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5日电(记者李晓庆)记者从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了解到,长江流域禁渔退渔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渔民渔船已基本建成。在逐船建卡后,长江沿岸10个省的11.1万艘渔船和23.1万名渔民获准返航捕鱼。其中“一江两湖七河”重点水域渔船8.4万艘,渔民18万人,水生生物保护区332个,全部被提前抓捕上岸;在各省自主确定的其他海域,已建档渔船2.7万艘,渔民5.1万人,提前完成2020年返航任务,其余1599艘渔船和3072名渔民将按计划在2021年底前完成返航。
渔民安置保障稳步推进。截至12月4日,中央原计划补助资金92亿元已全部拨付到位,各地落实资金114.6亿元。截至12月11日,通过发展产业、就业、支持创业、安置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各地实施21.8万人,帮助16.5万人实现就业转变。其中,重点水域实施社会保障17.2万人,占应纳入社会保障人数的99.9%,实施就业变更12.9万人,占需要就业变更人数的99.1%。同时,积极帮助渔民解决上学、看病、住房等实际困难,确保有上岸的出路,有就业的出路,有安稳的生活。
打击非法捕鱼令人震惊。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日常执法监管,清理涉渔“三无”船舶,破获一批违法案件,通报一批典型案件,形成持续打击高压态势。自6月底以来,长江沿岸执法机关查处非法捕捞案件7160起,清理取缔“三不”船舶3.2万艘,抓获涉案人员7999人,有效遏制了频繁的非法捕捞活动。
目前,各地正在组织开展“四清四不”调查。“四清”指清江、清湖、清船、清网,“四无”指无渔船、无渔网、无渔民、无捕捞生产。从12月16日起,部际协调机制还将组织开展禁捕返捕工作大检查和水上“四清四不”大调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