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发改委:预计短期内物价涨幅仍处于低位

中新网12月16日电(记者赵占辉)12月16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例行记者会,回应近期经济热点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言人孟伟表示,目前,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供应充足,保持价格运行总体稳定的基础相对坚实。预计短期内价格涨幅将保持在较低水平,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看,11月份CPI同比下降0.5%,比上个月下降1个百分点,1-11月份增长2.7%。发言人表示,前期推动物价上涨的食品价格从高位大幅回落,是CPI由涨转跌的主要原因。11月份,食品价格与CPI下降的比例约为85%。其中秋季蔬菜供应充足,新鲜蔬菜价格较上月下降5.7%;生猪产销逐月恢复,猪肉价格环比下降6.5%。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保持平稳运行,11月同比增长0.5%,1-11月累计增长0.9%。

元旦和春节是民生重要商品的传统消费季节。受“节日效应”影响,价格可能分阶段上涨。据发言人分析,由于生猪生产和供应持续恢复,蔬菜整体供应充足,节假日涨价幅度预计不大。为确保元旦和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的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加强价格监测和预警、加强储备调整、开展市场检查、保持民生底线等工作。

从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来看,11月份PPI同比下降1.5%,环比缩小0.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5%,主要是煤炭和钢铁价格上涨。在供暖季节,煤炭价格的上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发言人回应称,今年冬季,由于电力、钢铁、建材等行业对煤炭需求旺盛,加上低温取暖用煤增加,煤炭需求较往年明显增加。从各方面看,煤炭市场供需总体平衡,今冬明春煤炭供应有保障。

据报道,目前煤炭价格总体稳定,因为电厂主要使用年度中长期合同下购买的煤炭。根据监测情况,目前80%以上的煤炭供应是通过中长期煤炭合同实施的,交易价格在每吨540-550元之间。少数市场煤炭涨价不会影响民生。同时,国家发改委自7月起组织冬夏储煤,加强协调调度,组织山西、陕西、蒙古等产煤大区大型煤矿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发挥了中长期煤炭合同的稳定器作用,加强了煤炭运输保障,更好地保障了社会煤炭需求。

发言人还介绍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建设的规划和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NDRC)结合“十四五”规划研究,提出将三大区域的城际、城(郊)铁路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统筹推进建设。“十四五”期间,三大地区计划启动新的城际和城市(郊区)铁路,总长约1万公里。到2025年,基本形成1-2小时的城市群出行圈和1小时的都市圈通勤圈,京津冀、Y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