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头条 > 新闻正文

4年支出超过6万亿!财政支农资金如何分配和使用

财政支农“书”(睿财经)

2016年至2019年,国家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农业和农村相关支出6.07万亿元

6万亿以上!根据国务院近日发布的《财政农业和农村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报告》,2016-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共安排农业和农村相关支出6.07万亿元,年均增长8.8%,高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增速。报告指出,总体而言,“十三五”期间,中国财政支农成效显著,投资增加,支出结构优化,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提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加投资。

重点支持5个方面

近年来,财政支农和农村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如何?财政部部长刘坤近日介绍,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将农业和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为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央财政的农业和农村资金主要支持五个方面。

保证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支持农机购置补贴,通过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种业100多亿元。到2020年,生猪临时贷款补贴范围将从年养猪5000头以上的农户扩大到年养猪500头以上的农户。

全力支持战胜贫困。发挥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主渠道作用,2016年至2020年连续五年每年增加200亿元。深入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从2016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832个贫困县累计财政涉农资金超过1.5万亿元。

支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增强金融服务振兴农村的能力。2016年至2019年,全国农业信用担保业务规模年均增长81.9%。

加快农业和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建设。自2018年以来,已有3000多万个农村家庭厕所进行了新装修。2016年至2019年,新建农村公路120多万公里。

推进现代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强村级组织运行资金保障,支持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支持发展农村集体资产核实。截至2019年底,全国48.2%的村庄集体经营收入超过5万元,比2016年增长23.2个百分点。

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资金使用要准确,管理要跟上。刘坤说,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资金管理,完善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各项改革任务,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促进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的完善。2019年,制定发布《关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意见》,提出对农民直接补贴、生产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价格扶持、生态环境保护等政策措施。”刘坤表示,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长效机制,加强涉农资金源头整合,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资金统筹权限,充分调动地方工作积极性。

在预算管理方面,刘坤介绍说,要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要制定农业和农村转移支付绩效管理制度和措施,全面推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差距和不足."刘坤表示,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涉及不同行业、亿万人民群众,主体利益多样,多点、长线、广面,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投资压力持续加大。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财政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紧张平衡。金融重心倾斜、社会参与积极的多元化投资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二,政策之间的趋同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财政支农资金涉及多个行业、层面和地区,政策之间的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预算和绩效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下一步怎么办?“进一步加大投入。”刘坤表示,财政部门继续优先支持农业和农村,不断完善多元化投资保障机制,结合预算编制安排,继续将符合条件的农业和农村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确保“十四五”期末达到50%以上。

在政策体系和管理方面。刘坤指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提高政策准确性。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管理提高质量和效率,将绩效管理深入融入财政、农业和农村资金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加强评估结果的刚性约束,把绩效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精打细算,把钱用到刀刃上和关键地方,有效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邱海峰)

为您推荐的相关新闻