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2月17日电(上海证券报记者韩)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负责人昨天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具有更灵活的养老金积累和领取服务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即将启动。
个人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和重疾保险,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保险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部署,推动人身保险的扩大、完善和稳步发展。
加快商业养老险发展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对此,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宏在吹风会上承认,近年来,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成熟的保险市场相比,仍显滞后。
黄宏说,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是保险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积极服务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认真落实养老金融改革相关工作安排,深化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要落脚点。
黄宏介绍,下一步,中国保监会将从多方面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一是加快专业市场主体发展。支持设立养老保险公司、养老管理公司等专业机构,扩大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养老保险机构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深化养老金融业务领域,积极探索长期养老管理和养老金融服务新方式,在第三支柱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扩大商业养老保险的对外开放。支持境外资本参与各类养老保险机构的设立,支持外资保险公司经营商业养老保险业务。
第三,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力度。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适当扩大保障责任,提供更加灵活的养老金积累和领取服务。
第四,加强养老保险基础建设。规范商业养老保险相关统计标准和规范,修订完善行业经验生命表、疾病发病率表等数据库。
第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能力。
将出台长护险试点规范性文件
长期护理保险作为提高残疾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备受关注。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司司长陈颖东表示,截至2019年底,已有14家保险公司参与了15个省市35个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面超过5000万人,为35.8万人提供长期护理,为提高被保险人的生活质量、确保长期护理政策的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保险公司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仍处于初级阶段,服务内容大多集中在资金支付、审计审查、政策宣传等方面。陈颖东透露,下一步,保监会将加强与国家医疗保险局的沟通与合作,支持保险公司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项目。
“针对试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中国保监会将发布规范性文件,重点规范参与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保险公司的招标行为、服务能力、财务管理、风险调整机制和市场退出等,并对其进行压缩
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增加长期资产供给。主要支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起设立长期产品,根据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创新产品形式,丰富长期资产市场。同时,支持保险基金承接政府投资产业投资基金、二级资本债券等与银行理财相关的股票资产,推动相关部门丰富债券市场长期投资品种,培育长期资产投资交易市场。
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深化“分销服务”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优化监管政策,对保险资金投资先进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国家重大项目等领域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修改完善保险基金和私募保险基金股权投资政策,为实体提供更多长期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