是爷爷带出来的娃。
隔壁王大爷:爷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知道孙子已经和自己一样成熟。
看到“老干部爷爷”带娃散步的这一幕,小编也是觉得这娃真的是年纪轻轻就有了老干部的气势了,相当的稳重,即便是爷爷不在身边,也完全可以看出这娃肯定是爷爷带出来的无疑了。不知道大家身边爷爷带娃都有怎么不一样的神姿态呢?“老干部爷爷”带娃出门散步火了,萌娃气质这块拿捏得稳稳的。
一吃饭就犯困!2岁萌娃吃馒头秒睡,爷爷为让娃正常吃饭费尽心思
孩子在小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孩子如果知觉发展不良,天生好动,神经系统或大脑微功能发生问题,都会出现注意力不好的情况。
有的孩子也会出现后天的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孩子睡眠不足或者外界的干扰等情况引起的。那么父母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
写作业犯困,看电视犯困,这吃饭犯困……近日网络上一个两岁的萌娃竟然一吃饭就犯困,让不少人都叹为观止,这都可以。视频中小孩前一秒还在拿着馒头一边吃一边左顾右盼,突然孩子吃了一口馒头后倒头在餐桌上呼呼大睡起来,虽然睡着了还不忘吧唧嘴。
经采访孩子的母亲了解到孩子每次在吃饭的时候就容易犯困,一吃饭就会倒头睡觉,孩子的爷爷为了让孩子好好的吃饭,每次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就会把孩子抱起来在房间里跑步,让孩子醒过来吃饭。这样费心的爷爷也是爱孙心切。
对此,也有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一:这是啥毛病?不应该吃饱了犯困吗!这反应有点快啊!一吃就睡
网友二:厌食严重敏感综合征。
网友三:吃个饭,太难了!
在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父母又该如何引导孩子培养注意力呢?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养成良好的注意力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避免让孩子干一件事干到一半的时候就让孩子去做另外一件事,自己又在孩子旁边指指点点,这样会让孩子分散注意力,也就很难养成集中的注意力。
父母不妨在孩子自己玩的时候,在一旁忙工作,既是无声的陪伴,又能达到共同努力的气氛。
2、积极参与幼儿的生活
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另外一种办法就是父母应该多参与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去,陪伴着孩子。在孩子干什么的时候,父母尽可能地陪着孩子一起完成,同时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也可以教导孩子一些生活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事情做完了,孩子也学到了。
有研究发现在与成人合作之后,低龄儿童能够具有更好的计划意识,并有目的地分配注意力。与孩子积极互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温暖的、安全的、支持性的亲子关系。
3、适时提出适当的要求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们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父母不能够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孩子。对待孩子需要针对于孩子的天性去培养。
父母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给孩子建立一些培养注意力的游戏,让孩子主动参与到其中,这样不但可以培养亲子关系还可以培养孩子注意力,父母在培养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需要有耐心,不可一蹴而就,循序渐进的去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4、成就感比兴趣更重要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渴望得到父母对以及他人对他们的认可,这种成就感会使得孩子对这件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会更加坚持和专注的去做这件事。
孩子如果经常能够获得成就感,便会更加热情地参与活动,并且可以自觉地排除干扰、投入注意。所以在培养孩子注意力的过程中父母不但需要耐心还需要更好的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萌娃“教育”爷爷餐桌礼仪走红,网友:终于领悟到了吃面条的精髓
无论对谁来说吃饭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而餐桌礼仪又是中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文明,所以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餐桌礼仪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受到更多的欢迎。那么餐桌礼仪到底有多重要呢?又有哪些餐桌礼仪呢?
一个良好的餐桌礼仪会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觉得自己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也会受到他人更多的欢迎,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仅要在家里遵守餐桌礼仪,更重要的是在以后与他人的饭桌上遵守餐桌礼仪。
近日网络上一位小女孩儿和自己爷爷奶奶的对话真的是太可爱,很多网友说这样的孩子好想也拥有一个。视频中小女孩儿和爷爷奶奶正在吃面条,可能是因为爷爷吃面条的声音太大,孙女儿对爷爷说吃面条别吐露不好听,并且还想要给爷爷展示一下如何吃面条。
然后小女孩儿就拿起筷子夹起面条给爷爷展示了一下,本以为这样的展示就结束了,结果小女孩儿对着爷爷说了一句,这还是得吐露不然进不去,小女孩儿的神态动作配上这样的一句话,让旁边的姥姥开怀大笑。小女孩儿这个样子真是太可爱了。
一个良好的餐桌礼仪对孩子来说是受益一生的东西,所以父母千万得教会孩子餐桌礼仪:
一、学会餐桌礼仪的重要性
1、不学礼,无以立
泱泱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古国,一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规矩和礼仪,餐桌礼仪就是其中的一种。一个良好的餐桌礼仪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人品和素质,并且这些东西也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
因为通过餐桌礼仪也可以间接反应家庭教育,所以父母一定要从小就去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让礼仪文化得以延续。
2、促进孩子情绪情感的发育
一个良好的餐桌礼仪可以使得用餐的人心情舒畅愉快,并且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礼仪之下,孩子也会得到很好的情绪发育。孩子也会在用餐的时候学会和他人食物,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餐桌礼仪上的种种规矩可以让孩子明白一些潜在的规则,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明白什么样的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又是不可以做的,让孩子做事有个度量衡。
4、培养孩子的文明素养
人与人的交流之间离不开餐桌文化,所以一个良好的餐桌礼仪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表现得更加文明有修养,也更会受到他人的欢迎。
二、父母孩子需要学会哪些餐桌礼仪
1、餐前准备
碗筷摆放,帮忙端饭端菜,饭前洗手,邀长辈先入座等。
2、请长辈先入座,让长辈先吃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餐桌上也不例外。
3、正确地拿筷子
筷子的运用也是很有内涵文化的,所以父母要教孩子正确地使用筷子。
4、不消极评价食物
没一顿饭菜都是别人辛苦准备的成果,所以作为客人不要用消极的态度去评价他人的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