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国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1%
本报北京10月26日电(李丽辉)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态势较好,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利润增幅高于收入8.9个百分点。
1—9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21125.0亿元,同比增长10.2%;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5773.6亿元,增长19.1%;国有企业营业总成本405449.6亿元,增长9.8%,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增长6.9%、9.9%和12.3%。从主要行业盈利情况看,钢铁、石油石化、有色等行业利润同比增幅较高,均高于收入增长幅度。
9月末,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750899.8亿元,增长8.6%;负债总额1138216.9亿元,增长7.9%;所有者权益合计612682.9亿元,增长10.1%。1—9月,国有企业净资产收益率3.1%,增长0.2个百分点。9月末,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5%,降低0.5个百分点。
趣店季度净利8.5亿,2019利润目标35亿
近日,趣店集团(NYSE:QD)发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报告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2018年趣店实现调整后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19.7%,超额完成全年净利润25亿元的目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四季度实现调整后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50.1%,再创历史新高。
超预期业绩的背后是,趣店在2018年经受了金融监管力度加强、行业信用风险攀升的挑战。
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趣店开始不再依托外部付费渠道进行获客。面对外界关于趣店能否“自力更生”的质疑,趣店又一次以数据证明了自己。
财报发布当晚,趣店股价收盘上涨2.99%,今年以来累计涨幅接近30%。
活跃借款人数持续回升
金融服务一直是趣店的主要业务,活跃借款人数量则是考察该业务的核心指标。
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趣店累计注册用户数增长至7177万,授信用户数达到3103万,其中,累计借款用户从去年同期的1452万增长至1672万。
最令市场关注的数据是,去年四季度,趣店服务的活跃借款人增长至530万人,连续两个季度显著回升。
这样的结果,是趣店在离开外部付费渠道之后实现的,也是在行业整体处于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实现的。
在行业发展最火热的时候,趣店在2017年三季度的活跃借款人数量达到750万人的历史高点。
转折点始于2017年11月底的行业整治政策,引发行业剧烈调整,并带来了行业间信用风险的迅速上升。
受其影响,2017年四季度,趣店的活跃借款人数量下滑到690万人。但这仅仅是个开端。
2018年一季度,趣店的活跃借款人降至410万,到二季度进一步降至400万人。这既归因于政策影响持续发酵,也是趣店主动收缩以应对风险波动的结果。
去年8月起,趣店获客开始不再依托成本高昂的外界付费渠道。对此,外界一度表现出了极大关注。
然而,三季度财报却给出了有力的回击。该季度趣店活跃借款人数量触底回升,达到490万人,环比增长22.5%。
去年四季度是趣店获客“自力更生”之后的第一个完整季度,这家公司再次用数据证明了自己,也借此打消了外界对趣店独立发展能力的忧虑。
另一项至关重要的指标是复借率。在行业获客成本与信用风险高企的环境下,这项指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金融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
据财报,去年四季度,趣店平台的复借率超过90%,从而大大降低了业务成本,有力提升了利润空间。数据显示,2018年度趣店核心消费金融业务营销费用,相比2017年下降近50%。
此外,趣店平台优质借款人的平均借款期限从2017年的2.5个月大幅提升至2018年的8.1个月,这不仅确保了业务的平稳运行,也进一步夯实了盈利根基。
牵手99家持牌金融机构,搭建开放平台
在行业里,趣店是行业里极少的不对接P2P资金的头部平台,较早将资金端的重心转移到持牌金融机构,其机构资金占比则一直处于行业领先。
得益于资金端的这种优势,在强监管的背景下,趣店的业务规模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据财报介绍,去年趣店新增了19家机构资金合作伙伴。截至2018年底,趣店共与99家持牌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趣店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的资金余额从2017年第四季度的112亿元大幅增长至190亿元,实现了近70%的大幅同比增长。
与此同时,趣店的风险表现持续稳定,M1+逾期率保持在低于2.5%的可控水平。
在财报业绩说明会上,趣店CFO杨家康表示,截止到今年3月15日,趣店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的资金余额已经达到220亿。
基于这样的发展势头,杨家康提到,趣店非常有信心实现201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调整后净利润35亿元人民币的目标。
据杨家康解释,趣店当前的利润率约为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资金余额的13%-15%,粗略估算,只需要今年全年资金余额达到250亿就可以实现。
“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杨家康还披露称,趣店目前获得的各类机构资金的平均利率为7%,并且未来还有下降的空间。
尽管如此,机构资金的注入,依然无法完全满足趣店平台上千万级用户的需求。
换句话说,除了自有资金放款、与金融机构合作放款之外,趣店仍有额外的用户和流量可以开放给合规的金融机构。
去年下半年,趣店正式启动开放平台战略,发挥自身在资金端以及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分发、转接用户流量给其他合作伙伴,进而获取无风险收益。
据财报披露,该业务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在去年四季度贡献了约3000万元的无风险、低成本的收益,为趣店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趣店新闻稿指出,未来,作为定位为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趣店将继续在开放平台战略加大投入,通过流量分发、场景连接、技术服务等助力金融机构和更多合作伙伴。
前三季度六成车企利润下滑,龙头也在思考“活下去”
当9月份全国汽车销量以同比下滑11.55%,连续三个负增长的惨淡局面收场后,业内明显感受到这个黑色九月”所带来的深深寒意。其中,中国汽车销量排行前十的车企,有8家企业同比负增长,5家企业跌幅超过10%。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连续低于40%的市场红线。面对下行的车市,龙头车企也高喊活下去”。
在车市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车企的经营业绩也相对惨淡。截至10月30日,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15家车企发布的三季报发现,前三季度六成车企净利下滑。其中,长安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一汽夏利、一汽轿车、海马汽车、力帆股份、小康股份、江铃汽车等9家车企净利下滑明显,上汽集团、北汽股份、广汽集团、北汽蓝谷、金杯汽车、长城汽车等6家车企实现净利增长。
其中净利润同比减少比例最大的是海马汽车,达到728.27%,而亏损额度最高的是一汽夏利,为10.3亿元。
由于四季度市场基数高,未来车企利润持续下行的风险仍然很大。”10月30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媒体表示。
近几年来,中国自主品牌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呈现两极化的局面。譬如长城、吉利等大型企业得到了全面的大幅提升,反之一些体系力较弱的企业却被不断的边缘化,差距也被越拉越大。
在车市遇冷的大背景下,销量遭遇下滑不足为奇。活下去”,不仅是万科的呐喊,中国汽车企业同样如此。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上汽集团副总裁王晓秋近期分别在公开场合表示,现阶段的目标是思考怎么活下去”。两家龙头车企喊出活下去”,这不仅是自我警醒,更是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警醒:寒冬已来,淘汰将至。
在汽车产业市场整体处于缓慢增长甚至部分年份销量下降的环境下,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加快。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企业、一些产品会淘汰。优胜劣汰,市场资源向优势的企业集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石耀东10月30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汽势媒体表示,对于边缘化的企业来说,遭遇巨大亏损和车市下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究其原因还是其在整个企业的体系力上出现了尤为重要的问题。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合资股比的开放、造车新势力的到来,未来这些边缘化”的企业都将面临被淘汰,车市下行只是加速了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