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是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为了积极响应“知危必避危,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题,进一步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滴滴的约车、双轮车、搭便车、驾驶、货运、猪等业务线,联合全国数百家交警单位,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帮助乘客安全出行。
作为滴滴安全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滴滴继续与全国各地警方开展多元化的交通安全警企合作。今年以来,滴滴邀请当地警方为平台开展了数百次交通安全培训,并与警方联合制作了不同旅行场景的安全教育视频,在280多个城市推出了警方定制的安全广播。滴滴还积极与当地交警部门合作,开展了近百项以“一盔一带”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活动,与警方合作发放安全出行代金券,并以警企联合车贴、安全海报等形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在2019年安全专项资金投入超过20亿元的基础上,滴滴宣布2020年将投入近30亿元安全专项资金。
滴滴出行首席执行官、安全管理委员会主任程维在全国交通安全日这一重要节点,对滴滴的安全进行了回顾。“感谢安全年的一切,滴滴梳理出安全方法论,初步建立了安全体系。从一切在安全到现在安全与商业的平衡发展,滴滴在肉眼可见的进步背后,找到了一条交通安全与健康发生的可实现路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更多的投资是有价值的。”
在今年的全国交通安全日,滴滴还首次披露了2020年以来汽车、两轮车、乘坐、驾驶、智能交通等各项业务的交通安全数据。
为了进一步减少不安全驾驶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滴滴不断加强技术管理能力,一直致力于不安全驾驶行为识别能力的建设和管理。2020年1月至11月,Didi.com交通事故伤亡率比去年同期下降35%。
目前滴滴智能安全车载设备Orange已经覆盖了网上50%以上的汽车订单。除了实现出行加密、录音录像等安全功能外,Orange Vision还将进一步尝试检测出行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并在必要时采取紧急干预措施。
在出行安全防范方面,滴滴平台围绕开车时手持手机、分心操作手机、严重超速、疲劳驾驶等多种不安全驾驶行为,建立了一整套“提醒-教育-控制”的管理体系。2020年以来,滴滴上司机的重大不安全驾驶行为。com同比下降了70%以上。
与2018年相比,滴滴和风车的交通安全状况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自2020年以来,《水滴与风车》的重伤及以上病例数下降了54.5%。
在保障公司交通安全方面,滴滴顺丰建立了严格的出入境机制,在订单操作层面采取行前风险隔离和行中危险预警,对安全带长距离伸直、分心驾驶、疲劳驾驶等风险场景进行监控和提醒。安全教育方面,滴滴随警搭车,重点对安全带、超速、大货车进行短视频教育。
为了增强骑行安全意识,保护骑行权益,要求用户在第一次使用绿橙自行车时,仔细了解骑行规则和注意事项。绿橙摩托车是业内首家推出“守夜人”骑行坠落识别系统,构建基于大数据的骑行坠落事故模型。该系统将实时监控用户的乘车数据,做出跌倒判断,并在第一时间将客服、保险和运维联系起来,确保用户安全。自推出以来,“守夜人”系统已触发4542次,乘客主动确认安全1520次,客服确认安全153次
2020年以来,滴滴百万司机交通事故率同比下降26.3%,亿公里伤亡事故率同比下降22.6%,百万司机行人伤害事故率同比下降51.9%。为了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平台还升级了行车安全产品策略,并推出了高风险路段预警功能。预警后90%的司机减速,平均时速下降9.6 km/h,同时全面升级灾害性天气预警功能,上线后事故数量环比下降32.4%。
在行车安全方面,滴滴全面升级安全帽、头盔灯、反光背心、定制反光雨衣等安全装备,配合昏厥预警系统,“摇”急救,回家报告安全等。并在整个环节中保护行车安全。
基于海量交通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滴滴智能交通与深圳龙华交通管理部合作搭建交通管控平台。针对“两客一危”车辆、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等各种交通安全问题,滴滴为龙华打造了一系列重点车辆管理系统、事故分析系统、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完善和提升了交管部门的安全监管手段,有效提升了区域交通安全水平。2020年前三季度,龙华区交通事故率下降41.42%,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数量下降35,441起。
“基于平台的技术公司必须做好安全工作,(这些)企业的安全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10年后,安全将成为科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程维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